清朝“漕运总督”有权调动辖区军队吗?其实“调动权”他才有!
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朝代是不重视漕运的。至于原因却很简单,南方是“鱼米之乡”,南粮北运才可以解决北方的粮食供应问题!所以,清朝的“漕运总督”,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但就这这个“位高权重”的漕运总督,有权调动辖区内的军队吗?其实,真正的“调动权”只有他才有!
清朝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在务农方面远不如本土居民。因此,在整个清朝,京师的粮食供应都依赖这一条“运量通道”。那就是漕运,因为漕运在运输方面,不仅节约成本,同时可以大量的运输粮食。所以,管辖着整个漕运的漕运总督就显得非常重要!
事实上也是如此,漕运总督职责颇重,同时也受到皇帝的异常关照。在着装方面,可以穿蟒袍,外搭的补子服还可以绣仙鹤。虽然只是二品的官阶,但是因为他的位置关键,在京师还可以兼任兵部侍郎或督察员右都御史,因此又被看作是一品官员。不论在京师还是地方,都是举足轻重的耀眼人物。
正因为漕运重要,所以为了保障南粮北运的顺利进行,所以朝廷还专门成立了一支专属于漕运管辖的绿营兵马。这些兵马日常都为漕运的顺利而尽忠职守。所以,本来由漕运总督管辖这支人马也无可厚非。但是到了清朝后期,由于权力的集中和京师对漕运的依赖日益加强,皇帝就逐渐的将漕运兵马的管辖权收回。
所以,到了乾隆时期,一次漕运总督从漕标军营中抽调1000人,先去往南昌,后来又星夜回援广州。这两次调动兵马虽然看似是漕运总督带队统领,但是实际上,调兵的命令是由皇帝直接下达的,再由当时的兵部传达到漕运总督。只有如此,漕运总督才可以调动兵马,否则等同造反。
清朝后期,由于总督的权力过大,直隶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和两江总督在其辖区等同于“土皇帝”。所以,朝廷就进一步地收紧了权力。直到光绪年间,直接的裁撤了漕运总督这一职位,改由当时的江淮巡抚来监管。但是即便在漕运总督的权力巅峰,对于漕运绿营兵马的调动权,也只有皇帝才有!好了,就说到这,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