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杂谈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代的“女皇”,有言道“有清一代之女后,前有孝庄,后有孝钦,皆以才色闻,而孝钦尤过之。”中国历史上,能够在政坛上掌权的女子不多,慈禧,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她专职顽固,穷奢极欲,在外国侵略者面前屈膝投降,她的一生祸国殃民,给中国造成极大的灾难和耻辱。今年我们暂且不谈这些功与过,单从一个女人能够从男权社会一步步走入政治权利中心,并最后在幕后掌握实权,这一点不是一般女人可以办到,慈禧演绎出了一出古代版“杜拉拉升职记”,且看慈禧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职业生涯”的峰顶:
一是有志向并储备知识
慈禧,那拉氏,叶赫国后裔,乳名兰儿,他的父亲叫做惠徽,是安徽后补道员。因时运不济,不得好缺,家中囊底萧瑟。兰儿自幼生的较小玲珑、弱眼横波、有几分风韵。而且,从小喜爱看书、把西子、太真、飞燕等故事记得烂熟。经常与父亲表明志向:“生女也可壮门楣”。可见,慈禧虽然家境贫寒,但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与杨贵妃、赵飞燕等“争胜”,而且付诸到行动中,抓紧时间阅读各类人物传记及书籍,汲取人生经验和知识,做好厚积薄发的知识储备。
二是用心获取“职业”信息
后兰儿父亲病殁,兰儿随母亲到京城锡拉胡同定居,距离大内不过数里,兰儿常托人打听朝事。节省余钱,买宫门钞,留心阅读。后于一个孟夏时候,宫中传出消息,咸丰帝将选立皇后。兰儿格外注意,收集各类参选宫娥的消息,了解宫中各种情况,做好万全准备,后续说服母亲,顺利进入宫中,并中选。
三是有意识接近“领导身边人”
慈禧进宫后,因皇帝喜爱汉族女子,慈禧一开始并没受到宠爱,对一个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慈禧来说,心急如焚,那么她是如何打破僵局的呢?慈禧想办法接近皇帝身边人皇后及皇后的妹妹,获得好感,经常出入皇后寝宫,恰逢一日皇后去太妃处请安,慈禧独自在皇后宫中,皇帝驱至,兰儿独自接驾,上演了一处“游龙戏凤”,奠定了慈禧成为“领导身边人”从而上位的基础。
四是帮助“领导出谋划策”
虽然慈禧生了咸丰的第一个儿子,使其母凭子贵,但是光有儿子是不够的,慈禧在咸丰身边扮演了知心人和军师的角色。为咸丰识人、用人、分析时政、出谋划策,开解烦忧。皇帝也是人,尤其是位于高位者,高处不胜寒,其实有时候虽然手握大权,但是也经常孤独寂寞,需要可以交流并解压的知己,更需要出谋划策的军师,慈禧无疑扮演了这多重角色,成为“领导”身边最重要的人,这与慈禧的智慧和情商分不开。然后,在咸丰驾崩后,才有机会真正掌握实权,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一代“女皇”。
慈禧的上位史,是历史长河中一部真实的宫心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凭借自己的美貌、才气、智慧和情商,步步为营,一路从贵人变成了贵妃,成为皇太后,拥有无上荣耀,执掌朝政,垂帘听政,上演了古代版“杜拉拉升职记”。但是,她也是不幸的,作为女人,没有办法享受男女之爱,儿女绕膝,含饴弄孙的幸福,还要忍受高耸宫墙带来的孤独与寂寞,这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元宝朵朵君认为,女性在封建社会,又进入宫中,只能孤注一掷拼搏向上。在当今社会,人们有着多元化的选择,按照最舒适又有价值的方式去生活,做好自己,就是最佳人生选择。
参考文献:1.《慈禧太后演义》
2.《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到底
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