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渊为消灭隋朝向突厥称臣,遇阻想退兵,李世民大哭劝阻:不能退
迪丽瓦拉
2025-07-14 22:04:07
0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昏庸无道,民间起义不断。大唐王朝就是在这个阶段成立的。

史上的有大秦、大清,唐朝却被称为巨唐,这是因为唐朝时期几乎所有的部落都曾向它称臣。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可一世的巨唐,也称为了胜利而向突厥称臣。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正是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论起来李渊应该管杨坚叫舅舅,与杨广是堂兄弟。

独孤皇后

隋文帝在世的时候,非常器重李渊,可以说李家当时是风光无限。然而自从隋文帝被弑后,李家的日子也不是那么风光了。

隋炀帝本身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再加上其继位的不合法性,从上位之后,对待各封疆大吏都是十分苛刻。

反之李渊却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不仅对待底下的士兵极其友善,和朝中的官员更是来往亲密。

隋炀帝便逐渐的忌惮他。一次隋炀帝召见李渊议事,正赶上李渊生病了没来,隋炀帝便起了疑心。

对李渊的门人说道:“李渊是病死过去了么?”这句话传到李渊耳朵里后,意识到隋炀帝已经对自己不放心了。

李渊

从此李渊为求自保,日夜沉迷酒色,不理正事,暂时的逃过了一劫。然而随着隋炀帝的昏庸残暴,逼得民间的起义四起。

地方官吏都纷纷义举,反对杨广。当时正在晋阳的李渊意识到机会来了,便也决定起兵反隋。

公元617年,隋炀帝的表兄,太原留守李渊正式起兵,开始对隋炀帝征伐。

太原当时是隋朝的经济军事重镇,在这里有着很多的粮食、布帛。李渊是占尽了物资上的优越条件。

然而在兵力上却是十分的弱。接着李渊为了增加起兵的成功率,委派了刘文静前往突厥借兵。

刘文静带上厚礼来到了突厥,向突厥可汗叙述了联合起兵的好处,然而突厥可汗却因为条件不是太诱人,一直是不做回应。

刘文静便采取了“厚黑模式”,赖在可汗的大帐内不走,并且还突破了李渊允许他给突厥的最大条件,提出可以向突厥称臣。

突厥可汗才感觉到起兵的好处的确很诱人,便决定帮助李渊南下起兵,夺取天下后平分天下。

这样,李渊的兵力如虎添翼,有晋阳的精兵加上突厥的铁骑很轻松的就踏遍了隋朝的江山。不过此时,李渊并没有着急称王,他以“玄代王为帝”的名义率领大军南下。

在南下的路上,李渊还开仓放粮,振济天下,大行仁政,百姓纷纷都歌颂他的功德,李渊手下的能人也越来越多。

突厥铁骑

后来李渊发现如果一个个的打下去,那打到长安还得需要很长时间。他便决定采用兵家上计,直指长安。

守长安的隋代王听闻李渊准备来抢长安,命老将宋老生率精兵数万屯于霍邑、左武侯屈突通屯兵河东,阻击李渊。

李渊的军队到达霍邑,就遭到了宋老生的阻击。李渊行军的道路狭窄,又赶上天降大雨,李渊觉得老天爷好像不助自己,于是有了撤军的念头。

秦王李世民得知后,来到李渊帐篷外大哭,李渊听闻后诧异,派人将李世民带进来问到:“为何如此痛哭?”

李世民对李渊声泪俱下的说道:“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在于目前,儿焉能不哭。”

李世民的意思就是:“如果今天我们撤军了,那就是失败就在眼前了,怎么会不哭?”就这样,李渊经过思索,便打消了退兵的念头。

果然第二天,雨停了,唐军为抢占先机,派李建成率几十名骑兵在城下叫嚣,引宋老生出城。当宋老生出城后,李世民便带兵居高临下从山上冲下来。

宋老生急忙回城却发现城头上已经飘起李渊的大旗。随后城门紧闭,宋老生被唐军围歼致死。

攻下霍邑后的唐军,几乎在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抗击。加上一路上李渊的宽以待人,让很多能人都投奔而来。

打到长安城下的李渊,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而此刻守在长安的隋军不过万人,很轻松的便拿下了长安城。

就算如此,李渊也并没有直接称帝,而是立个傀儡皇帝,自己独揽朝政。但这个局面没过半年,也就是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逼死。

正君一死,这个了李渊大好机会。短短两个月后,李渊立的傀儡皇帝被废,李渊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唐,定都长安,从此长达400多年的分裂时期彻底结束。

可以看出,李渊当时为了能推翻隋朝,不惜向突厥称臣借兵,的确是有很大魄力。然而这只是口头上的协议,并没有真正做出割地的行为。

直到李渊在霍邑城遇阻,准备撤兵之时,受到了李世民的哭谏,才有的最后大唐的成立。种种可以看出,李渊并非是一个平庸之人。

李渊之所以其建立唐朝之后会变得不理政事,这与前段时间流行的刘皇叔段子很相像,那就是:“我打了一辈子仗,享受享受不行吗。”这么一想,还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李渊推到隋朝,建立大唐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读史可以鉴今,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管什么事情,面对什么困难,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轻言放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前言·】——》 朱元璋,一代开国帝王,权倾天下,却始终难逃对寿命的焦虑。据说有一天,他请来...
原创 李... 首先说一下,女人不一定不霸气,懂的都懂。 中国的妇女,以宋朝为分界线,在宋朝之前,中国的妇女是很活跃...
原创 曹... 三国演义中笑到最后的曹操,一直是人们心中奸臣的形象,戏剧里是大白脸,眼一转就一个主义。曹操生前误杀、...
原创 日... 文| 阡客到了骚年 编辑|阡客到了骚年 如果了解日本文化,日本人为了他们所谓的生存,曾建立了世界上最...
中非合作论坛|特稿:原来,这才...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特稿:原来,这才是真实的非洲 新华社记者杨臻 刘品然 广袤的草原、野性的狮群...
原创 浅... 文| 史说百家 编辑| 史说百家 前言 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的逝世,让马其顿帝国分崩离析,在他之后...
原创 抗... 公元1125年,金国与北宋联手攻破击溃辽军,灭亡辽国。 或许是金军在与宋军的同盟作战中,前者发现后...
原创 斯... 1949年,毛主席应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邀请来到莫斯科,开始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按常理说,斯大林即...
杜月笙:上海滩双面传奇,智勇与... 【开篇·迷雾中的启航】 在历史的幽深巷弄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既照亮了旧上...
原创 隋... 一说起隋唐18条好汉,我想大家一定会立刻想到《说唐》这一本书吧,不过有认真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们应当都知...
《生民百遗一:历史长河中的幸存... 文章正文(分五段,每段400字左右,共约两千字): 一、引言 在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孕育着无数的...
原创 晚... 在当时的环境下阿古柏确实有英国和俄国等势力的支持,因为这两个国家希望通过支持其势力从而在新疆获得自己...
原创 泰... 泰安抗日英雄崔子明传奇(连载)二:举行起义,到场只有十人;首战告捷,队伍突然返回 上文写道:老韩(韩...
宇文虚中:一位跨越时代的文化巨...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名字,如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时代的天空。宇文虚中,便是这样一...
原创 三... 说到三国,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名列五虎将之首的关羽。这位让后世敬仰的英雄,可谓是美名满...
跟着唐诗去旅行:体验唐诗里的边...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长河里,有志向远大之人,他们带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美的理想,勇敢地踏上通往遥远地域—...
中非“湘”约 美美与共 在中国长沙,非洲的瑰宝正在绽放光彩。肯尼亚的鲜花、埃及的香水、南非的钻石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都在这里...
“文物医生”为千年石刻“疗伤” 刘小雨(右三)正在给中小学生科普文物修复方面的知识。受访者供图 刘能风正在雕刻石雕。受访者供图 一...
原创 正... 正史记载的赵云更像是一个“ 文臣”的形象,他的武将形象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显然因其办事谨慎,赵云在历...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 东汉末年的“第四国”:被遗忘的燕国故事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你可能听过,但绝对想不到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