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北王”高岗,究竟有没有建议东北地区加入苏联?
迪丽瓦拉
2025-07-15 05:03:37
0

作者:相忘于江湖

高岗建议东北6省成为苏联第17个加盟共和国,这是真的吗?

乍一听,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话题:高岗是谁,东北又为何有6个省?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什么时候有过第16个加盟共和国?

作为“东北王”,高岗为什么会有东北6省加盟苏联这样无厘头的建议?

在军史上,高岗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曾经叱咤风云。

在我军历史上的几个关键阶段,高岗的表现都可以用“惊艳”一词来形容。

红军时期,高岗并不是陕北根据地的旗帜,也没有刘志丹和谢子长那样在老百姓心目中那样有口皆碑。但是高岗有幸在各种运动和历次战争中生存下来,成为陕北根据地“剩者为王”的典型代表。

陕北红军的几个创始人,渭华起义领导人唐澍、清涧起义领导人谢子长、太白起义领导人刘志丹先后英年早逝,而陕甘游击队总指挥吴岱峰一路高开低走,所以只有高岗步步高升,成为陕北红军的代表。

全面抗战时期,高岗在主席大力提携下成为陕北根据地的代表人物。

在陕甘宁边区,高岗3次当选参议长成为名义上的最高“父母官”,第三次当选时已经是抗战胜利后,高岗人到了东北但依然当选。除了主席的鼎力支持,也少不了高岗能力出类拔萃和深孚众望。

师哲回忆:主席在枣园会客都要登记、通报,但是高岗从来都是径直出入。

解放战争,林总在高岗的支持下,实行了一元化领导。很多人认为,高岗对林总的作用甚至高于政委罗荣桓。这也是林总挥师入关后,高岗全盘接过林总职位的原因。

从林总挥师入关到抗美援朝,高岗一直是身兼四职的东北王。

所谓“身兼四职”,指的是建国初期高岗担任的四个职位,即东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而建国初期的东北地区,也是全国六大行政区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

作为建国初期最富有的一个大行政区,高岗无疑是最“财大气粗”的一个。

而提出东北6省成为苏联第17个加盟共和国这一建议,发生在1949年7月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期间,而“见证人”就是一位苏联军旅作家、苏联驻中国顾问团团长、斯大林私人特使的科瓦廖夫。

在科瓦廖夫的回忆录中,高岗的提议发生在7月27日苏共扩大会议上。

在这次会上,高岗除了建议把东北6省作为苏联第17个加盟共和国,还建议扩大苏军在大连的部队。并在青岛、威海等地建立苏军的海外基地。会后,刘书记对高岗这种缺乏组织纪律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

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是苏芬战争后的“卡累利阿—芬兰”。

卡累利阿地区约17.4万平方公里,是历时4个月的苏芬战争的结果。本来是苏联吞并整个芬兰的跳板,由于德国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而功亏一篑,“卡累利来”存在16年后并入俄罗斯。

照科瓦廖夫的说法,高岗希望东北加盟苏联主要是防备美军攻击。

东北6省包括辽东(省会丹东)、辽西(省会锦州)、吉林(省会吉林)、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松江(省会哈尔滨)、热河(省会承德)。4个直辖市沈阳、抚顺、鞍山、本溪,以及旅大行署。

但是,科瓦廖夫的说法只是一面之词,缺少第三方证词。

1993年科瓦廖夫回忆曝光后,跟随代表团访苏的师哲专门撰文对科瓦廖夫进行驳斥。按照师哲的说法,高岗并没有参加和斯大林的会谈,更不会提出东北6省加盟苏联这种荒唐的建议。

但是,高岗私下和科瓦廖夫讲了什么,师哲并不清楚。在师哲看来,高岗要和斯大林谈的主要问题,无非是想“告御状”,倾吐一下对苏军撤离东北时几乎一股脑搬走东北机器的严重不满。

由于没有机会向斯大林“告御状”,所以高岗提前回国了。

但是,卡瓦廖夫在回忆中还提到了东北军区的“挂像”问题:

1949年9月,港岛一个百万富翁代表团到东北访问,看到东北秩序良好,而且代表团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当时的东北,到处都是苏军统帅斯大林的大幅照片,但是几乎看不到毛主席的挂像。百万富翁代表团回京后,主席听了汇报,专门召开了一个有关“挂像”的专题会议。

从卡瓦廖夫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东北王”高岗的亲苏倾向很严重。

高岗和斯大林、贝利亚的关系比较亲密,这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对志愿军能够打赢三八线上的拉锯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初竭力反对出兵跨过鸭绿江的高岗、林总。在战争爆发以后,都在后方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协调购买苏军的武器装备方面。

抗美援朝期间,高岗在鸭绿江、图们江畔开通了3条铁路运输线,保证了志愿军13兵团、9兵团迅速跨过鸭绿江激怒朝鲜半岛。在2年9个月的战争中,东北军区6万人的后勤部门成为志愿军最大的物资保障。除此以外,高岗和林总多次到苏联协调武器装备、战略物资。

停战协定签署后,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表示奖牌最该给洪学智和高岗。

1953年军衔初评时,高岗就已经和朱老总、彭总等人一起被内定位为开国元帅,据说高岗的排名还在林总前面,可见在当时“东北王”高岗无论权势还是威望,都堪称“如日中天”。

回顾高岗的军事生涯,成名于创建陕北根据地,发迹与全面抗战的陕甘宁边区,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东北军区逐步走上了军事生涯的高峰,并在和苏军的交往中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状态。

但所谓“矫枉过正”,高岗和苏军统帅部的交往过密,最终惹火烧身。

当然,高岗的盛极而衰并非全是因为和苏军高层交往过密。

新中国成立以后,六大行政区的大批军政干部纷纷丢京师,特别是以高岗为首的五大书记高、邓、习、饶、邓子恢的“五马进京”在当时最为著名,而“东北王”高岗“一马当先”最受主席和高层器重。

年纪轻轻就登上权力巅峰的“封疆大吏”,“东北王”高岗优点突出、能力超群,但是缺点比优点更多,这一点很像《亮剑》中的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但是高岗的位置可比李云龙高得太多。

高岗出事后,高层总结了其“十宗罪”,其中就有拉帮结派、经营独立王国、处理中苏关系不当、私生活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和高岗的火箭式爬升有关。

当初,高岗“希望东北6省成为苏联第17个加盟共和国”的往事,也被掀了出来。

除此以外,让高岗背上“里通外国”骂名的还有几件大事:

一是刘亚楼举报的1948年初“和洋人密谈三天三夜”;

二是1949年7月访苏,建议青岛、威海建立苏军海外基地;

三是1951年和金将军、师哲到苏联求助歼击机,有挑拨离间之嫌;

建国以后,因“里通外国”而前程尽毁的,高岗是第一人。在“反教条主义”中,刘帅、粟大将、萧上将等人都没有这个“不赦之罪”。但在后来的庐山风云中,彭总也被戴上“里通外国”的帽子。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廷玉是清朝历史上杰出的重臣之一。康熙39年,他成功考中进士,随后在康熙年间走入政坛,担任翰林院检讨...
原创 李... 李世民一直以惜才著称,但他的决策中也有让人疑惑的地方,尤其是他对单雄信的处理。单雄信,原本是瓦岗寨的...
原创 原... 改写文章: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为商纣王洗刷了冤屈,别再被《封神榜》所误导 关于历史,我们常常会感慨历史...
原创 诸... 在三国时期,各路英雄纷纷崛起,这一时期发生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战役,其中最为传奇的莫过于赤壁之战。那场战...
原创 赤...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一场少数逆转多的著名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带领着足足百万雄兵,气势如...
原创 关... 《三国演义》是许多人熟知的经典作品,其中有一段引人注目的情节,那就是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这一系列动作...
原创 刘... 在曹操、刘备与孙权的战争策略中,各自都怀抱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远大理想。然而与之相比,汉献帝的态度就显得...
原创 刘... 提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朝代,毫无疑问,秦朝无疑是其中之一。秦始皇为整个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制度奠定了基调...
原创 明... 在古代,明朝的国姓为朱,这个姓氏在当时引发了一系列麻烦。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地位是无可置...
原创 孔... 孔克仁是明朝初期一位颇具声望的文官,他曾在朱元璋身边担任郎中。史书记载的关于他的事迹并不多,但他的许...
原创 晚... 太监作为封建社会的特定角色,常常受到现代人的批评与指责。然而,在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太监作为与皇帝...
原创 清... 清朝在册立储君方面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之争,深刻影响了雍正等皇子,这些皇子在...
权力愿景:古代文明各国利用图像... 2025 年 5 月 15 日 法国的伟大浮雕,描绘了奥古斯都及其家族的寓言。/ 蒙古布列塔尼图...
原创 吴... 标题:吴三桂投降清朝的真相与背后的复杂情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
原创 风... 唐玄宗李隆基被视为一位颇具风流韵事的皇帝,统治期间后宫佳丽近四万,可以说是历史上妃子数量最多的帝王之...
原创 历...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代朝代的更替往往伴随着激烈的血腥冲突和无数的牺牲。许多政权的更替,或是由于外敌的...
为何诸葛亮不废掉刘禅自立,从而... 为何诸葛亮不废掉刘禅自立,从而获得更好的军事条件? 中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红色故事绘 | “四史”人物志...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张宏杰:为什么读史使人愚昧? 一 读者请我在书上签名的时候,有些人经常要求我写上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我则往往在后面再加一句,“也...
原创 周... 赤壁之战:真相与误解 赤壁之战已经成为三国历史中最为人熟知的战役之一,常常出现在各种电视剧中。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