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武则天喝醉后为一小国改名,名字沿用至今,现已发展成世界强国
迪丽瓦拉
2025-07-15 05:32:56
0

众所周知,在国际的舞台上有一个原则:“弱国无外交,落后就会挨打”,这一点我们的先辈深有体会。

回首往昔,中华有五千年的文明,在那些年里也是让周边国家仰望的存在,一度有着“万国来朝”的景象,对周边国家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曾经,有一个国家为了改名字,不远万里跑到中原来“请示”武则天。起初,武则天不搭理他们,但在再三的恳请下,她还是为其改名,并一直沿用至今。那么,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大唐的发展史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高祖李渊趁机揭竿而起,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大唐王朝。期间,虽然政权经过更迭,但依然阻挡不了大唐发展的趋势。

李世民登基之后,先是稳定了国家的局面,随后又开始了“发展、扩张”的大动作。在他兢兢业业的努力下,大唐王朝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万国来朝更是盛况之一。

一时间,“唐朝”、“唐人”享誉海外。李世民去世之后,唐高宗李治登基,后世之人对李治的评价虽然很低,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唐王朝在他的手里“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

由此可见,李治并不像民间传播的那样无能,只是他的寿命太短,壮年之时便去世了。李治驾崩、武则天登基称帝,在她的治理下,唐朝(武周)依旧国泰民安、繁华无比。

总而言之,唐朝经历了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代君王的治理,其综合实力已经远超建国之初,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也比较大,尤其是距离我们不远的日本。

那时,日本的名字还不叫“日本”,而是叫做“倭国”,但他们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所以便想要改名为“日本”。奈何,当时的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即使自己改名也不会被认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便将目光瞄准了唐朝,因为唐朝的实力强大,只要得到了他们的承认,那么“日本”这两个字就等于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如此,一场“改名”风波拉开了帷幕。

“倭国”与“日本”

在谈起此事之前,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关于日本(倭国)的一些小事情。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商朝的人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之后,便与日本有了一些联系,还不断学习我国的文化。

随后的几百年中,因为各种各样的战争,中原大地与日本的交往几乎断绝了。时间来到了汉朝,汉武帝灭亡朝鲜后,再一次通过朝鲜半岛与倭国交流。

那时,日本还没有统一,国内有几百个小国,这些政权来到了汉朝,学习中华的文化。《后汉书》记载: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简单而言,汉武帝等于是承认了古代日本的政权,还允许他们称王,并且世世代代、世袭罔替。后来,汉光武帝刘秀看到他们身材矮小、瘦小,随后便起了一个名字为“倭国”,还赠送了一枚“汉倭奴国王”的大印。

就这样,“倭国”的名字便产生了。当这些古代日本人,带着名字高高兴兴回去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所谓的“倭国”,其实还有着“倭奴国”的意思。

随后,又经过了几百年,中原王朝陷入了战争,日本也在自己发展,双方的来往也减少了。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不断学习中华文化,古代日本也知道了“倭国”二字还有“倭奴”的含义。

在此情况下,他们便想要更改国名,正如上述所言,想要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就必须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隋朝时期,中原曾出现一度繁荣,隋炀帝杨广更是多次征讨高丽。

此时,日本间隋朝比较有实力,便想要让他将“倭国”改名为“日本”,意思就是:“日出处出天子”之意。隋炀帝看了之后,非常的生气,直接拒绝了。

唐朝时期,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唐朝再度迎来了繁荣的局面,此时海外的日本又一次派人前来学习。

但是由于倭国的综合实力太过弱小,再加上他们的疆域与唐朝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李世民根本就没在意。

虽然倭国的使者很气愤,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作用,因为在大唐的眼中,日本连“弹丸之地”四个字都称不上。李世民不搭理这些人,而他们唯一的办法便是“等待时机”,就这样一直等到了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的更名

李世民去世后,盛唐的权力便落到了武则天的手中(李治虽然活着,但却病得很严重),倭国认为武则天是一介女流,便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改名,让国际承认“日本”两个字。

只是,武则天并非他们所想的那么不堪,在一次宴请藩属国使者的宴会上,武则天对日本使者爱答不理,与越南、老挝、朝鲜等国的使者把酒言华,讨论国家大事。

随着宴会进入尾声,日本使者见“改名”的事情一直没有着落,他们的心也有点着急,毕竟如果错失这个机会,以后想要改名、想要得到其它国家的认可就难了。

关键时刻,日本的使者放低了姿态,不断地向武则天敬酒,以表示自己的尊敬之意。酒过三巡,武则天稍微有些醉意,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日本的诚意,再加上她也的确需要一些“外界的政治资本”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于是,当倭国的使者再度提起改名的事情后,武则天便答应了。当时,宴会上有着亚洲的许多国家,大家看武则天都承认了,他们也便认可了,“日本”由此成为了国际上的称呼

《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后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本不断向世界各国学习优秀的文化,到了近代时期,他们的国力大增,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还曾发动了侵略我国的“侵华战争”。

二战过后,日本虽然失败了,但又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恢复了世界强国的身份,直至今天。话说,如果当年武则天不给改名字,估计今天的他们还在叫“倭国”二字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51年,陈赓大将拎着两袋苹果走进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时,院内关押着一个连的黄埔同窗。二十年前,曾在珠...
实力超群却命运多舛,曹操三个养... 曹操的三个养子分别是曹真、何晏和秦朗,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和成就。 曹真是曹操的好友曹邵的儿子,后...
原创 武... 武松能打得过卢俊义吗?很多人普遍认为卢俊义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敌,且他的武力值几乎达到了巅峰,几乎无...
字古以来丨一个“子”字中满满的...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借助AI技术...
原创 为... 家人们,今天咱来聊聊封神故事里一个让人好奇的事儿哈。周文王姬昌大家都熟,他智慧过人,为后来周朝建立打...
原创 1... 1998年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而言,都是充满沉痛回忆的一年。这一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波及的范围...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不认...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原创 元... 元朝曾经横跨亚洲,甚至一度延伸至欧洲。蒙古骑兵如洪流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将一个个国家击溃。 它以惊人的...
原创 刘... 在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中,每当谈到那些智谋卓越的历史人物时,几乎无人不提到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一位...
原创 我... “班长,这红布条子真能吓得住小鬼子?”1939年春,河北涞源新兵小赵攥着刚发下的红缨枪,带着一丝疑惑...
原创 狄... 狄仁杰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唐朝政治斗争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从忠诚谋士到被权力漩涡吞噬,他与武则...
原创 为... 华人文化深厚,根源自称“炎黄子孙”,其中“炎黄”是指炎帝与黄帝这两位祖先,而黄帝更被视为最为尊贵的代...
原创 黄... 黄河被誉为炎黄子孙的母亲河,这种情感在每位中华儿女的心中都充满敬畏与感激。自古以来,人们对黄河源头的...
原创 三... 养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道德和伦理上与亲生子女享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养子文...
原创 关... 《三国志》卷三十六中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合为一传,这便形成了“五虎大将”的称号:“关羽、张...
原创 1... 1995年,朝鲜人民军第6军团政委李镇淑因贪图私利,垄断了当地的对外贸易和水产业,导致百姓陷入贫困和...
1966年伍市斤粮票:计划经济... 在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粮票作为一段特殊时期的经济凭证,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与国家发展的印记。其中,19...
原创 1... 1977年,安徽的农村里,一名名叫于文娟的女知青,在返城的前一天,选择了将自己交给了身边的农村小伙王...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物众多,其中不乏有些奇葩人物,他们的行为和决定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今天...
原创 诸...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