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后来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迪丽瓦拉
2025-07-16 00:04:31
0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懂得识人用人才能带领好整个团队,整个成员们各自发挥能动效应,工作就能盘活起来。若是不会用人,那就会造成人才失效的情况,久而久之团队就会垮台。

这种职场的道理在治理国家上也是适用的,历史中存在太多不会识人用人的君王了,而他们的行为也给国家埋下了祸根。三国时期的曹丕就是如此,而孙权对这个结局曾经一语道破。

当曹丕将贾诩任命为太尉的时候,孙权就曾笑称:“曹魏要亡了”。他为何要这么说呢?贾诩曾是曹操身边的谋士,为曹操献出过很多有用的计策,后期又得到曹丕的重视,这样的人跟亡国有何关系?

自私之人

在人才济济的三国时代中,贾诩的才能一直被淹没,甚至提到谋士的时候都没人能想起他。比起蜀汉的诸葛亮、东吴的周瑜,他实在摆不上台面。

而且贾诩还是曹魏营中的人,曹操也有很多出名的谋士,如荀彧、郭嘉、荀攸和司马懿等人,这些人在谋略上都能与之匹敌,但不知为何贾诩会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

这个称号实在太过于高大了,就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要甘拜下风,不免让人好奇贾诩到底做了什么可以担得起这么大的名头。

其实年轻时候的贾诩没什么名气,只有一个人赏识他,此人便是东汉末年凉州的名士阎忠。他对贾诩的才能特别推崇,说他的智慧堪比张良和陈平。

这个评价可谓是真的高,贾诩其实在整个三国时期作为都不是很大,那他跟张良比确实太过了。但他却拥有很好的运气,再加上他灵活的脑袋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总是让他能化险为夷。

一般来说在乱世中想明哲保身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那个意气风发的时代里,明哲保身显然成为了一种原罪。贾诩虽然有头脑,但他实在太过于自私自利,所以没什么作为。

如何能看出贾诩自私呢?一次他从外地返回家乡的途中遇到叛乱的氐人,叛军们将他给抓了起来,和他一起的还有十几个老乡。

叛军扬言要把他们通通都杀掉,此时贾诩就急了,连忙谎称说自己是段颎的外孙,最终得以逃过一劫。

但是其他人就没那么幸运,因为没有后台通通被叛军给杀了。这件事虽然展示了贾诩的才能,但也将他自私的一面呈现出来。他只想着自己能保命,从未想过搭救同行者,光这点就能看出他的心机深沉。

为己筹谋

董卓当权的时候,贾诩在他的女婿牛辅的麾下当中辅军。随着董卓的倒台,牛辅也相继死去,贾诩也顿时没了靠山。当时司徒王允开始清剿董卓的余党,其他人吓得四处逃窜。

曾经深受董卓信任的党羽李傕、郭汜也开始密谋着要逃走,贾诩自然也会选择保命的路。但当他准备离开的生活,突然听闻司徒王允要把长安城里的凉州人诛杀殆尽。

这个消息把贾诩吓得不轻,因为他就是实打实的凉州人,这要是被抓住的话哪还有活路可言。

他再一次发挥了随机应变的才能,贾诩去给李傕、郭汜出谋划策,让他们带人杀回长安,要是成功了那自然有好处,如若失败再逃跑也不迟。

一番话说得他们心动不已,当即就开始召集人马前去长安。也许贾诩是真的命好,这场反击还真的成功了。后来李傕、郭汜等人控制了长安,还诛杀了王允等人。

他们觉得贾诩有谋略的大才,便想许给他高官厚禄,但被贾诩给谢绝了,他只要了个尚书的官职。

此后李傕、郭汜等人闹翻之后,贾诩感觉跟着他们没什么前途,于是投奔到他老乡段煨那里,然而段煨对他有所猜忌。他二话不说就走人,转而投奔到了张绣处。

刚好张绣身边缺少谋士,所以贾诩便得到了重视。后来贾诩给张绣谏言让他与刘表合兵共抗曹操,张绣听了他的意见后,果然两人成为了曹操的心腹大患。

后来曹操抵达淯水一带,贾诩让张绣率部投降曹操。可没想到曹操看上了他的婶婶邹夫人,这让张绣很不爽。曹操知道后便对他起了杀心,后来计划泄露,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立即反击。

这一战中曹操战败,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部下典韦相继战死。随后张绣退守穰城。两年后贾诩又劝张绣归降曹操,当时袁绍也有心要招降张绣。但是贾诩看中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统地位。

贾诩此举是想通过张绣这个跳板获得进入曹营的通行证,可他这个自私的举动却害得张绣最后被曹丕给逼得自杀。从这三番两次的劝降行为可以看出,贾诩当中是包含着诸多私心的。

明哲保身

贾诩成功跳槽到曹操麾下之后,总算是稳定了下来。贾诩能得到曹操的重用也是因为他“带资进组”,这个资本便是张绣。因为他弃袁绍而选择了曹操,所以曹操觉得他很有眼光。

此后曹操当即就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而这一次贾诩并没有推辞,因为他知道跟着曹操肯定能享受荣华富贵。

贾诩在辅佐曹操期间也没少拍他的马匹,他曾言曹操无论是精明还是用人决断方面都远胜于袁绍,这份夸赞让曹操都心花怒放。

官渡之战中,贾诩建议曹操以快取胜,曹操听他的话拿下了乌巢,然后一举战胜了袁绍。后来曹操拿下荆州之后想乘胜东下,贾诩劝他先养兵蓄锐再战,结果曹操不听,然后兵败赤壁之战。

从这些方面来看,贾诩确实拥有过人的谋略,眼光能看得很长远。但他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够主动,曹操其他谋士如郭嘉都会主动为他献上计策,而贾诩每次都要等到曹操问到他才说。

就从立世子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两人中犹豫不决,于是询问贾诩,当时他其实已经站到曹丕那边了,但他却闭口不答。直到曹操再问,他才隐晦地表达心迹,最后曹操立了曹丕为世子。

也正因为贾诩的推波助澜,曹丕继位之后当即拜他为太尉,也算是对他的一种感激。然而孙权听到这件事后大笑道:“曹丕的才能不及他老爹,曹魏必亡”。

本以为孙权是句玩笑话,没想到45年后竟然一语成真。因为后来曹魏的政权被司马家夺走,这种结局也正是孙权预料到的。

因为孙权看到曹丕重用贾诩就知道他不懂识人,贾诩是个人精,而且自私自利,凡事都想到自己,根本谈不上忠心耿耿。而这些缺点,曹丕居然都看不到,重用这样的人国家迟早会亡。

而曹丕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傻事,除了贾诩以外,他还非常重用司马懿。当年曹操就看出司马懿不可重用,但曹丕却看不出,这说明曹丕识人方面比不上曹操。

曹操还有一点比曹丕强的地方就是,他能镇得住司马懿和贾诩这些人精,他们也不敢在曹操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但曹丕就不同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的司马懿权倾朝野,如此看来孙权的眼光真是毒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吕不韦是秦国的重要相邦,曾在秦庄襄王即位时扶持他成为君主,后来他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尊称为“仲父”,一...
原创 三... 他胸怀壮志,智慧与勇气兼具,身高八尺,手握方天画戟,武艺高强,战斗力无与伦比。在《三国演义》中,若用...
原创 唯...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道名为“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告了“戊戌变法”的开端。这场自上...
原创 《... 艺术源于生活,经典剧集《雍正王朝》中蕴含了许多能够启示我们生活的情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当提到剧中隆...
青海玛多扎陵湖发现秦代摩崖石刻... 中新网西宁6月8日电(仝涛)记者8日从青海省果洛州委宣传部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果洛州...
原创 谁... 山海关之战 时间回到1644年4月21日,李自成的王朝军队——大顺军与清军及吴三桂的军队在山海关展...
原创 3... 每次看到郭麒麟、宋轶、蒋依依等偶像演绎的《赘婿》,我不禁想到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赘婿——和珅。 提到...
原创 苏...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比。清朝末期,利用清政...
原创 独... 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便是蒋...
原创 一... 1912年,北洋政府对军队编制进行了重要调整,将原有的镇、协、标改为师、旅、团的形式,这一改革标志着...
原创 东... 谈及我军在东北的扩展,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罗荣桓元帅当年编练二线兵团。确实,四野百万大军的成型与罗...
原创 为... 如今,我们的房屋窗户多采用玻璃材料制作,那为何在古代,窗户却普遍使用纸糊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玻璃这一...
原创 2... 2016年,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邱庄村郭楼组,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座楚国墓葬。对于当地人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之所以深深刻在后人的记忆中,离不开《三国演义》这...
原创 他...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曾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家族和强大的帝国,纵使他们曾占据巅峰,终究还是未能逃脱衰败的命...
美国只有两百多年历史,还有“文... 每当提到美国的话题,总有人抬杠说:美国只有两百多年历史,哪有什么文明! 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就根...
原创 古... 无论哪个朝代,统治者对于那些被视为“罪大恶极”的犯人,往往会施以“斩首”这一极刑。在这种惨痛的刑罚执...
原创 明... 对于古人来说,四十岁并不算是过了暴毙的年纪。由于古代社会普遍的寿命相对较短,而常年征战的伤痛也为这些...
原创 唐... 在东北地区的渤海国,曾被称为“海东盛国”。这个国家是由粟末靺鞨的部落领袖大祚荣在牡丹江流域建立的地方...
原创 他... 公元1206年,铁木真凭借蒙古铁骑成功统一了各个蒙古部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意味着“天赐之汗”,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