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轮回,哪里有永恒不朽的王朝,封建王朝时代初创时站立于巅峰之上,享受百姓的赞美和拥护,末期时王朝与百姓离心离德,外敌势力环伺,内外交困之际末代皇帝回天无力,任由江山改朝换代。
朱元璋一个底层的农民,起初大字不认识几个,典型的一个草莽英雄、勇猛武夫形象,纵观历史朝代像朱元璋这样的出生还能建立王朝的前所未有,百姓们拥护朱元璋,相信朱家皇帝能够陪他们感同身受,罪不下百姓。明朝末期,崇祯接手了一个破败的江山,天灾不断之下大明税收收不上来,朝廷仓库已经空空如也,又怎么去赈灾,饥寒交迫之下百姓除了起义还能如何?崇祯的权力受到掣肘,疑心病不断,最终让东北的女真族有了可乘之机。
明朝时期天灾不断,起于唐朝末期的小冰河期尚未结束,古人迷信天命与气运,天下百姓都认为这是上天在责罚朝廷。朝廷末年,京畿周围动荡不堪,起兵反明的女真将领努尔哈赤收服了东北的女真族诸部落,此时东北一地的女真族日子也不好过,天寒地冻之时他们的族人外出打猎基本是不可能的,每一年都要有无数的人饿死,富庶的中原之地就成了努尔哈赤的首要目标,再加上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爷爷都被扫荡东北的明军所杀,所以南下攻击大明是女真部落的唯一正解。
大明末期军力疲敝,大明只能勉强撑起来猛虎的皮相,对外狐假虎威,缺钱又混乱的大明再也不能大规模地派遣士卒向东北方向扫荡,除去威胁了,这也给了努尔哈赤一个全所未有的好机会。努尔哈赤从一无所有到统领大军,他的军事能力是突出的,一统了东北诸多部落,还向西让很多蒙古部落臣服,南下之时却遇到力量明军的抵抗,金军一时和明军不分上下。
在努尔哈赤的手下有着八个最为得力的助手,这八个人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就是侄子,皇太极、多尔衮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人。多尔衮和皇太极关系极好,金军在和明军的作战中受到了很大的挫败,连努尔哈赤也不幸殒命了,在努尔哈赤离世后,皇太极继承大权,而多尔衮的地位也进一步攀升。
明朝的没落一半输于天时地利,一半输于朝廷的腐败衰落,在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后,大明最后一点气数也被消耗一空。京畿都被告破,崇祯也上吊自缢了,大明北方的屏障山海关再坚持又有何用,于是八旗军南下。
多尔衮为清军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他也是皇太极托付的摄政王,帮助了顺治皇帝坐稳了皇位,为大清前期的稳定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八旗坐稳天下后,多尔衮担心朝廷“命短”,迷信的他让人请来了一个道士来占卜一卦,看看结果如何。
这位先生在民间的名声还是比较响亮的,道士来到了摄政王府就准备露一手了,最后神鬼莫测的占卜道士给多尔衮一句话:大清兴于摄政王,亡于摄政王。这个道士也是不怕死的主,居然敢如此对多尔衮说,好在多尔衮并未责怪道士,还令人将他送出了王府,之后多尔衮并未将这件事情记在心上。
道士的语言一定程度上还是成真了,因为多尔衮是第一位摄政王,而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也是一位摄政王。当然了多尔衮请道士占卜这件事情只存在于野史之中,真假尚未可知,未来掌握在自我手中,无惧未来方能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