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谈及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帝王,最励志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包括重八自己也在正史中这样评价自己:“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
看似值得传颂的背后,也有着太多让人诟病的地方。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复杂到极点的人,因为个人生性多疑,最终建立了天下;又因个人生性多疑,最终导致许多无辜的生命惨死。
相传当时有大臣曾对朱元璋进行劝诫,结尾时引用了大思想家孟子的一句话:“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朱元璋听后大怒,大喊“这个老匹夫倘若活到现在,你看我能让他活吗?”
当然许多明史爱好者仍在为朱元璋“辩护”,笔者认为这无可厚非。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无法回避这样的事情。一个合格的“天选之子”,需要将各方面都做到极致,比如光武帝刘秀。
据相关野史记载,朱元璋曾经在深夜里批阅奏折。后厨怕朱元璋的身子有异常,便让宫女们端来了一碗粥。谁曾想朱元璋在看到宫女步入府中,当即下诏:把粥留下,人斩了。
因粥杀人
1380年正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一夜之间成为了阶下囚。随后整个大明王朝开始被朱元璋清洗,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结局可谓十分残忍。
为了避免个人权力流失,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将宰相的权力分配给六部.让六部直接为皇帝负责。看似实现了个人的目的,实则也让自己变得忙碌起来。
因为许多政务原来都是由丞相代为处理,现在没有丞相,只好个人亲自过目。相传当时朱元璋在宫中批阅奏折到深夜,许多“有心人”也瞅准了这样的机会,希望可以给皇帝一点关照。
夜深人静的生活,让朱元璋内心有几分恐惧,生怕有人来到房间里将个人杀害。当时后厨的主管决定以关照皇帝之名,为他送去一碗粥,说不能还能提拔自己,何乐而不为?
喝粥不说,说不定还会青睐哪位宫女,经过一番“石头剪刀布”,最终派出了一位名叫璨青的宫女。本以为个人会得到提拔,谁曾想这是个人的丧命之路。
根本原因
当时璨青小心翼翼地把粥送到了朱元璋面前,行了个跪拜之礼,然后表示:“皇上请慢用”,个人随后就离开了。朱元璋当即诏来侍卫:“粥可以留下,把这个宫女拖出去斩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其他皇帝身上,你会感觉到很意外,不过在朱元璋身上,品史君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很多人认为,朱元璋真的只是想杀一个宫女,可为何非要在半夜?
朱元璋表面上看似在杀一个宫女,真实目的则是为了杀鸡儆猴。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没有侍卫的禀报,任何人不得进入个人房间。如果不这样做,下场就会和这位宫女一样。
前面我们说到了,此时的朝廷还在进行胡惟庸案件的清洗,夜深人静的环境下再加上朱元璋生性多疑的性格,他自然会多想,比如:会不会有人趁这个机会来杀我?
表面上是在杀你,其实是敲山震虎的过程。从这个时候开始,再也没有人敢深夜闯入朱元璋的宫中。即便有特殊情况,那也需要经过侍卫的禀报,经过同意后方可步入到个人的房间。
品史君说
在品史君看来,这恰恰是朱元璋能善终到最后的特质。作为皇帝,只有个人不断警觉才能免遭其害,像汉平帝、晋惠帝、孝明帝等等,恰恰是因为没有这样的警觉,最终失去了性命。
说到这里,无数人都会替这位宫女惋惜,错就错在她生不逢时。前前后后十几万官员惨死在朱元璋刀下,众人可怜的背后,其实更应该惋惜朱元璋本人,一生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
上一篇:原创 原创我们的古代有一个王阳明,他在历史上十分出名
下一篇:敦煌学研究文献库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