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终前的杜聿明问郭汝瑰:最后问你,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迪丽瓦拉
2025-07-15 22:02:24
0

在杜聿明指挥东北、淮海两大会战期间,始终对同僚郭汝瑰的身份隐隐有些怀疑。

虽然郭汝瑰战功显赫,在国民党中颇受器重。

但面对这位在国民党内部如鱼得水的战友,杜聿明内心的这种隐忧一揣就是几十年

甚至1981年,临终前的杜聿明面对故交郭汝瑰的探望,双眼里露出近乎渴求的神情,再次发问:“

我就想听句真话,最后问你一次,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据杜聿明回忆,早年到郭汝瑰家的一次探访时,他就已经起了疑心,这位堂堂中将厅长的家里质朴得出奇,会客厅里的沙发上满是补丁。

当时杜聿明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国民党将领中足够“两袖清风”的存在了,可郭汝瑰家竟只能用寒酸来形容。

因此,杜聿明心中顿时有了怀疑:不近女色,又不贪财,这样清廉的作风,难不成是共党派来的“红小鬼”。

其实杜聿明的怀疑并没有错,郭汝瑰确实是打入国民党高层执行任务的共产党员。

而在国民党内潜伏多年期间,郭汝瑰在这条铤而走险的间谍之路上立下赫赫战功,甚至有效的影响到了淮海战役的整个局势,那么这位多次在国民党内部制造危机的共产党员,究竟是如何在敌人内部度过地些艰苦岁月的?

与共产党相遇又失散的“红小鬼”

1907年,郭汝瑰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其父亲郭郎溪虽然读了一辈子的书,但却一直没有求得一官半职,为国效力,所以军阀的政治腐败向来是义愤填膺的。

这让从小耳濡目染的郭汝瑰,也深谙民间疾苦。而五四运动爆发后,郭汝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对社会主义产生了由衷地向往。

高中毕业后,郭汝瑰成绩优异,被选拔派去黄埔军校学习,并结识了袁镜铭等优秀的青年军官,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职业军人生涯。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随着北伐战事的胜利,蒋介石带领部分附庸于他的队伍迁移至南京城外面。但当时黄埔军校内的许多教官多为共产党员,大家都深知,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才能够救中国。

于是,在郭汝瑰得知袁镜铭的真实身份是共产党员之后,郭便向其提出请求,希望袁镜铭能够介绍自己入党,而袁镜铭自然是认可郭汝瑰的能力的,但考虑到郭汝瑰的堂兄郭汝栋是川军军阀,于是袁镜铭没有立刻应允,而是告诉郭汝瑰,只要他能通过一系列考验,便可入党。

1927年4月14日,蒋介石在南京发动“四一二政变”。郭汝瑰受命前往郭汝栋驻地劝说兄长不要出兵助力杨森。

可不曾想郭汝栋表面答应郭汝瑰,不帮助杨森攻打武汉,但背地里已经投靠蒋介石了。

不久之后,武汉国民政府与蒋介石沆瀣一气,在全国范围内剿杀共产党。

而眼下无处可去的郭汝瑰只能在尚且还能给共产党员留条活路的郭汝栋驻地暂留。

但即便是困难重重,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郭汝瑰依旧没有改变自己想要加入共产党的初心,也让中央看到了郭汝瑰想要加入我党的决心,于是在1928年5月,经袁镜铭介绍,,郭汝瑰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袁镜铭作为郭汝瑰的连线人,前来找到他,请求其率领所属部队,出兵暴动,配合红军主力游击队作战。然而悲剧也随之发生,因为联络出现了问题,消息泄露,兵暴最终以失败告终,而袁镜铭也在这场战争中,不幸牺牲,这也导致了郭汝瑰和共产党的彻底失联。

之后,随着蒋介石“彻底清共”的命令在全国下达,郭汝瑰的共党身份尽管依旧保密,但知道其真实身份的郭汝栋,并不敢再将这位堂弟留在身边,便将其送去日本留学。

而郭汝瑰尽管有些不情愿,但想到眼下自己实在无路可走,也不能冒险拖累堂兄,还不如去国外学习点先进的技术,再回国效力。

然而晚年的郭汝瑰回忆起这段留学经历时说到:“当时还自以为有了出路,谁知这竟是我政治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我为此走了十几年弯路。”

………………………………………………………………………………………………………

战场杀敌,挥斥方遒,成为一代青年名将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和共产党失去联系的郭汝瑰为何会加入国民党?最后又是为什么成为了一名红色特工?

郭汝瑰到日本之后,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受到了很多区别对待。而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和侮辱,就如同一颗颗针刺在郭汝瑰的心脏上。

不仅如此,在进行军事技术学习的时候,日本教官对郭汝瑰等人百般刁难,想尽办法阻碍其学习精尖技术。所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们团结一致,要求退学回到中国。

而日本政府百般阻拦也拗不过爱国学生的赤子之心,当时郭汝瑰和一众留学生,甚至站在日本陆军省办事处门口举旗呐喊:“亡国奴才再回来!”

而毅然回到祖国的郭汝瑰,于1931年考上了中央陆军大学,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同意“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政策。

之后,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的郭汝瑰吗,被引荐给了陈诚,奉命担任起第14师的参谋长一职。

但由于当时的郭汝瑰实在太过年轻,在军营里受到了不少的议论和猜测,大家似乎都不看好这位年轻的参谋长。然而很快,在淞沪会战中,郭汝瑰用实力打了那些人的脸。

在战前,郭汝瑰抱着必死的信念,留下遗言,带领军队与敌军混战了整整七天。

之后,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郭汝瑰死守阵地,一战成名。而这样战绩,自然引起了蒋介石对他的重视和培养,之后,郭汝瑰被提拔至第54军参谋长。

武汉会战时,郭汝瑰凭借其善于战役谋划的优点,再次证明了自己。他一改死守老路的作战方针,采用机动外围作战,在最大极限上减少了我军的消耗,让日军只得到了一座空城。

而武汉会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和郭汝瑰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自此,郭汝瑰从陆军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官,逐渐进入国民党政权的上层。

而受到陈诚、蒋介石的赏识后,郭汝瑰的职位节节攀升,并被派至国防研究院担任研究委员,成为了蒋介石心中的得力干将、军界精英。

然而走到国民党内部高层的郭汝瑰,逐渐看到了国民党不为人知的腐败一面。当时国民党内部各派系纷争不断,且国名党制定的治国方针严重脱离实际、忽略群众。

这让郭汝瑰然明白了,这样的政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担当得起治国的重任。

要知道在郭汝瑰接管第5师之前,他一直以为国民党对日作战失败,是因为装备落后或者指挥失误。然而直接接管部队之后,他才明白,这个暂编师军队,根本没有报备时所说的七千人,而是只有三千人不到。

但为了得到伤亡补给,许多国民党军官习惯性的谎报人数,吃空缺。这让,郭汝瑰再一次坚定了自己要尽快和共产党取得联系的想法。

他知道,只有像共产党那样作风朴素、团结民众的党派,才能在这个混乱的世道挽救中国。

………………………………………………………………………………………………………

弃国投共,深藏不漏,打入中枢

1981年,临终前的杜聿明问郭汝瑰:我最后问你,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那杜聿明为何如此执着于郭汝瑰的真实身份,两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45年4月,郭汝瑰经老友任逖猷引荐,找到了任廉儒,但当时任廉儒并不相信在国民党内部吃的这么开的郭汝瑰,所以面对郭汝瑰直白的想要加入共产党的请求,任廉儒委婉地避开了这个敏感的话题。

但回去之后,任廉儒将这一情况向负责人董必武作了汇报而。董必武命任廉儒暂且观察一下郭汝瑰,确保其不是别有用心再做打算。

之后,任廉儒成为了郭汝瑰的直接接线人,而随着两人的来往愈发频繁,并且郭汝瑰不时地将国民党内部军事情报交给他,慢慢的,任廉儒终于愿意信任郭汝瑰了,之后,郭汝瑰也获得了和仰慕已久的董必武会面的机会。

当时,董必武虽然没有对郭汝瑰的入党请求做出直接的正面答复,但还是给了郭汝瑰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随后,郭汝瑰被安排作为共产党情报人员,在国民党内潜伏下来,他的间谍生涯也正式开始了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郭汝瑰多次铤而走险,通过接线人任廉儒,为共产党提供了很多有利的军事情报。而国民党军的许多军队机密,也通过郭汝瑰,及时的传递至共产党指挥部。

更为有利的是,由于郭汝瑰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他经常可以向蒋介石提出一些看似有利于国民党、实际上将国民党行动交在共产党手里的建议。

1948年11月,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就已经对郭汝瑰的身份产生了怀疑,然而蒋介石不但没有听取杜聿明的想法,反而还认为是杜聿明因为嫉妒之心耍的一些阴招罢了。

最终也导致杜聿明对郭汝瑰的控诉没有得到回应,这让杜聿明为此耿耿于怀几十年。

据不完全统计,郭汝瑰在1945年成为共产党情报人员之后,总共向共产党秘密传递情报多达一百多次,而且每一次的情报几乎都是军事核心机密,并在国共对立的局势下均发挥了巨大作用,甚至有的情报还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比如直接扭转了淮海战役的局势,为共产党赢得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基础。

而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的失败,让他们基本失去了对长江以北的控制,也为解放军最终解放全中国奠定了根基。

对此,作为指挥官的杜聿明自然耿耿于怀。

所以临终前,杜聿明对前来探访的郭汝瑰提出世纪之问,想要再次印证心中的疑虑。

而面对杜聿明质问,郭汝瑰也只能无奈的说了句:“

当时的我们,只是立场不同.....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生活在现在,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就拿结婚这件事情来说,现在的人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可...
原创 如...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几乎完美无缺,受到万世景仰。 三国以后,评价诸葛亮的书籍文章如汗牛...
原创 中...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对于这次会议,毛泽东评价很高,认为六届六中全...
原创 北... 宋朝是一个崇文抑武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文官的地位首次超过了武将的地位。在历史上这都是绝无仅有的。武...
原创 日... 作为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无论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在亚洲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放眼整个亚...
原创 史... 你好,欢迎来到南山浅语! 每天分享传统文化精华。 关注不迷路。 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 从...
原创 郭... 我欲倚栏吹铁笛,恐惊潭底久潜龙。 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统治276年的结束。作...
原创 谁... 有一句话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小编看来,不如改做“人之将死其言甚准”。很多时候,人死身边都是...
原创 成... 文| 老涵 编辑| 老涵 成吉思汗的结盟观 当成吉思汗想要与另一个男人结盟时,他反复使用了这对夫妇拉...
原创 人...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一天内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目前已造成近万人遇难!据估计,伤亡人数还会持续...
原创 如...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做好人才开发工作就是为经济、文化和社会整体的发展...
《三国演义》刘备最虚伪的三件事... 第三国人物探索人性本质。 说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1. 今天要说的是谁?今天要说的就是刘备。大家都知...
原创 假... 这事得分情况。一是《演义》,二是历史。尽管都有马谡守街亭这回事。但条件、顺序和逻辑都不一样。自以为看...
原创 明... 崇尚科学真理,解读世界奇事!欢迎大家收看本期内容,以下便是本期内容的详细介绍,如果对文章感兴趣的话希...
原创 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说法,说在古代一些时期或朝代,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到35岁,长一点的也没有...
原创 他... 近些年来考公一直都很热门,尤其是疫情当下,更多人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投身公考浪潮。上岸后,年轻人自然希...
原创 神... 你以为特种部队只是现代科技下的产物吗,不 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的明朝,就已经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特种部队...
原创 商... 商鞅变法再牛,在制定之初,终归还是要摆在纸面上,然后细化成为制度,通过一系列辅助政策,一步步得以推行...
唐朝李泌: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时代,不仅有绚烂的诗歌和音乐,...
原创 如... 文丨帝王史诗Li(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如果把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