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面,向来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刀光剑影之间,气吞万里,刀枪蔽日的恢弘场面令人热血沸腾。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武将之间的单挑对决。每一次的金鼓齐鸣、声势浩大的战斗,总能让人不禁想象自己也能穿越回去,与吕布激战三百回合,豪气万丈。
在演义中,吕布是以单挑次数最多的武将之一,五回合就能让方悦从马上落下,十回合砍断了武安国的手臂,四五十回合击败张飞,甚至与张飞、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依旧难分胜负。而与许褚交手二十回合,依旧无胜负之分,这一场单挑特别引起了作者的注意。
这一战发生在濮阳城内。当时,吕布已经是一个可以与曹操平起平坐的诸侯,而许褚则是曹操手下的第二任保安队队长,前任典韦则是第一任。此时的许褚,刚刚加入曹操阵营,急切地希望证明自己的实力。尽管他之前曾斩杀过李暹和李别这两个“菜鸟”,但那并不能证明他有多强。只有打赢或者至少打平吕布,许褚才能真正扬眉吐气,名声大噪。那许褚是否能够打败吕布呢?
从许褚与吕布交手二十回合的战况来看,许褚显然是无法击败吕布的。如果他能取胜,又为何需要典韦的支援呢?
那么,许褚是否有可能与吕布打成平手呢?经过仔细分析,作者得出结论:其实,许褚有可能打平吕布。这一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依据双方在二十回合后的战斗进展来推测的。
在二十回合后,吕布依然神态自若,而许褚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曹操在这一时刻曾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吕布非一人可胜”。接着,典韦及时赶到助战,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也一齐出击,吕布在压力下不得不策马逃走。对于曹操的这句“吕布非一人可胜”,我们如何理解呢?
作者的看法是,曹操并非想暗示吕布无法战胜,而是指出,一个人独自挑战吕布,最大的可能只是与吕布势均力敌,无法轻易取胜。根据交战的实际情况,许褚和吕布在二十回合内完全平手,毫无争议。而二十回合之后,是否真的是许褚显得力不从心呢?
其实,我们可以推测,许褚并没有明显的败退迹象。在曹操并未明确表示许褚“力不从心”或“招架不住”之前,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认为许褚的武力不敌吕布。若真如此,曹操应该说“吕布非一人可敌”,而不是“吕布非一人可胜”。这两个词之间的微妙差别,表明曹操并未低估许褚的能力。
有网友认为曹操这样说,是在给许褚面子,但作者认为这只是一个不靠谱的推测。若真是为了保全面子,曹操本应在许褚明显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主动停止战斗,给予许褚打平吕布的光辉形象。但曹操并未这样做,反而差典韦助战,四名将领合攻吕布,这显然是一种以多打少的策略,胜之不武。曹操如此行事,显然没有考虑到许褚的感受,而是专注于一举打败吕布、夺取城池。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许褚确实有可能与吕布打成平手,但无法取胜。许褚的武力不容小觑,他的上限便是吕布。正如罗贯中所赞誉的:“天下瓜分汉欲亡,四方豪杰尽鹰扬。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许褚的武力在网络中一再被低估,这无疑是一个误解。
许褚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配角,往往被忽视,其真实武力水平也因此常常被低估。这是作者最不愿看到的现象。你又如何看待许褚的武力呢?不妨先关注一下,随时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