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萧劲光将军为何会被撤职,还判了5年刑?遵义会议后终于昭雪
迪丽瓦拉
2025-11-25 17:32:25
0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敌军的猛烈攻击,他只能选择撤退,最终失去了这一战略要地。这一决定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不仅遭到问责,还被判处5年监禁,直到遵义会议后才得以平反。那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历史背景呢?

1933年9月,李德前往苏区执行任务。当时,由于莫斯科派来的军事顾问迟迟未到,李德不得不代为处理相关事务。他带着奥地利护照、博古夫人刘群先的陪同翻译和特科陈年的护送,以考古学者的身份秘密前往汕头。到达汕头后,地下交通站将他送入了苏区。电视剧《绝密使命》真实再现了李德这一段传奇的经历。

在此之前,苏区已经开始准备第五次反围剿,并提出了全面防御的口号。很多人认为这个战略是李德提出的,但实际上,当时李德还在上海,根本未能对苏区的战略决策产生影响。红军主席对这一战略提出了异议,认为红军兵力本就有限,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打破敌人的包围圈。可惜,这一建议并未得到重视。决策者受之前几次反围剿成功的鼓舞,低估了敌军的战斗力,认为能够在多个战场同时展开攻击。因此,苏区最终决定采用全面防御战略,并征求了李德的意见,李德也表示支持。

最终,红军的主力分为两个战略集团:红一军团作为中央军,负责坚守苏区北部防线;红三军团则作为东方军,出击福建,准备对敌人的北线进行侧击。决策者形象地将这一战略比作两个拳头,一个防守,一个进攻。然而,由于兵力分散,红军的机动部队严重不足,特别是黎川,作为苏区东北的战略重镇,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之下。

黎川不仅是闽赣省委和闽赣军区的驻地,还是红军的一个重要防线。随着敌军进攻的步步紧逼,萧劲光提出让主力红军从黎川撤退,集中力量进行反击。但当时的决策层并未采纳这一建议,最终,当敌军逼近黎川时,萧劲光只得带着部队突围,撤到更远的溪口,黎川最终失守。

黎川失守后,萧劲光并未立刻受到处罚,反而在10月被任命为红七军团的政委。但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随后的浒湾战斗中,红七军团为收复失地而展开的战斗遭遇了惨败,敌军进行了猛烈的空中轰炸,红军未能抵挡住敌军的进攻,只得撤退。由于战斗失败,上级撤去了萧劲光的职务,并对他进行了审查。

尽管调查显示,萧劲光在浒湾战斗中的表现并无直接责任,但当时军队内部正掀起一场反对逃跑主义的斗争。所谓逃跑主义并非指实际的撤退,而是针对主席提倡的战略性撤退原则。萧劲光当时提出的撤退建议,恰恰与主席的战略思想相符,但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中,这一策略被误解为逃跑主义,最终成为了批评的焦点。

1934年,萧劲光被关押并接受审问。在审问过程中,他详细解释了当时的困境:敌军兵力强大,黎川的防守力量薄弱,而上级并未明确指示死守黎川。即便如此,萧劲光依然被认定有逃跑主义倾向,继续被关押审查。在他被囚禁期间,主席亲自探望并鼓励他,明确表示黎川失守并非他的责任,并认为撤退是正确的决定。 然而,究竟是谁应该为黎川失守负责呢?历史的真相并不简单。实际上,早在1933年7月,敌军便已开始为第五次围剿做准备,而当时红军主力由于受到王明路线错误战略的影响,兵力分散,导致黎川成为了敌军的攻击目标。即使在后来的战斗中,红三军团几次增援,黎川依然未能成功收复。 因此,黎川失守并非萧劲光一人之责,而是由于当时战略决策的错误以及对敌军进攻的轻视所造成的。最终,萧劲光成为了王明路线错误的替罪羊,因而被错误地判刑,并为当时错误的军事方针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吴锦堂,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很多人所熟知,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两度登上了日本富豪榜的顶端...
原创 美...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发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担忧,尤其是美国,似乎在采取一切手段来打压中国。然而,很多人可...
原创 朱... 朱允炆没听懂朱元璋的警告,否则死的会是朱棣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从草根起家的天...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但也有许多人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能遇到明主,导致他们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读到这...
原创 南... 《宋史》里写突火枪 “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数儿我以前真没当回事儿。不就是根粗竹子塞火药嘛,能响两声吓...
原创 西... 上期的文章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揭示了洛阳方面伪造历史资料的拙劣手段。在无法反驳这些证据的情况下,洛阳...
原创 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中,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聪明才智、卓越...
原创 孙... 战国时期,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好奇,屈原是否有后代,并且这...
原创 慈... 清朝后期,慈禧太后凭借着非凡的权力,牢牢掌控了大清的政局。她的保守政策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加速清...
原创 此... 在我军第三野战军中,粟司令是负责军事指挥的最高领导人。尽管当时他只是副司令员,并暂时代理司令员职务,...
原创 徐... 权力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毒药,一旦尝到它的滋味,人们就会变得欲罢不能,总是渴望获得更多。就像那些已经成...
原创 武... 一提到武则天,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女皇这个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式称为女皇的帝王。 我...
原创 萧...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
原创 百...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人们通过铜镜可以照见衣服和...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
原创 顺...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即位,十四岁便开始亲政,原本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24岁时,...
新华时评丨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董... 在《三国志平话》中,体重达到三百斤的董卓独揽朝政,凭借的主要力量是他手下的十四个帮凶。这些帮凶包括他...
原创 美... 欧洲各国真正感到震惊的,并非是俄罗斯军队的进展,而是美国突然提出的所谓“28条和平协议”,它意味着美...
原创 抗... 中国自古多灾难,但同样也不缺少抗灾的英雄。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便是其中之一,曾因抗击中国东北鼠疫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