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北伐会连续失败?255年11月11日姜维退军
迪丽瓦拉
2025-11-25 17:31:38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接连失败?

255年11月11日,姜维在北伐途中攻打魏军据点时失败,被迫撤退到钟题(今甘肃临洮南)。 为什么姜维的北伐屡屡失败?

姜维一共进行了11次北伐,其中第一次他西入羌中进行战斗,没有继续北进;第二次则是在汶山郡平定叛乱,也未继续北上;后来的几次北伐几乎都从祁山出发,进入了不同的陇右和天水地区。我们可以来看看他后期几次北伐的失败过程。 在253年,长期阻止北伐的蜀汉重臣费祎被魏将郭脩刺杀后死去,姜维的行动才得到了释放。

有些阴谋论者认为,郭脩的死可能与姜维有关。 同年3月,东吴权臣诸葛恪带领20万大军进攻魏国淮南地区,姜维对此十分高兴,立即派兵开始北伐。

当时,姜维的老对手,魏军雍凉地区的总司令郭淮因为年老退役,兵权交给了陈泰。陈泰虽有一定的能力,但他在军政经验方面远不及郭淮。 姜维趁机进入甘肃省,而陈泰并未急于出击,他知道姜维的后勤线脆弱,无法长期保持补给。因此,陈泰选择坚守洛门(今甘肃甘谷西),并等待姜维的补给线出现问题。

姜维从汉中出发进攻关中地区时,只有五条主要道路可供选择。 其中,子午道和傥骆道都过于险峻,适合小规模兵力行进,但不利于大军行进,也不适合运输粮草。其他的褒斜道和陈仓道相对较好,但路程依旧漫长,且难以支撑长期补给。

相比之下,祁山道虽然较远,却是相对平坦的道路,适合运输粮草。这个道路的优势在于,它的出口位于陇右地区,距离魏军的长安较远,魏军无法全力防守,因此在战争初期,蜀军能占据一定优势。 诸葛亮的北伐就曾多次选择了祁山道,而姜维的北伐大多也是沿此路线。

在第一次北伐后,姜维的军队因缺乏粮草,被迫撤退,虽然这次行动没有给蜀军带来损失,但也未能获得任何战功。 254年的政变与姜维的第一次成功

在254年,魏国发生了政变,司马师篡位,杀害了李丰和张缉,导致魏国陷入混乱。正是在这种动荡局势下,姜维趁机发动了进攻。 魏国的将领对司马师的不满,导致了狄道的李简主动向蜀汉投降。姜维很快占领了狄道,并包围了魏军的襄武。在此过程中,姜维成功斩杀了魏将徐质。

然而,在进攻过程中,姜维中了魏军的拖刀计,导致蜀汉前军将领张嶷阵亡,魏军逐渐稳定,开始采取持久战术,姜维也因粮草不足而被迫撤退。撤退时,姜维将周边的老百姓全部撤回蜀汉,留下了空城。 陈泰因功被任命为征西将军,继续防守魏国西部。

255年的北伐失败 到了255年,司马师因病无法理政,姜维趁机再次北伐。但这一次,蜀汉内部出现了反对声音,许多大臣认为蜀军的力量太弱,且补给困难,北伐无望。

尽管如此,姜维依然继续带领军队北上,目标是占领狄道。 魏军的陈泰得知姜维的计划后,决定稳守防线,派遣王经坚守狄道。刚刚上任的王经急于立功,决定出击蜀军。结果,经过一场艰难的战斗,王经大败,魏军损失惨重,王经退回城内防守。 此时,姜维的军队因长途跋涉,军粮已经接近耗尽,但战斗力依然不容小觑。而魏军的陈泰等援军赶到后,姜维反而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邓艾的救援与姜维的撤退 在魏军援军到达后,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魏将邓艾通过巧妙的战略绕过了蜀军阵地,成功欺骗姜维,使得魏军士气恢复。姜维见局势不利,只得撤退。 然而,即便姜维成功占领了狄道,他依然未能获得决定性胜利,因为北伐的目标并非简单的占领某个地区,而是打击魏国的核心力量。 军事困境与国家困境 姜维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蜀汉的军队人数有限,且长期依赖外部支援和艰难的补给线。而魏军兵力充足,且军粮充裕,可以通过坚守城池来拖延战斗,最终耗死姜维的军队。 而且,蜀汉国内的民生困境也十分严重。由于长期战争和人力不足,蜀汉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粮食产量下降。连年征战使得蜀汉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变。 到256年,姜维再次北伐,但由于魏军总司令邓艾的出色指挥,姜维再次失败。姜维在此次战斗中损失惨重,百姓对北伐产生强烈不满。 即便如此,姜维依然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北伐的困境没有得到解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吴锦堂,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很多人所熟知,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两度登上了日本富豪榜的顶端...
原创 美...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发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担忧,尤其是美国,似乎在采取一切手段来打压中国。然而,很多人可...
原创 朱... 朱允炆没听懂朱元璋的警告,否则死的会是朱棣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从草根起家的天...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但也有许多人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能遇到明主,导致他们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读到这...
原创 南... 《宋史》里写突火枪 “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数儿我以前真没当回事儿。不就是根粗竹子塞火药嘛,能响两声吓...
原创 西... 上期的文章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揭示了洛阳方面伪造历史资料的拙劣手段。在无法反驳这些证据的情况下,洛阳...
原创 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中,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聪明才智、卓越...
原创 孙... 战国时期,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好奇,屈原是否有后代,并且这...
原创 慈... 清朝后期,慈禧太后凭借着非凡的权力,牢牢掌控了大清的政局。她的保守政策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加速清...
原创 此... 在我军第三野战军中,粟司令是负责军事指挥的最高领导人。尽管当时他只是副司令员,并暂时代理司令员职务,...
原创 徐... 权力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毒药,一旦尝到它的滋味,人们就会变得欲罢不能,总是渴望获得更多。就像那些已经成...
原创 武... 一提到武则天,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女皇这个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式称为女皇的帝王。 我...
原创 萧...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
原创 百...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人们通过铜镜可以照见衣服和...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
原创 顺...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即位,十四岁便开始亲政,原本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24岁时,...
新华时评丨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董... 在《三国志平话》中,体重达到三百斤的董卓独揽朝政,凭借的主要力量是他手下的十四个帮凶。这些帮凶包括他...
原创 美... 欧洲各国真正感到震惊的,并非是俄罗斯军队的进展,而是美国突然提出的所谓“28条和平协议”,它意味着美...
原创 抗... 中国自古多灾难,但同样也不缺少抗灾的英雄。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便是其中之一,曾因抗击中国东北鼠疫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