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的开国六公爵,为何只有徐家的爵位传到明末?其他五家去哪了
迪丽瓦拉
2025-11-25 16:31:28
0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位公爵中,只有徐达的爵位得以延续,其他五位的爵位最终都没能传下去。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他们都曾威胁到朱元璋家族的皇权,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曾有谋反的嫌疑。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六位公爵的生平,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重要经历。

李善长是明朝初年最受朱元璋倚重的功臣之一。作为文官,李善长并不擅长带兵打仗,但在内政治理和后勤保障方面,他堪称一把好手。朱元璋对于李善长的依赖,犹如刘邦依赖萧何一样,因此李善长在朱元璋心中地位极高。洪武三年,朱元璋对功臣们进行封赏时,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并被誉为功臣中的第一人。

然而,李善长的位高权重最终为他带来了灾难。明朝初期,朝堂上形成了淮西党和浙东党,两派围绕权力展开激烈斗争,而李善长正是淮西党的领袖。尽管朱元璋对李善长一直宽容,甚至在李善长举荐胡惟庸后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时,朱元璋并未追究李善长,仍让他安心回家养老。但是随着朱元璋年龄增大,且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开始清理旧臣,确保皇位传承。

在这种情况下,李善长这样高声望的重臣,注定无法善终。洪武二十三年,蓝玉案爆发,李善长被牵连其中,并以谋反罪被处死,全家七十余口一同被杀,唯一幸免的只有李善长的儿子,因为娶了公主。不过,李善长的韩国公爵位也因此彻底没了。

与李善长有类似命运的还有冯胜。冯胜原名冯国胜,早年为自保曾与哥哥冯国用一起落草为寇,但后被朱元璋招揽。冯胜和哥哥冯国用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冯国用更成为朱元璋身边的亲军指挥使,专责保护朱元璋安全。在明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冯胜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击败陈友谅时,立下赫赫战功。洪武三年,他被封为宋国公。

冯胜在北伐战争中的战绩使得他配得上这一封号。然而,随着蓝玉案的爆发,朱元璋对权势滔天的开国功臣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冯胜最终被卷入蓝玉案,并因此被处死。尽管冯家的后人未受到太多牵连,冯胜的宋国公爵位却也因此被废除。

此外,邓愈和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也因蓝玉案被除去爵位。邓愈是天生的军事才能,16岁就领兵起义,后来归降朱元璋,并为其立下不少战功,最终被封为卫国公。然而,邓愈去世较早,其长子邓镇继承了爵位,结果在李善长事件之后也因婚姻关系卷入其中,卫国公的爵位也随之消失。尽管如此,邓家的其他成员并未遭遇太多牵连,且在后来的嘉靖年间,明朝再次封邓家为侯爵。

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最具军事才能的大将之一,他在开国过程中屡立战功,被称为常十万。但常遇春未能享受朱元璋的封赏,他在战争途中突然暴毙。为了纪念常遇春,朱元璋为他长子常茂封为郑国公。常茂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且在军中逐渐崭露头角,地位日益上升。但他在蓝玉案爆发之前去世,爵位由其弟常升继承。然而,常升也因卷入蓝玉案被处死,导致常家的郑国公爵位终究没能延续。

剩下的两位公爵,徐达和李文忠,则因为种种原因避开了这场风波。徐达是明朝开国的第一名将,开国过程中屡立战功,并且在北伐战争中出任主帅。尽管徐达在蓝玉案爆发前就去世,但由于徐家的后代低调行事且不参与朝堂斗争,他们最终成功保住了魏国公爵位。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从小就跟随朱元璋,立下了许多战功。他在蓝玉案发生之前已经去世,爵位由其子李景隆继承。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帮助朱棣,最终导致李家也未卷入蓝玉案。尽管如此,李景隆在靖难后被认为有不臣之心,最终被剥夺爵位,李家的曹国公爵位也随之失去。

经过蓝玉案和靖难之役,五位公爵家族的爵位因与朱元璋的皇位传承产生威胁而被取消。唯有徐达家族,因为他们的低调和明智站队,成功保住了魏国公爵位。而李文忠家族虽然未参与党争,但李景隆的行为却导致了家族最终失去爵位。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明朝开国公爵们的命运,如何因党争与皇权斗争而翻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中国的崛起,已经引发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担忧,尤其是美国,似乎在采取一切手段来打压中国。然而,很多人可...
原创 朱... 朱允炆没听懂朱元璋的警告,否则死的会是朱棣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从草根起家的天...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但也有许多人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能遇到明主,导致他们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读到这...
原创 南... 《宋史》里写突火枪 “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数儿我以前真没当回事儿。不就是根粗竹子塞火药嘛,能响两声吓...
原创 西... 上期的文章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揭示了洛阳方面伪造历史资料的拙劣手段。在无法反驳这些证据的情况下,洛阳...
原创 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中,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聪明才智、卓越...
原创 孙... 战国时期,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好奇,屈原是否有后代,并且这...
原创 慈... 清朝后期,慈禧太后凭借着非凡的权力,牢牢掌控了大清的政局。她的保守政策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加速清...
原创 此... 在我军第三野战军中,粟司令是负责军事指挥的最高领导人。尽管当时他只是副司令员,并暂时代理司令员职务,...
原创 徐... 权力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毒药,一旦尝到它的滋味,人们就会变得欲罢不能,总是渴望获得更多。就像那些已经成...
原创 武... 一提到武则天,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女皇这个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式称为女皇的帝王。 我...
原创 萧...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
原创 百...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人们通过铜镜可以照见衣服和...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
原创 顺...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即位,十四岁便开始亲政,原本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24岁时,...
新华时评丨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董... 在《三国志平话》中,体重达到三百斤的董卓独揽朝政,凭借的主要力量是他手下的十四个帮凶。这些帮凶包括他...
原创 美... 欧洲各国真正感到震惊的,并非是俄罗斯军队的进展,而是美国突然提出的所谓“28条和平协议”,它意味着美...
原创 抗... 中国自古多灾难,但同样也不缺少抗灾的英雄。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便是其中之一,曾因抗击中国东北鼠疫而闻名...
【文史英华】翦伯赞:为“百家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翦伯赞:为“百家争鸣”振铎 光明日报记者 王轩尧 1959年4月23日,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