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上篇中,我们详细讲述了秦藩主枝的历史背景与成就,而在本篇,我们将聚焦于秦藩的支脉及其在景泰年间的故事。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月,秦王朱樉首次被封为西安府的国王开始,到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土木堡之变,秦藩在西安的统治历时已达七十一年,历经了愍王、隐王、僖王与怀王四代秦王。
与洛阳的伊王(太祖幼子)家族仅有一位郡王相比,秦王(太祖次子)家族已培养出大量的辅国将军,显示出这个家族的显赫与庞大。亲王之子封为郡王,郡王之子封为镇国将军,而镇国将军的子嗣则又统一降封为辅国将军,这一系列的封爵制度使得秦藩的支脉成员数量急剧增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庞大家族的发展,本文将首先对其主要支脉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愍王朱樉有六子:长子隐王朱尚炳、次子永兴王朱尚烈、第三子保安王朱尚煜、第四子兴平王朱尚烐、第五子永寿王朱尚灴、第六子安定王朱尚炌。
隐王朱尚炳有四子:嫡长子僖王朱志堩、庶长子怀王朱志均、庶次子现任秦王朱志(土挈)、庶第四子宜川王朱志堢。僖王和怀王无嗣,现任秦王有四子:嫡长子秦世子朱公锡、庶长子临潼王朱公铭、庶次子郃阳王朱公镗、庶第三子汧阳王朱公鏳。
秦愍王支脉
永兴王府
永兴王朱尚烈首封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并于同年正月去世,谥号为懿简。其庶长子朱志墣继位,袭封永兴王。上篇已提及,朱志墣与堂兄现任秦王关系一直紧张,陕西三司的官员们也对他这位郡王十分冷淡。举个例子,当巡按御史甘泽途经永兴王府时,竟然不下轿,这在当时是极大的失礼。不过这一事件的曝光完全源于文官之间的政治斗争。甘泽曾揭发陕西布政使许资的贪污问题,而许资出于报复,将甘泽的不礼举动公之于众,最终甘泽被朝廷召回京师审问。
朱志墣的健康一直不佳,尽管朝廷多次赐药,却始终未能见效。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朱志墣因身体状况申请将长子朱公鉐代行郡王职责,皇帝准许了这一请求。朱志墣在奏折中写道:“臣年逾五十,疾病缠身,步履艰难。希望长子代行一切礼仪,待我身体恢复后,再自行履行。”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其病情加重,朱祁钰皇帝非常关心,不仅从太医院调拨珍贵药材,还将朱志墣的岁禄中的本色米从五百石增加到七百石。然而,尽管皇帝的关照无微不至,朱志墣最终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四月九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谥号恭宪。
值得一提的是,恭宪王的庶长子朱公鉐虽然尚未袭爵,但在继位之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家族事件。景泰帝朱祁钰在致信各王时,提到了永兴王府的辅国将军朱公钤与朱公铠“败伦伤化”的事件,这两位辅国将军的父亲,镇国将军朱志埁,曾是恭宪王的亲弟弟,按理说,这样的家族关系应该十分亲近,但最终这些亲人却因种种原因翻脸成仇,朱公钤与朱公铠因此被剥夺爵位,降为庶人,安置在京师。
保安王府
保安王府在景泰年间已经是第三代保安王当家。其继承顺序为怀僖王朱尚煜、悼顺王朱志坰、第三代保安王朱公鋉。由于朱公鋉继位时年仅十二岁,因此朝廷在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十一月,册封了西安卫指挥佥事陈憼之女为保安王妃。
婚礼过后,朱尚煜提出希望从陕西军民之家挑选侍女,但景泰帝不同意,要求他出资购买。朱尚煜随后提出请求,称其祖母赵氏有病急需药物调治,皇帝立即指示太医院按照标准提供帮助。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朱公鋉向朝廷请求,为自己提供一套新的冕服,因当年袭爵时所用的冕服已无法再穿。令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当天晚上,太上皇朱祁镇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皇位,这使得朱公鋉的请求显得有些复杂。然而,最终朝廷仍然批准了这一请求。
兴平王府
首封兴平王朱尚烐,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四月去世,谥号恭靖。景泰帝即位时,兴平王的长子朱志尚未继位,按常理应退还已支的岁禄,但出于笼络宗室的考虑,景泰帝特意下诏免除这一退还程序。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九月,朱志继位为兴平王,并迎娶了曹氏为妻。恭靖王去世后,朝廷特赐三十亩土地作为其坟园用地,并且王府自行购买了十亩土地,设立了守坟庄。此外,朱志还向朝廷请求赐予二十丈土地用于修建神道地基,以展孝心。
永寿王府
永寿王朱尚灴首封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并于同年八月去世,谥号怀简。朱志埴继位为永寿王。他的身体一向不佳,除了曾带弟弟去南五台观音寺游玩外,并无不良记录。
然而,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二月,陕西三司官员在朝见秦王后,意外发现一封匿名文书,指控“秦王五府王谋逆”。由于秦藩历史上曾有安定王谋反的先例,景泰帝对此事非常重视,指示陕西刑部右侍郎耿九畴展开秘密调查。尽管并未发现谋反的证据,但调查过程中却发现永寿王府私自收留了十一名自宫者。这一事件引起了景泰帝的警觉,最终通过此事将王府的教授陈琛调离了职务。尽管朱志埴为此事承担了责任,但陈琛最终被移交至陕西按察司审判。
安定庶人
安定王朱尚炌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因罪被废除为庶人,流放至泗州看守祖陵。正统年间,朝廷决定宽恕这位庶王,允许他与家人重返西安,看守秦愍王的坟园。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大赦天下,朱尚炌的待遇得到了改善。经过调查,发现他一家在秦愍王陵寝守护了三十多年,且生活艰难。最终,皇帝命令将他们一家从陵园迁出,住进秦王府,由秦王负责他们的生活。
秦隐王支脉
宜川王府
宜川王朱志堢首封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八月去世,谥号庄靖。在朱志堢的长子朱公鋺尚未继位时,朝廷也允许庄靖王延续岁禄,且不必退还。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三月,朱公鋺继承了宜川王的爵位,并迎娶张氏为妻。值得注意的是,朝廷派遣的册封使者是西宁侯宋杰,他的父亲曾在土木堡之变前战死于大同。
继位后,朱公鋺向朝廷请求将一千石的岁禄全部以本色米支给自己,因为他认为这样能更好体现郡王与镇国将军之间的区别。然而,景泰帝回应称:“王且如旧支。”这意味着朱公鋺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
结语: 从史书记载来看,景泰年间,镇国将军的数量激增,其中宜川王府有六人、永兴王府有两人、保安王府有一人、永寿王府有六人,此外还有九位辅国将军。七十多年间,秦藩由一个单独的愍王家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大家族。然而,和太原晋藩、开封周藩、大同代藩等家族相比,秦藩的扩展速度相对较慢。由此也可以看出,大明皇室的财政负担有多么沉重。
至于现任秦王的诸子,由于他们封王的时间较短,相关事迹将在天顺年间才逐渐进入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