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下的加沙:四百年的奥斯曼统治1517-1917
迪丽瓦拉
2025-09-12 00:35:07
0

2025 年 6 月 3 日

苏莱曼一世在查尔迪兰战役中的形象:位于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内的艺术作品。/ 蒙自维基共享资源

奥斯曼时期对加沙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引言

加沙城坐落在黎凡特海岸的南部边缘,长期以来一直是帝国、宗教和商业的交汇点。其位于商队和朝圣路线上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从古埃及法老到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奥斯曼帝国等相继帝国权力争夺的目标。在 1517 年马穆鲁克王朝被击败后加沙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这座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既具有连续性也具有变革性。在接下来的四个世纪里,加沙成为奥斯曼省级行政管理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一个文化和宗教中心,以及帝国权威和地方自治之间一个竞争性空间。加沙远非一个边缘据点,它在塑造奥斯曼巴勒斯坦的更广泛政治、经济和社会潮流中扮演了动态角色。在这里,我考察了奥斯曼统治下加沙城不断演变的特点,突出了地方机构、跨区域网络和帝国改革如何相互作用,定义了加沙在近代和现代中东的地位。

奥斯曼征服与早期管理(1517-1700)

并入奥斯曼帝国

16 世纪纳卡什·奥斯曼绘制的苏莱曼一世肖像。/ 蒙托卡比宫图书馆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1516-1517 年,苏莱曼一世对马穆鲁克王朝的胜利战役导致黎凡特并入奥斯曼帝国。加沙,作为马穆鲁克的重要据点,迅速被奥斯曼政权控制。¹ 奥斯曼帝国继承了马穆鲁克制度的行政框架,保留了现有的城市精英,并将地方阿拉伯名流纳入其官僚体系。²

治理与地方权力结构

奥斯曼统治下,加沙成为加沙沙克区的部分,而加沙沙克区又是大马士革省的一部分。³ 奥斯曼通过省级行政长官(沙克贝伊和后来的穆塔萨尔菲)以及军事行政划分体系进行统治。当地精英家族,如统治加沙大部分 16 世纪和 17 世纪的里德万家族,在当地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⁴ 里德万家族帮助维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同时确保了对君士坦丁堡的忠诚。

加沙是包括周边城镇和村庄的区的首府,对南部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部分地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一时期行政管理相对稳定,尽管城市周期性地卷入部落争端和贝都因人入侵。⁵

宗教与文化复兴

奥斯曼时期推动了逊尼派伊斯兰教的传播,这与更广泛的帝国政策一致。加沙成为众多宗教机构的所在地,包括经学院和苏菲派道堂。⁶ 像大奥马尔清真寺这样的清真寺作为宗教学习中心而繁荣起来。加沙也成为伊斯兰法学和学术的中心,产生了哈利勒丁·拉姆利等著名学者。⁷

经济和社会结构

农业和贸易经济

奥斯曼时期加沙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该地区生产小麦、大麦、橄榄、柑橘类水果和芝麻。⁸ 周边的农村腹地,延伸至内盖夫和西奈深处,对畜牧业和粮食生产至关重要。奥斯曼的土地所有制体系(包括初期的小亚细亚封地制度和后来的领主制度)构建了国家、包税人和农民之间的经济关系。⁹

该城市也充当了埃及、希贾兹和黎凡特之间的贸易枢纽。它是穆斯林朝觐者在朝觐路线上的一个停留点,也是商人在开罗和大马士革之间运输商品的站点。¹⁰ 然而,与雅法相比,加沙的港口作用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海上的重要性逐渐减弱。¹¹

城市社会

奥斯曼时期的加沙具有分层的社会结构。处于顶层的是地方名流、地主和乌里玛(宗教学者)。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了城市经济的支柱,而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和劳动者。¹² 该城拥有充满活力的市场(souq)和为商人提供便利的驿站。

宗教少数群体,包括基督徒和犹太人,居住在指定的区域,并在缴纳天课税的同时融入经济。¹³ 虽然穆斯林在政治和宗教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这些少数群体为加沙的社会和商业活力做出了贡献。

挑战与衰落 (1700-1800)

分权与部落动荡

霍乱在士兵中很常见。/ 谢谢维基媒体共享

18 世纪时,奥斯曼帝国经历了日益加剧的中央集权衰落,地方总督获得了更大的自治权。加沙地区常受到巴勒斯坦更大范围动荡的影响。贝都因部落,其对该地区农村地区的控制从未被完全根除,周期性地挑战奥斯曼权威,并扰乱贸易和农业。¹⁴

中央控制的削弱导致了竞争地方家族和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这些内部冲突,加上由于欧洲转向海洋贸易导致贸易路线的衰落,造成了加沙地区普遍的经济和人口下降。¹⁵

自然灾害和饥荒

除了政治动荡,18 世纪加沙还遭受自然灾害和饥荒的侵袭。周期性的干旱、蝗灾和瘟疫爆发导致人口锐减。¹⁶ 这些因素加剧了农村人口流失,并促成了该城在区域重要性上的相对衰落。

坦齐马特改革与晚期奥斯曼现代化(1839-1917)

坦齐马特与行政结构调整

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坦齐马特改革的总设计师。/ 蒙自:维基媒体共享

在 19 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推行了一系列名为坦齐马特改革的政策,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现代化。加沙地区受到这些改革的影响,特别是在土地所有制、税收和行政重组方面。¹⁷ 1858 年土地法旨在明确土地所有权,但其效果是将土地集中在富裕的城市精英手中,往往以农民的利益为代价。¹⁸

到 19 世纪 60 年代,加沙成为耶路撒冷穆萨里夫国的部分,直接向伊斯坦布尔负责,绕过了大马士革的省级行政权力。¹⁹这一变化反映了奥斯曼帝国对巴勒斯坦南部日益增长的战略重要性,特别是在欧洲对该地区参与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欧洲影响与传教活动

欧洲列强,特别是英国、法国和德国,通过领事馆、传教活动和考古探索,开始在奥斯曼巴勒斯坦扩大其影响力。²⁰ 虽然加沙与耶路撒冷或雅法相比,没有经历同样程度的传教渗透,但它也未能免受欧洲的关注。

19 世纪末,加沙出现了某些传教学校和医疗传教机构,引入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和语言。²¹ 这些机构往往与传统伊斯兰教育体系共存,但逐渐影响了该城的文化景观。

人口统计与城市增长

尽管之前有所衰落,加沙在奥斯曼帝国晚期开始人口和经济上恢复。交通改善,包括修建连接加沙与雅法、耶路撒冷的公路,促进了贸易。²² 该城扩展到旧城墙之外,并修建了新的街区、市场和行政建筑。

19 世纪末的人口估计表明,加沙有 15,000 至 20,000 名居民。²³ 虽然规模仍然不大,但这一增长表明了适度城市化复兴。

大英帝国征服前夕的加沙

到 20 世纪初,加沙重新确立为区域行政和商业中心,尽管它仍然被耶路撒冷以及雅法、海法等沿海城市所掩盖。该城保持着强烈的伊斯兰特色,宗教信仰在公共生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²⁴

然而,加沙并未免受奥斯曼巴勒斯坦内部紧张局势的影响。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地方精英之间的竞争以及奥斯曼帝国压制异见的努力,共同营造了一种政治不安的气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沙成为奥斯曼军队和英国军队之间的战略战场,最终导致了 1917 年的加沙三次战役²⁵。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战役以英国的胜利和奥斯曼控制的崩溃告终,标志着四百年来奥斯曼统治的终结。

结论

奥斯曼时期对加沙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最初作为半自治总督辖区的地方首府,经历衰落与复兴的时期,奥斯曼统治下的加沙历史反映了帝国治理、经济变革和文化发展的更广泛趋势。尽管在奥斯曼巴勒斯坦的宏大历史叙事中常被边缘化,但加沙的韧性与战略重要性确保了它在地区历史意识中的地位。这一时代的遗产至今仍在塑造着城市的身份及其持久的文化遗产。

附录

脚注

1. 哈里尔·伊纳利克和唐纳德·夸塔尔特编,《奥斯曼帝国的经济与社会史,1300-1914》(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 14 页。

2. 布特罗斯·阿布-马纳赫,《19 世纪伊斯兰与奥斯曼帝国研究(1826-1876)》(伊斯坦布尔:伊斯出版社,2001 年),第 4-5 页。

3. 海姆·格尔伯,《1890-1914 年奥斯曼在耶路撒冷的统治》(柏林:克劳斯·施瓦茨出版社,1985 年),第 17 页。

4. 阿蒙·科恩,《18 世纪的巴勒斯坦:政府与行政管理模式》(耶路撒冷:马格斯出版社,1973 年),第 45-47 页。

5. 贝沙拉·杜马尼,《重寻巴勒斯坦:1700-1900 年贾巴尔纳布卢斯的商人与农民》(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39 页。

6. 萨布里·贾拉尔,《穿越巴勒斯坦的朝觐路线》,《中东朝圣》,E.塔利亚科佐和 S.泰特鲍姆编(莱顿:布里尔出版社,2014 年),第 89 页。

7. 乌里尔·海德,《旧奥斯曼刑法研究》(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73 年),第 133 页。

8. 托马斯·菲利普,《1725-1975 年的埃及叙利亚人》(斯图加特:弗朗茨·施泰纳出版社,1985 年),第 22 页。

9. 科恩,《18 世纪的巴勒斯坦》,第 66 页。

10. Jarrar,《穿越巴勒斯坦的朝觐路线》,92。

11. 亚历山大·朔尔赫,《转型中的巴勒斯坦,1856-1882》(华盛顿特区:巴勒斯坦研究学会,1993 年),55。

12. 道曼尼,《重寻巴勒斯坦》,88。

13. 尤金·罗根,《晚期奥斯曼帝国国家边界:约旦,1850-1921》(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 年),49。

14. 科恩,《18 世纪的巴勒斯坦》,93 页。

15. 布鲁斯·马斯特斯,《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人,1516-1918:社会与文化史》(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13 年),101 页。

16. 阿哈迈德·阿玛拉,《巴勒斯坦的土地、法律与规划权》(拉姆安拉:伯兹伊特大学,2007 年),63 页。

17. 阿玛拉,《巴勒斯坦的土地、法律与规划权》,70 页。

18. 施奥尔克,《巴勒斯坦的转型》,第 107 页。

19. 格伯,《耶路撒冷的奥斯曼统治》,第 52 页。

20. 萨拉姆·塔马里,《山对海:关于巴勒斯坦社会与文化论文集》(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 79 页。

21. 菲利普,《埃及的叙利亚人》,61。

22. 施科尔奇,《巴勒斯坦的转型》,第 88 页。

23. 先生们,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人,157。

24. 先生们,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人,169。

25. 塔马里,《山对海》,119。

参考文献

· 阿布-曼内赫,布特罗斯。19 世纪伊斯兰教与奥斯曼帝国研究(1826-1876)。伊斯坦布尔:伊斯出版社,2001 年。

· 阿玛拉,阿汉德。巴勒斯坦的土地、法律与规划权。拉姆安拉:伯兹伊兹大学法律研究所,2007 年。

· 科恩,阿姆农。18 世纪的巴勒斯坦:政府与行政管理模式。耶路撒冷:麦格纳斯出版社,1973 年。

· 多曼尼,贝沙拉。《重拾巴勒斯坦:1700-1900 年贾巴尔纳布卢斯的商人与农民》。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5 年。

· 格伯,海姆。《耶路撒冷的奥斯曼统治,1890-1914》。柏林:克劳斯·施瓦茨出版社,1985 年。

· 海德,乌里尔。《奥斯曼旧刑法研究》。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73 年。

· 伊纳尔奇克,哈伊尔,和唐纳德·夸塔尔特,编。《奥斯曼帝国的经济与社会史,1300-1914》。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 年。

· 贾拉尔,萨布里。“穿越巴勒斯坦的朝觐路线。”载于《中东朝圣》,由 E.塔利亚科佐和 S.泰特鲍姆编。莱顿: Brill 出版社,2014 年。

· 马斯特斯,布鲁斯。《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人,1516—1918:一部社会与文化史》。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13 年。

· 菲利普,托马斯。《埃及的叙利亚人,1725—1975》。斯图加特:弗朗茨·施泰纳出版社,1985 年。

· 罗根,尤金。《晚期奥斯曼帝国国家边界:约旦,1850—1921》。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 年。

· 朔尔赫,亚历山大。《巴勒斯坦的转型,1856—1882: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华盛顿特区:巴勒斯坦研究协会,1993 年。

· 塔马里,萨利姆。《山与海:关于巴勒斯坦社会与文化论文集》。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由 Brewminate 发布,2025 年 3 月 6 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权力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毒药,一旦尝到它的滋味,人们就会变得欲罢不能,总是渴望获得更多。就像那些已经成...
原创 武... 一提到武则天,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女皇这个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式称为女皇的帝王。 我...
原创 萧... 1933年,黎川失守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当时,萧劲光负责防守黎川,但他所带领的部队仅有70人,面对...
原创 百...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人们通过铜镜可以照见衣服和...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三国蜀汉大将姜维的北伐会...
原创 顺...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即位,十四岁便开始亲政,原本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24岁时,...
新华时评丨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董... 在《三国志平话》中,体重达到三百斤的董卓独揽朝政,凭借的主要力量是他手下的十四个帮凶。这些帮凶包括他...
原创 美... 欧洲各国真正感到震惊的,并非是俄罗斯军队的进展,而是美国突然提出的所谓“28条和平协议”,它意味着美...
原创 抗... 中国自古多灾难,但同样也不缺少抗灾的英雄。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便是其中之一,曾因抗击中国东北鼠疫而闻名...
【文史英华】翦伯赞:为“百家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翦伯赞:为“百家争鸣”振铎 光明日报记者 王轩尧 1959年4月23日,北大...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人民志愿...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
原创 原... 顺治皇帝是大清历史上较为有争议的一位帝王。他是大清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作为皇太极的第九子,六岁时便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没资格讨论台湾问... 11月2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日本有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没资格讨论台湾问题提问,发言人毛宁表...
原创 明...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值得...
原创 楚... 霸王项羽帐下的五大虎将,分别是钟离眛、龙且、季布、英布和虞子期。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性格...
原创 刘...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农民起义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建立王朝的只有两位: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朱...
原创 谁... 前言:欧洲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三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势一个比一个糟糕。德国的工业面...
原创 北... 从封建时代开始,中国就一直是以农业为国本。由于那时没有天气预报,科技水平也不发达,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
新华时评: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往押着惊人相似的韵脚。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