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随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关于秦始皇的伟大贡献,我们可以列举许多,他创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确立了皇帝制度,并实施了郡县制,还统一了度量衡、文字等文化符号。此外,他在北方抵御匈奴的侵扰,向南征服百越,极大地扩展了他的统治疆域。可以说,所有这一切成就的基础都是秦国成功地统一了六国,这一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们知道,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历时九年便完成了六国的统一,但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代价与牺牲,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一历史过程的具体情况。
在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发起了统一六国的战争,陆续消灭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虽然战争的进展初看起来顺利,但其间却伴随着巨大的人力损失。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国在攻打魏国时造成了8万人的死亡,五国联军的作战中也损失了近万人,袭击韩国时殒命1万人,对楚国的战斗中又有8万人阵亡,针对韩、楚的攻势则造成6万和2万的死亡,进一步对魏国的进攻又损失4万与10万。而在公元前262年,白起在与赵国的交战中更是屠杀了42万人,随后再攻韩与赵,分别还造成了4万与9万的伤亡。上述数字的汇总显示,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30万以上,这些数据均始于商鞅变法之后。到了嬴政统一六国时,死亡人数并未减少多少。这些伤亡主要是军队中的人员,然而,非军事人员的损失也同样不容小觑。
据《帝王世纪》的记载:“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当尚千余万。及秦兼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这段话的意思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山东六国的人口骤减了三分之二。虽然并不全是因为秦国的征伐所致,死亡的原因中也包括疾病、饥荒等,但与战争带来的影响息息相关。
在秦朝建立后,人口大约在2500万到3000万之间,而在秦国统一之前,它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按人口比例计算,约有1200万到1500万的人口。山东六国的总人数也在1200万到1500万之间。考虑到山东六国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实际上为1500万这个数字,推算出在此期间死亡的人口大约在2400万到3000万之间。这样的死亡人数可谓是任何一次屠杀所无法相提并论的惨烈场面。
有时候,书本上的一句简述,往往掩盖了事情的真相,导致我们对其廉价和轻松的误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背后付出的代价与损失堪比任何一场历史战争,其悲剧与惨烈都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