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上海入伍的年轻战士,用生命守望着这片蓝天
迪丽瓦拉
2025-07-15 22:03:02
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光芒穿透了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2024年7月,《七宝英烈寻访录》正式出版发行,它的编撰过程历时两年的筹备,大半年的实地寻访,跨越了千山万水,记录下了英雄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历史的天空。

7月31日起,“今日闵行”推出“英烈寻访”系列,让我们一起走进英雄的世界,感受他们的热血与激情。

“天空哨兵”乐永胜

烈士简介:

乐永胜(1950—1976),浙江省镇海县人,1968年4月于上海入伍,1969年3月入党,服役于86673部队,历任雷达站站长、团政治处书记、组织干事、连指导员等职务,受连嘉奖二次,团通令嘉奖一次。1976年11月在新疆牺牲,归葬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茫茫大漠戈壁,静得只有天地之间的呼吸。不知道那些野驴野马是怎么生存的?开着车尚且觉得前途漫漫,古人真的就是死亡之旅了。罗布泊,死亡之海,人在极限条件下的生存几率有多大呢?这片土地只有胡杨树在顽强地生存,胡杨树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

多么神奇啊!乐永胜站在一棵胡杨树下,默默地思考着胡杨林的生命象征的意义:坚韧不拔,远离繁华,独自绚丽,耐得住寂寞,这就是“胡杨林精神”。

秉持着这种精神,作为一名雷达兵,乐永胜已经在新疆地空导弹86673部队雷达站守卫多年。风沙的磨砺使26岁的他像西北汉子一样黝黑粗犷,眼神像鹰眼一样犀利,谁也看不出他来自繁华的大上海,是个城市兵。

这一次,他从天山上下来,要去巴州的马兰基地。

回想1968年4月,18岁的乐永胜和其他300多名中学生,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和激情,踏上了西去的列车。“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西行列车三天三夜,漫长的旅途中,年轻人唱着浪漫多情的西北民歌,以为等待他们的是歌中描绘的美景:青青的草原、白色的帐篷、成群的牛羊和穿着金边衣裳的姑娘。

初来乍到的兴奋劲儿过去,上海子弟兵们第一次见识到大西北的辽阔、贫瘠和艰苦的生活。一阵风吹过,一碗饭,半碗沙,半盆水要用几天,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大西北当然有最美的季节,但更多的时候是酷暑、严寒和漫天的风沙,如果有几块风水宝地就会形容为“塞外江南”,可见江南才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桃花源”。青青的草原是真的,漫天黄沙也是真的,这才是生活的全部真相。

经过新兵营的试炼,这批上海新兵奔赴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等地,乐永胜分配到了3612部队,这是一支探照灯部队。什么?探照灯?这是干什么的?有这样一支部队吗?年轻的乐永胜和我们一样,脑子里满是问号。

实战中的探照灯部队是配合夜间防空作战的。二战期间,为应对敌机对城市的大规模空袭轰炸,当时防空兵部队普遍使用高射炮当主战武器,而在夜间防空作战中需要探照灯来进行引导。探照灯让敌机现形,高射炮才能有的放矢,探照灯堪称防空兵部队的眼睛。

1950年我军第一支探照灯部队在上海诞生,他们曾经在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战斗中屡次建功,他们也曾经在五一节日的夜晚照亮首都的夜空。

探照灯部队在甘肃定西市临洮教导队集训时,乐永胜在六连当班长。清晨出操,他总是头一排,迎着朝阳,朝气蓬勃。他话不多,比较沉默寡言,吃苦头一份,是个“狠人”,干起活来比老农还要老农。齐腰深的粪池,他带头跳下去,这一幕战友们至今难忘。

干一行,爱一行。由于表现突出,入伍一年后,乐永胜在1969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这批上海兵中的佼佼者。

1969年,年轻战士们被派往山上挖洞,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外界的音讯,听不到广播,见不到其他人,只能吃苦,不能吃糖。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乐永胜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经得住磨炼。在一天繁重的体力劳动结束后,他喜欢坐在高高的土坡上,望着远方出神,内向的他喜欢与天地对话。

随着中国军队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电磁雷达普及,探照兵的作用越来越小,经历多次缩编和裁撤,探照兵部队最终在1974年正式撤销,3612部队的官兵改制后并入第二炮兵部队。

二炮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目前已发展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弹道导弹部队之一,包括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以及工程、情报、侦察、测地、计算、气象、通信、防化、伪装等作战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的强大核反击力量。

二炮,也就是现在的火箭军前身。1984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上,导弹部队东风-5洲际导弹第一次亮相,以后每有大阅兵,压轴出场的基本是二炮的东风系列洲际导弹,代表了我国战略导弹的最高水平。

从探照兵到雷达兵,乐永胜来到86673部队,隶属新疆乌鲁木齐空军地导14团65营雷达站,长年驻守天山。

为有效避开地形的遮蔽,雷达大多架设在高高的山顶。天山山脉是新疆的心脏,托木尔峰是最高峰,海拔超7000米。天山的雪水孕育了辽阔的土地,还有冰清玉洁的雪莲。“雪莲精神”是空军雷达兵的特色精神,其内涵是扎根高原、傲霜斗雪、顽强不屈、默默奉献,和“胡杨林”精神如出一辙。

雷达是真正的天网,雷达兵是天空的哨兵,乐永胜因此练就了一双“鹰眼”,出现在雷达屏幕上的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鹰眼。他始终牢记“空中第一道防线”的使命责任,默默奉献、恪尽职守。

除了雷达站副站长、站长,乐永胜还担任过组织干事、连指导员等职,多次立功受奖。他和战友们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平时就是战时,开机就是战斗”是每一个雷达兵跨进军营学会的第一句“行话”。

天山一到冬季就会大雪封山,一封就是半年,交通阻绝,寸步难行。趁着还未封山,乐永胜决定独自一人去马兰基地办事。

乐永胜来了大西北8年,还没有好好饱览过新疆壮丽的边疆风貌,他爱着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自从18岁参军,长年戍边,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未婚未育,父母来信还说要给他介绍对象呢。他知道自己变化很大,许久没有回上海探亲了,应该回去看看。

当乐永胜看到一大片美丽的紫色花朵,他知道,马兰基地终于到了,因为马兰基地就得名于紫色的马兰花。

马兰基地紧贴着罗布泊的西端,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主要担负我国核试验的绝密任务。

当时的马兰基地是保密的,保密要求驻地官兵们对工作单位必须守口如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就是通信也明确规定:“无事不写信,有事少写信,写信不泄密”。马兰基地单位信箱是:乌鲁木齐75号信箱152号。实际上,马兰远离乌鲁木齐500多公里。当时写信再等回信一个往返需要一个月时间,特别是在执行任务时,有时长达半年时间不能与家人通信。

从马兰基地回来,乐永胜继续坚守在天山上。1976年11月,沙漠边缘的胡杨林金黄一片,天山上瑞雪初降,雪松傲然挺拔,这是新疆最美的季节。某地发生了小规模敌对分子的叛乱,接到命令乐永胜率部参加平叛。平定叛乱的过程中,乐永胜英勇牺牲。

乐永胜倒下了,他的眼睛依然望向蓝天,那是他用生命守护的蓝天。

寻访记录者:陶小明

图文:摘选自《七宝英烈寻访录》(有删减)

来源:今日闵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生活在现在,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就拿结婚这件事情来说,现在的人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可...
原创 如...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几乎完美无缺,受到万世景仰。 三国以后,评价诸葛亮的书籍文章如汗牛...
原创 中...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对于这次会议,毛泽东评价很高,认为六届六中全...
原创 北... 宋朝是一个崇文抑武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文官的地位首次超过了武将的地位。在历史上这都是绝无仅有的。武...
原创 日... 作为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无论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在亚洲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放眼整个亚...
原创 史... 你好,欢迎来到南山浅语! 每天分享传统文化精华。 关注不迷路。 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 从...
原创 郭... 我欲倚栏吹铁笛,恐惊潭底久潜龙。 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统治276年的结束。作...
原创 谁... 有一句话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小编看来,不如改做“人之将死其言甚准”。很多时候,人死身边都是...
原创 成... 文| 老涵 编辑| 老涵 成吉思汗的结盟观 当成吉思汗想要与另一个男人结盟时,他反复使用了这对夫妇拉...
原创 人...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一天内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目前已造成近万人遇难!据估计,伤亡人数还会持续...
原创 如...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做好人才开发工作就是为经济、文化和社会整体的发展...
《三国演义》刘备最虚伪的三件事... 第三国人物探索人性本质。 说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1. 今天要说的是谁?今天要说的就是刘备。大家都知...
原创 假... 这事得分情况。一是《演义》,二是历史。尽管都有马谡守街亭这回事。但条件、顺序和逻辑都不一样。自以为看...
原创 明... 崇尚科学真理,解读世界奇事!欢迎大家收看本期内容,以下便是本期内容的详细介绍,如果对文章感兴趣的话希...
原创 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说法,说在古代一些时期或朝代,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到35岁,长一点的也没有...
原创 他... 近些年来考公一直都很热门,尤其是疫情当下,更多人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投身公考浪潮。上岸后,年轻人自然希...
原创 神... 你以为特种部队只是现代科技下的产物吗,不 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的明朝,就已经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特种部队...
原创 商... 商鞅变法再牛,在制定之初,终归还是要摆在纸面上,然后细化成为制度,通过一系列辅助政策,一步步得以推行...
唐朝李泌: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时代,不仅有绚烂的诗歌和音乐,...
原创 如... 文丨帝王史诗Li(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如果把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