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崇文抑武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文官的地位首次超过了武将的地位。在历史上这都是绝无仅有的。武将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武将比文官地位低,只有在宋朝才发生过。不可否认的是,武将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这不影响宋朝的战斗力。宋朝仍然出现了许多厉害的武将。
宋朝有名的武将有曹彬、潘美、杨业,李继隆、呼延赞、曹玮、石守信、高怀德等。这些人都是能征善战之人。可是到了宋朝后期,朝中的武将战斗力就大大下降了。其次就是士兵的待遇也不退减退。在宋朝末期,宋朝士兵的战斗力远不如刚刚建立时。这时候的宋朝几乎毫无战斗力可言。
1125年10月,金太宗挑起战争,发兵十余万,兵分两路南下攻打北宋。按照常理来说,北宋在当时拥兵百万,这时候的北宋应该对金国毫不畏惧。可是战争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按理说北宋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拥有八十多万禁军,以及数十多万厢军。可是北宋居然只抵抗了一年多的时间,都城开封就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宋钦宗沦为阶下囚。
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既然北宋有这么多军队,为何会这么快就亡国了?北宋的军队分为四种,分别是禁军、厢军、乡兵以及蕃兵,其中最主要的军事力量是禁军。通俗而言,禁军就是中央军、正规军,厢军是地方军、杂役军,乡兵就是民兵。这些军队都是具备战斗力的。
禁军北宋的主力军,赵匡胤就是依靠禁军才夺取皇位的,在他统治时期,禁军的数量为十九万三千人,宋太宗时期为三十五万八千人,宋仁宗时期为八十二万六千人,此后有所减少。禁军的数量虽然减退,但是战斗力并没有减退。厢军在宋太祖时期有十八万,以后逐渐增长,宋太宗时期为三十万八千人,宋真宗时期为四十八万,到宋神宗时期为五十多万。
宋徽宗在位期间,又设置了不少指挥,增加了不少军队,可以说北宋此时全国的兵力在百万以上。北宋末年,李纲指出“熙丰盛时,内外禁旅合九十五万人,承平既久,阙额三分之一”。原来北宋承平日久,武备不修,导致军队出现大量缺额的现象,另外将领利用缺额来吃空饷,此外由于军队待遇地下,许多士兵逃亡。
宋徽宗时期,缺额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就连开封也是如此,“翊卫京城之兵营十无一存者”。也就说北宋虽然纸面上有百万大军,实际上只有60万左右,由于北宋的驻兵政策,留在京城的有30万左右。宋金战争爆发后,北宋先后组织三次救援太原的军事行动,投入精锐兵力达40多万,结果损失达20多万。也就是说此时的开封只剩下老弱病残,虽然数量不少。
现如今看来,北宋的百万大军,水分是很大的。金军围困东京时,宋钦宗居然下诏,“军额缺废,则六十以上复收为兵”。原来北宋禁军士兵到五十岁就要“退役”,可是由于禁军缺额,各地勤王的军队遭到阻挡,只能让六十岁以上的“服役”,来填补缺额,但是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有战斗力呢?
这时候的北宋军力,是存在很大水分的,几乎是毫无战斗力。北宋实施的政策,导致了许多人弃武从文,文官们只会在朝廷上明争暗斗,而真正到了战场上就只有挨揍的份;另外北宋武将的地位极低,经常被文官压在下面,所以他们上了战场也通常不舍得拼命,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打了胜仗也不会有任何奖赏。这样的北宋军队纵使有百万之数,也抵挡不住金军的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