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三国时,目光重点永远都在那些名臣名将上,很少有人把目光看向那些没名气的人,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他可以说是被大大忽略了,他能文能武,还博览群书,刘备最佩服的就是他,屡屡出言维护,曹操在他死后,还对着江水感叹,后悔没有早听从他的计谋,所以从这就可看出他的能力。他更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格局,如果没有他灭吕布,也许吕就不会那么快退场。说到这,想必大家早就猜出了我说的是谁,没错就是陈登。
个人觉得,魏国中鲜少有人政见能比得过他,当太守时让治下百姓既畏惧又敬佩,在他要走时还想一起跟着走,可见他政事能力有多么出色。然而他却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贪吃,他因为这个,死得很早,华佗都没有办法,那么,他又是怎么吃死自己的呢?
鱼脍,大家就算没吃过也应该听过,这种吃法最早还真是我们弄出来,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这么吃了,那时烤的肉也叫脍,后来到了汉,这个字才专门指代的鱼。他吃的自然也是这种,这个人就是非常喜欢脍,怎么吃都不够,所以他吃了几年后,身体就出了问题,有些不舒服,后来找到了华佗。
华佗的手艺自然不用说,开了几帖药下去后,没过多久,他的身体就好了,治好了他后,华佗就离开了,临走时嘱咐他,不要再吃脍了,继续吃还会得病。可是他没有听从嘱咐,华佗走后他继续吃,就这么,病重了,此时华佗没在身边,原文(佗不在),其他人也根本治不好,所以就这么没了命,年三十九。
是不是不太敢相信?吃还能吃病?关于这件事,有人猜测,那时没有海鱼才能生食的概念,所以很多人都嗜好黄口鲤等,又是淡水,又是生食,可想而知会得什么病。曹植也喜欢“脍鲤”,还喜欢沾着小虾酱吃,不过他要幸运一点,没有感染上,可能是因为他吃得少的缘故吧。
历史上还有不少名人都喜欢这么吃,南北朝时,这种菜色是待客非常重要的一道菜。隋唐也有记载,其中吃的最多的就是隋炀帝。唐就是吃此物的高峰期了,之后的朝代亦不用提了,所以陈登大概是最惨的一个了,生生把自己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