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坚持集体化经营的村庄比较稀缺了,能坚持下来,历史上没有不经历过很大的舆论的压力的,很不容易,直到如今,还是总有人希望这样的村子塌台。
前几天,就听到一个声音恶狠狠地说,走集体化的刘庄破产了,走不下去了,欠工人工资了,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可查了许多地方,并没有这样的报道,报道刘庄欣欣向荣的倒是不少,可能又是一些人内心的毒咒吧。
历史上,像这种总盼着别人塌台的事一点不鲜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无油吃,无衣穿,于是边区开展大生产,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大办国营企业,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国民党顽固派看不得边区好,天天盼着边区塌台。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对过去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进行总结,他说:
“国民党的顽固分子觉得边区的建设是无希望的,边区的困难是不可克服的困难,他们每天都在等待着边区塌台。对于这种人,我们用不着和他们辩论,他们是永远也看不到我们塌台的日子的,我们只会兴盛起来。他们不知道在共产党和边区革命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总是拥护党和政府的。党和政府在经济和财政方面也一定有办法,足以渡过任何严重的困难。那些笑我们会要塌台的人们的嘴巴也就可以被我们封住了。”
事实证明,边区通过大生产运动,不仅没塌台,还克服了困难,成了全国生活最好的地方。
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军队节节胜利,蒋家王朝败局已定,美帝国主义到处散布歪理邪说,说共产党人解决不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早晚得失败。
毛主席对美国人的论调进行了一次次的驳斥,他说:“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开幕词,他声音洪亮地表示: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毛主席的这句话很是鼓舞人心,那些希望人民塌台的人后来都塌台了,被赌咒塌台的人民事业却兴旺了起来。为什么呢?毛主席说的很明白,因为中国人民有“不屈不挠的努力。”
那些坚持集体化经营的村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屈不挠。有了这个品质,哪有那么容易塌台?只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