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倘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迪丽瓦拉
2025-07-17 03:32:32
0

历史总会有这样一个周期,那就是每当朝纲混乱、恶人当道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之际,底层人民便会集合起来,为了生存而与当时的统治者展开斗争。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知凡几的农民起义,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太平天国运动。

持续了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期间有着不少谜团仍解释不清。

其中在太平天国后期,忠王李秀成在狱中写下的供词更是尘封了许久,才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太平天国后期支柱——李秀成

李秀成1823年出生于广西,由于家庭贫困,年幼的李秀成不得不担起了补贴家庭的重任,虽然在舅父的耳濡目染下李秀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现实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

孤寒无食四字将李秀成的幼年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个时候整个国家危如累卵:在外有列强暴虐、鸦片横行;雪上加霜的是各地天灾不断,内忧外患的交织使得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

恰好这时候洪秀全等人在广西一带宣传拜上帝教,拉拢了许多贫苦农民参与了进来,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李秀成便是在这个时期投身戎马,成为太平军的一员。

参加军旅的李秀成在攻打江北和江南大营、三河大捷等重大战役中作战十分英勇,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太平军中逐渐站稳了脚跟,也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扫除了诸多劲敌。

同时期爆发的天京事变,更是李秀成事业的转折点。

由于东王杨秀清的政治野心昭然若揭,引起了太平天国上层领袖的不安;洪秀全为防止夜长梦多,遂派遣韦昌辉和石达开铲除祸患。

但是这场政治斗争很快就变成为血腥屠杀,大量无辜群众惨遭杀害,翼王石达开不满于洪秀全的猜忌也出走天京,率部西征。

天京事变使得太平天国内部人心离散,一时间竟然无人可用,时值清军和外国洋枪队势力反扑。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洪秀全注意到了一批兢兢业业的青年才俊,李秀成就是在这个时候临危受命被封为副掌率,与陈玉成等人合力辅佐军政,成为了太平天国统治后期的顶梁柱。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一书中这样形容李秀成在太平天国中的作用:“天国徒恃一后起之秀的李秀成,只身支柱其间。”

面对咄咄逼人的中外反动势力,此时李秀成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在与清政府和洋人的斡旋中不落下风,甚至击毙了一众外国军官华尔、卜罗德等,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

在与敌人的数次交锋中太平军军威日益强盛,李秀成也得意地形容当时的情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

于是乎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中兴的功臣之一,继续率领太平军痛击中外反动势力。

一状不可言说的述词

1860年,多次挽太平天国于既倒的李秀成被洪秀全册封为忠王,意为“万古忠义”。

这时候李秀成的个人威望俨然到了顶峰,然而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是在风雨中飘摇的孤舟,在各方势力的包夹中步履维艰。

即便李秀成、陈玉成等人凭借个人才干企图力挽狂澜,但依旧于事无补。

1864年,天京城遭遇围攻,李秀成领衔城防事宜;同年,洪秀全病逝,为安定各路军心,李秀成毅然决然拥立洪秀全幼子洪天贵福继位。

城中奋战的太平军得知消息后都像吃了定心丸似的,准备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可惜敌我差距悬殊,眼见城门即将失守,李秀成将自己的战马让与幼主,而自己骑上了一匹驽马,留下来与清军周旋,为其争取出逃的时间。

最终李秀成被清军所俘虏,被押往了湘军军营之中。

曾国荃对这位宿敌可谓是恨之入骨,毕竟自己许多至亲朋友都折戟在镇压太平军的战役中,以致于他要亲自用五花八门的刑具折磨李秀成。

即便是每天遭受非人的折磨,李秀成还是用大义凛然的话语回击各种威逼利诱,并且以每天几千字的速度在囹圄中自述,篇幅洋洋洒洒竟有万余字之多。

李秀成自述完成后,立马就被呈予曾国荃审阅;曾国藩也在闻讯后细细品读了李秀成的大作,谁知曾国藩不仅没有什么积极的表态。

相反,还在不久后就将李秀成处死,将其头颅置于木匣之中,在原来太平天国活跃的地区进行展示,以期达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曾国藩的如意算盘

是因为李秀成的文笔太烂不讨人喜欢吗?但是就连他的又一宿敌李鸿章阅读完后都啧啧称赞,并且还在自己给曾国藩的书信中大赞李秀成的文笔和为人。

为什么曾国藩在阅读完李秀成这篇气势如虹的作品后,还不等满清主子作出后续的指示,就急不可耐地杀害李秀成呢?想必这其中必有猫腻。

历史上对李秀成自述可谓是众说纷纭:

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李秀成想效仿当年姜维诈降,并在自述中写下许多清政府已经江河日下、劝说曾国藩位高权重不如自立为王等话语。

想必大家都知道清朝的时候是实行非常严酷的思想管制的,稍有不慎一些言论就会被视作忤逆之举进行打压,况且李秀成是直言不讳地陈说清王朝气数已尽。

而曾国藩自己也深知,兔死狗烹的故事在历朝历代都曾上演,如今剿灭太平军立有头功的自己俨然是功高震主。

作为汉族官僚这已经是“天花板”般的存在,而这势必会引起满清权贵或别有用心的政敌们的猜疑,若再将这自述一五一十地呈上,不就是给他们提供铲除自己的口实吗?

况且李秀成在自述中记录了许多太平军发展生产、爱民如子、优待俘虏的史实。

并且对清军的横征暴敛、滥杀无辜等罪证进行了详实的记录,这种内容在曾国藩眼中显然是肉中之刺。

忠王自述的沉浮

在满清官场这摊浑水摸爬滚打多年的曾国藩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满门姓名,就势必要对李秀成的自述做点手脚。

随之曾国藩安排幕僚重新拟定了一份自述,特意将里面不利于清政府统治和湘军暴虐的内容统统删除,再呈送给上级,紧接着就把李秀成的真迹尘封在自家宅子中。

并且“曾剃头”的名号也不是白叫的,曾国藩为了防止节外生枝,于是加紧找了个借口将李秀成处死。

李秀成去世后,就连不少外国人也对他十分赞赏:“他(李秀成)是叛军拥有的最勇敢的、最有才能的、最有创业精神的领袖……他是独一位死了值得惋惜的叛军领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秀成的自述被曾家子弟多次刻印,流传于坊间的版本甚至有数十种,却都不是本人的真迹。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学者吕集义先生偶然在曾国藩后人宅子中目睹了忠王自述的原稿,并且用相机成功记录下来,随后便拿来与民间流通的版本进行比对、校补。

后来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先生依据前人的成果再次深入研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忠王自述的原稿有几处遭到了撕毁。

大家站在后世的角度再看这件事,很显然被撕毁的几处原稿就是曾国藩所认为危害自己前程的内容。

1962年,台湾省的书局将李秀成自述原稿进行刻印出版,命名为《李秀成亲供手迹》。

至此,这个尘封了近百年之久的历史谜团再次活跃在世人的眼前。

结语

当然,李秀成在自述中还系统陈述了自己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并且总结了“天朝十误”,对太平天国的失败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总结。

这对于后世而言无疑是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珍贵史料。

人们在有关李秀成自述的真伪以及他被俘后是否“变节”等问题上莫衷一是。

而曾国藩当时作为功高震主的存在势必要格外小心谨慎,任何纰漏都可能让自己丧了命,这也难怪李秀成这篇自述被尘封了如此之久!

对于李秀成和曾国藩的故事,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敢... 安禄山在中国古代史上算是一个自带流量的人物:因为安禄山挑起的安史之乱,差不点推翻唐朝。虽然在唐肃宗的...
原创 湘... 马英九回大陆祭祖探亲,他的故乡湘潭县白石镇广为人知了。 今天我们来说几位湖湘杰出人物老家相隔的距离。...
原创 司... 在我们印象中诸葛亮这个三国时期聪慧的风云人物似乎向来都是处变不惊的,就连令人忌惮的曹操,他都没有畏惧...
原创 一... 要说清朝与洋人打交道最多的大臣,莫过于李鸿章李中堂,他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共签署了14项条约,但是大...
原创 秦... 从小在大人们的熏陶之下,让我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位极其“残暴”的皇帝,他也是第一个称帝,并且将天下统一合...
原创 日... 文|阿明 编辑|青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
原创 灭... 熟悉三国末期历史的读者,一定对吴蜀两国的灭亡时间并不陌生,蜀汉在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大军打击之下...
原创 狄...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罗... #历史开讲# 罗马皇帝尤利安,对安条克城市建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
原创 英...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随即,红四方面军总部率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了西路...
原创 为... 为啥韩国人一直跟中国人不怎么对付,在很多问题上要跟我们对着干,还要抢这抢那呢? 其实,你如果把自己当...
原创 举... 不怕国君有爱好,就怕国君爱胡闹。公元前311年,秦国历史上最离谱的国君——秦武王登位。作为秦国一代雄...
原创 清...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也因此产生了长达2.28万公里的陆地边界...
原创 白... 白居易的《长恨歌》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感情描写得极为唯美。似乎,杨玉环这个儿媳妇真的把一切都给了老...
原创 三... 魏蜀吴三国中,别看蜀汉是实力最弱的一方,但要想统一天下,东吴的可能性最小,实在是太难实现了。魏蜀吴三...
原创 他... 资料来源:《还有人追求“民国范儿”想当“民国女孩”?看看当时的生存状况》——共青团中央 抗战胜利之后...
原创 日... 纵观全球,美国在海外驻军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就是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日本。其中在日本驻扎的美军达到5万人...
原创 俄... 在大家印象中,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关系好像一直都不好,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历史上俄罗斯主要就跟土耳其不...
原创 唐... 中国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来,就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在近代以前,广袤的区域之间,各地经济联系有限...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几乎是人人必读的书籍,很多人在上小学时就开始读三国,喜欢三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