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荷兰殖民者对族群多元文化的认知历史变迁是怎样的?
迪丽瓦拉
2025-07-17 04:02:05
0

#历史开讲#

20世纪之前,荷兰对海外殖民地的统治,以白人的意志为主导,以基督教为核心价值观,排斥其他族群的意识形态。

尽管多元社会客观存在文化差异,荷兰殖民者试图通过同化手段来实现消除苏里南族群的差异性。

劳埃德·布雷斯韦曾言,“多元社会的问题实质是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下显现的社会结构问题,但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不能仅仅从文化特征来界定,必须结合社会行为加以考察,也就是社会各成员间的交往活动。”

从社会关系上讲,族群的边界是通过社会交往和接触而形成,有助于本族群对他族群的识别。多元社会里,族内个体依照对社会的了解,形成了对外部社会和其他族群的印象,并给其他群体打上标签,苏里南的多元族群亦是如此。

黑人的标签为“快乐”和“懒惰”,穆拉托人的标签是“聪明”,印度人的标签是“勤奋”和“小气”,华人的标签是“贪婪”、“低调”和“勤奋”等等。这些外部的偏见加深了对本族群的认同和族群外部的界限。

社会学家安·玛丽·比塞萨尔论及,“荷兰的殖民政策是通过普及教育来同化,要求各族群使用荷兰语,遵守殖民地法规以及接受荷兰文化。”然而,同化政策抑制了苏里南族群文化的发展,却未消除各种族群文化的差异。由此可见,荷兰同化苏里南期间,殖民当局压制了多元族群的文化发展,并且强制要求移民接受和遵守基督教的社会规范。

由于理论和实践相互影响,理论得益于实践的补充,理论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的概念有所不同,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族群权利,承认族群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上的平等,以族群正义观为基准,致力解构偏见和歧视。

文化多元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特征,允许各种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存在,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霍勒斯·卡伦较早阐述了这一理论。1915年,霍勒斯·卡伦在《民族报》上发表了两篇名为《民主与熔炉》的系列文章,指出各族群倾向于保留本族群语言、宗教、组织和祖先文化。

霍勒斯·卡伦对“熔炉论”表示了批判,他认为“熔炉”会导致美国仅仅留下单一的文化取向,而美国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则因此消失。文化多元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两者都关注了文化的差异性。

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启蒙运动相关,启蒙思想家关注到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阐明了每种文化的独特价值,为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土壤。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提出了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他谈到:“人类生活由不同的文化社会组成,每种文化都有其价值。”赫尔德的主张强调了各种文化的特色和差异,丰富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来源。

20世纪初,多元文化主义随着民族主义的发展逐渐兴起,对荷兰产生了重要影响。1815年开始,少数荷兰精英开始接受以权力为基础的帝国建设,即参与到荷兰的海外殖民行动中。

1900年时,出身较好、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荷兰人开始荷属海外殖民地迁移。不论这批荷兰殖民者原有的宗教信仰和政治组织是否对立,这些白人都是荷属殖民地的主流族群,是殖民地权力结构的核心。

按照族群分层,白人这一族群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其次是殖民地的混血人种,然后更低一级是有色人种,如土长黑人、印度人、爪哇人、华人、印第安人等。殖民当局按照种族划分来加强殖民地的管理,这里所讲的种族,是为说明殖民地的社会交往关系。荷兰人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让外来移民和白人一样享有公民权,也能让移民快速地融合到社会整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人意识到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的显著差异,由于无法统一各族群的价值取向,只能采取保守的方式包容各种与“西方”价值观不同的群体,于是采纳了多元文化主义来治理多元族群。

荷兰首先在东印度殖民地做了一项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试验。荷兰殖民当局承认伊斯兰教的习惯和教法,并对殖民地的公民权利作了严格规定。1892—1910年,荷兰东印度殖民地的人口被划分为三种:

其一,荷兰公民,主要是以白人为主;

其二,除白人以外的移民,主要是亚洲人;

其三,原住民。荷兰殖民者把法律上承认东印度殖民地多元族群文化的做法,转移和运用到苏里南殖民地。

苏里南的人口除原住民印第安人外,其他族群的祖辈都是外来移民,由奴隶贸易或是在契约移民制度下从非洲或亚洲引入,因此各族群的移民历史、宗教背景、价值观念等存在巨大的差异。

荷兰在苏里南殖民地形成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关键在于不再强迫要求其他族群接受基督教的价值观念,并且给予各族群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允许各族群参与到殖民政府的管理之中。

综上所述,荷兰人对多元族群的认识经历了从提倡同化到鼓励区分的变动,这两种变动的理论支撑在于同化论和多元文化主义。

尽管这一时期多元文化主义发展并不成熟,荷兰殖民者为了加深殖民地的交往和缓和社会矛盾的基础上,选择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思路来治理苏里南的多元族群,就如彼得·道奇所言,“高度异质的克里奥尔语(斯拉南语)、印度斯坦语(印地语、乌尔都语)、爪哇语等构成,体现了苏里南的多元主义,但并未妨碍苏里南的社会整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敢... 安禄山在中国古代史上算是一个自带流量的人物:因为安禄山挑起的安史之乱,差不点推翻唐朝。虽然在唐肃宗的...
原创 湘... 马英九回大陆祭祖探亲,他的故乡湘潭县白石镇广为人知了。 今天我们来说几位湖湘杰出人物老家相隔的距离。...
原创 司... 在我们印象中诸葛亮这个三国时期聪慧的风云人物似乎向来都是处变不惊的,就连令人忌惮的曹操,他都没有畏惧...
原创 一... 要说清朝与洋人打交道最多的大臣,莫过于李鸿章李中堂,他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共签署了14项条约,但是大...
原创 秦... 从小在大人们的熏陶之下,让我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位极其“残暴”的皇帝,他也是第一个称帝,并且将天下统一合...
原创 日... 文|阿明 编辑|青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
原创 灭... 熟悉三国末期历史的读者,一定对吴蜀两国的灭亡时间并不陌生,蜀汉在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大军打击之下...
原创 狄...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罗... #历史开讲# 罗马皇帝尤利安,对安条克城市建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
原创 英...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随即,红四方面军总部率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了西路...
原创 为... 为啥韩国人一直跟中国人不怎么对付,在很多问题上要跟我们对着干,还要抢这抢那呢? 其实,你如果把自己当...
原创 举... 不怕国君有爱好,就怕国君爱胡闹。公元前311年,秦国历史上最离谱的国君——秦武王登位。作为秦国一代雄...
原创 清...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也因此产生了长达2.28万公里的陆地边界...
原创 白... 白居易的《长恨歌》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感情描写得极为唯美。似乎,杨玉环这个儿媳妇真的把一切都给了老...
原创 三... 魏蜀吴三国中,别看蜀汉是实力最弱的一方,但要想统一天下,东吴的可能性最小,实在是太难实现了。魏蜀吴三...
原创 他... 资料来源:《还有人追求“民国范儿”想当“民国女孩”?看看当时的生存状况》——共青团中央 抗战胜利之后...
原创 日... 纵观全球,美国在海外驻军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就是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日本。其中在日本驻扎的美军达到5万人...
原创 俄... 在大家印象中,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关系好像一直都不好,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历史上俄罗斯主要就跟土耳其不...
原创 唐... 中国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来,就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在近代以前,广袤的区域之间,各地经济联系有限...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几乎是人人必读的书籍,很多人在上小学时就开始读三国,喜欢三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