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觐见李渊,李渊:太子和齐王呢?李世民:杀了
迪丽瓦拉
2025-07-15 15:33:46
0

唐初最为人所知的著名事件,非“玄武门之变”莫属了,虽然为争夺皇位而导致手足相残的历史悲剧在封建社会十分常见,但令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连李世民这种能够创造出大唐盛世的好皇帝,也会在狠起心时连杀自己的两个兄弟,甚至逼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

在传统的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话题讨论中,人们大多都认为是由于李渊的偏心、李建成的咄咄逼人,使得李世民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对自己的兄弟痛下杀手,但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对李渊说得话以及不久后李渊就退位的表现来看,李世民真的是被逼无奈的吗?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唐太宗能够成功地发动玄武门之变后顺利登基,离不开两位非常重要的功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帮助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大臣,在玄武门之变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李世民夺太子之位的详细计划和实施方案,几乎都是在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讨论中研究出来的。

因此唐太宗上位后,对这两个人大加赏用。尤其是房玄龄,他对于有关唐朝历史的记录非常重视,因此在史官记录时删去了有关玄武门之变前后李世民的负面消息和形象,将李渊塑造成了不识人才的庸君,将李建成塑造成了心机颇深的小人,而李世民则被塑造成了功劳极高却不得赏识、一味忍辱负重的秦王形象。

在这样的唐史记录基础上,后世之人对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便会少去许多道德方面的谴责,认为其是正义的一方,逼李渊退位后登基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在当时的许多民间野史记载中,我们却会发现一场不一样的“玄武门之变”。

在正史的记载中,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了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然后跑到唐高祖李渊的身旁,跪下便嚎啕大哭称父王受到了蒙蔽,导致自己也差点被害,在说完后李世民还做了一个非常滑稽的动作——吸允李渊的乳头。史书这样写是想表明李世民是无辜的,是被逼无奈的,他永远记得父王的恩情。

但在野史的记载中,却不是这样的情形:玄武门之变时,李渊正在宫中准备上早朝,按例太子也是要前来上朝的。忽然玄武门方向传来一阵骚动,等声音平息后,本该前来觐见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见了,李世民来到了李渊的面前,李渊问起太子和齐王呢?李世民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杀了。

李世民为何主动出击

如果李世民真的以“跪乳”的方式向李渊表达了自己不忘恩情的含义,如果李世民真的只是不想被李建成除掉,那么为何在成为太子没多久后,李渊便“主动”让贤使李世民上位了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李世民早就在谋划玄武门之变了,并且他的目标并不是只有太子的位置,还包括了皇位。

当然并不是说李世民是“白莲花”,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就一点错都没有。从客观公正的立场来看,虽然李渊父子是一家人,在反隋起义之前关系还十分地融洽,但一旦涉及到皇权这种巨大诱惑时,无论关系多么亲近的人都会产生私心,这也正是玄武门之变能够体现权力扭曲人心的最好例证。

在正史的记载中,李世民在李渊反隋起义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答应建国后给他太子之位,没想到最后成了空头支票。无论这些功劳真不真实,仅从贞观之治的盛世表现来看,李世民管理国家和军事的才能,确实非常的高明,最起码比李建成要高得多。

但李渊依然更爱自己的大儿子,将太子位传给了李建成。以李世民的性格和能力,他定然不是那种甘愿屈于人下的那种人,哪怕是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也不行,因此从反隋起义开始,李世民的最终目标就是皇位。

只是李世民在一步步走向皇位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父亲、哥哥弟弟的多方面阻拦,首先是李渊将李世民身边的能人都派遣到了李建成身边辅佐太子,其次是在天下逐渐太平时一点点地削去了李世民手中的军权,而在此过程中,李建成为防止李世民功高震主抢夺太子之位,经常在朝堂之上打压他。

李世民主动政变的直接证明

在聊起玄武门之变时,有一个现象经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正好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天文现象——太白经天。自汉代董仲舒之后,皇权多了一个神话属性,那就是皇帝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

李世民正是趁着太白经天发生后的第二天,以玄武门之变的方式夺权,正好体现了自己掌握皇权是上天的旨意,然后再通过修改史书的方式美化自己的行为,使人们成功地相信李世民登基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在正史中还记载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对李世民说的话,他说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是他的心里的真实想法,如今实现了真是太好了。结合之前李渊在朝堂上处处偏袒李建成、不断削弱李世民势力的做法就知道,这史书肯定做了假。

结语

如今我们再说玄武门之变中唐太宗是被逼无奈的,其实也没有错,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子和齐王也想反击除掉秦王的,可惜整个玄武门都被秦王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太子就算有心也没有那个能力除掉秦王了。

李世民不仅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处理完后事后,更是将东宫中李建成的妻妾子嗣杀的一个不留,杜绝了自己登基时的一切后患,手段不可谓不毒辣。古人说帝王之家最是冷酷无情,无论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还是雍正帝的改遗诏登基的传言,都证明了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1939年9月24日,驻扎在正定、行唐及灵寿的日本步兵独立31大队和伪军守备队共约1500人,联合向...
原创 康... 清朝的历史是一段复杂而深邃的篇章,如同一幅难以解读的画卷。如今,许多人谈起清史,常常带着愤慨和不满,...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后被视为皇帝的正妻,她掌握了宫中的内政事务,位高权重。自周朝以来,皇帝的妻子被正...
原创 第... 在风起云涌的乱世之中,很多英雄豪杰的光辉往往会被埋没,直到有一天他们才被识破其真正的价值。而在三国的...
原创 曹...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霸权的一场重要决战,发生于公元199年。当时,袁绍在击败公孙瓒后,控制了...
原创 荆... 荆轲刺秦王:历史的背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不论是历史课本还是民间...
原创 明... 前言: 历史的终结,往往并非轰轰烈烈的爆炸声,而是在一片寂静中缓缓透露出令人不安的预兆。明朝,这个...
原创 诸... 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征讨曹魏的过程中病逝,享年54岁(53周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家之一,诸...
原创 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因其坚持的独立国策,使得它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最为...
原创 出... 1352年,朱元璋已经在红巾军中担任着一个小头领。一次,他外出时走在濠州城的街头,意外看见了一个满脸...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以其卓越的成就与地位而显得格外耀眼,她在后宫中享受了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
原创 曹... 话说198年冬十月,北风凛冽,寒气刺骨,曹操率领大军火速赶往救援刘备,同时顺道讨伐老对手吕布。吕布被...
原创 唐... 李豫(公元727年—公元779年),唐肃宗的长子,于公元762年继位,年号“宝应”,后改年号“广德”...
原创 明... 朱元璋即位为皇帝后,开始实行全国避讳“猪”字,因为“猪”和“朱”同音,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一种普遍现象。...
原创 赤...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经典战役,每一场都是值得深究的历史事件。但我们要认识到,《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
原创 嬴...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惠文王的次子,他的地位在秦国王室中并不显赫,远不如长子那般受重视。母亲是秦惠文王的妾...
原创 古...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这个时期被称为中世纪,又常被称为“...
原创 隋... 罗士信被誉为隋唐时期的首位勇将,但他未能跻身隋唐十三杰的行列,许多人对此感到疑惑,究竟原因何在呢?其...
原创 诸...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这部经典小说中,诸葛亮以其超凡的智谋和卓越的才能,被誉为谋略的巅峰...
原创 嬴...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创造了许多显著的成就。然而,由于他的一些做法未能赢得当时人民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