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永久跪在中国的4个日本人雕像,日方要求拆除,中方 :三个条件
迪丽瓦拉
2025-07-15 16:33:02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家日本企业计划在云南省腾冲县办厂,还提出了一个条件:拆除位于腾冲国殇墓园的四个跪着的日本人雕像,但是,被我国政府和人民严词拒绝了。

这四个雕像具体是四个什么样的雕像?

腾冲反击战后,为缅怀牺牲的战友,大家找来四名具有代表性的日军尸体,让其以低头下跪的耻辱姿态,埋葬于远征军坟墓附近,让他们永远向远征军战士忏悔。

日本政府曾强烈要求拆除这四个雕像。我国政府提出了拆除雕像的三个条件,但是日本政府一项也没有完成过。

这些跪着的日本人雕像具体是为了铭记哪些事件?这四个雕像包含着哪些深刻的历史意义?我国政府提出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主义野心暴露无疑,开始大举侵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为达到完全封锁中国的目的并切断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补给线滇缅公路,日军积极策划并实施了侵缅战争。

时值英国政府忙于应对德军猛烈的炮火自顾不暇,便于1941年12月23日同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该协议成为中国远征军建立的直接原因。当时,许多黄埔军校的学生踊跃地报名请缨出战,想为国家效力,想狠狠地教训狂妄邪恶的日本侵略者。

有人写道:

“不是长城缺不了我,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没有我,无碍中华的新生。没有中华,世界就塌了一座长城。”

年轻稚嫩的字迹,却充满了血气方刚的爱国豪情。

有学生坚持说,家中还有不少兄弟姐妹可以为父母尽孝,他们愿意将生死置之度外,上战场杀敌,抗击日本侵略者。面对如此热切的报国情怀,谁能不为之涕下呢!

腾冲墓园即是为铭记这一时期中国远征军可歌可泣的抗击日寇的战役而建立。

而这四个跪着的日本人雕像也是在向中国远征军中牺牲的英烈将士谢罪。

这是日本洗刷不掉的耻辱。那么,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下中国远征军在腾冲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

滇民之不屈:《答田岛书》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云南省的许多地区被云南当地少数民族将领掌握着军政大权,而控制腾冲军事大权的则是“云南王”龙云的儿子龙绳武。

龙云曾做过唐继尧的部下,主政云南十几年,算是一代枭雄。

然而他的儿子却胆小怯懦,是个十足的草包。龙绳武生长在父亲的成就和光芒之下,热爱享受而不知人间疾苦。

日军逼近腾冲时,他作为腾冲的最高指挥官召集将帅们开会,一人面前一杯清香的茶,他还在做着日军会自行离开的美梦。

然而,当日军的铁蹄逼近城池,年轻幼稚又懦弱的龙绳武吓得双膝发软。没有父亲的保护,他只想逃跑。

尽管那时他麾下的兵士数量和武器精良程度都与中国远征军不相上下。

龙绳武带着古董金银大烟土,由精良的士兵护送着跑了,弃全城百姓而不顾。腾冲县长邱天培自然也要跑。

这个缺少家国情怀一心只顾自己私利的旧式官僚带着自己的几房姨太太和金银细软横渡怒江仓皇北上。

腾冲城位于高黎贡山区。高黎贡山区坑深崖悬,山路崎岖,马儿难行,年年都有人失足跌死。

更兼腾冲城有来凤山做屏障,本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却就此沦落到凶残的日军手中。

日军占领腾冲后,对城里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令人发指。

短短三日,腾冲城内数万间房屋被烧毁,数千万斤粮食被抢劫。

但是腾冲人民有血性,有骨气,挺起脊梁,与日本侵略者顽强抗争。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临时县政府,推举爱国绅士张问德担任县长。

张问德参加过国民革命,做过“云南王”龙云的秘书,还接任过两个县的县长。

年事高后,他由于厌倦了复杂诡诈的官场,开始过自己养花养鸟的悠闲的退休生活。

看到官僚们纷纷逃跑,张问德却义愤填膺。

他有旧式知识分子的骨气,坚决不做只顾自己、不顾黎民百姓的“畜生”。

彼时张问德已六十多岁,须发皆白,在国家危难面前,却有着不输年轻人的豪情与担当。

他召集民众成立抗日反击队,救助难民,运输物资,为抗日军队打好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诡计多端的日本人妄图瓦解民间抗日势力,便想出了一个阴谋。

1943年8月,腾冲驻扎日军的指挥官田岛发信邀请张问德与其会晤,共同商讨腾冲军事问题。这个田岛一向自诩为中国通,常洋洋自得地在各种场合炫耀自己的汉语书法。

他满以为张问德是个熟读经史的腐儒,会被他的书信打动,前来赴宴。

他为自己泡了一杯云南当地最好的普洱茶,闻着清冽的茶香,志得意满地等待张问德前来。

但是,他等来的只是云南仲夏的湿热的风。洞察世事的张问德十分清楚日本人不过是想威逼利诱,离间腾冲军民间的关系。

他当下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答田岛书》并公之于众。

《答田岛书》虽然只有870个字,却字字扣人心弦,堪称中国近代抗击外敌史上震撼人心的旷世神作。文中历数日军种种罪行,最后直言:

“余拒绝阁下所要求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了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

正告日本侵略者滚回日本,好好忏悔。《答田岛书》被全国各大报纸刊登转载,

陈诚称赞张问德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长之人杰楷模”

田岛读完此文后犹如迎头挨了一记闷棍,他也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日军上级看到《答田岛书》在沦陷区军民中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如此鼓舞了士气,将田岛降职处分。

而腾冲军民几乎人人读过此文,都更加坚定了自己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决心。

于是,腾冲军民振奋精神,与中国远征军一同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

那么,让我们了解下这场伟大而壮烈的保家卫国之战,看腾冲军民与中国远征军如何抗击日寇,光复腾冲,保家卫国。

抗击日寇,光复腾冲,保家卫国

1944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了全面反攻阶段。此时,日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日本原本就是个小小的岛国,资源匮乏。

日本政府连年派军出战,日本岛上的兵力和战争补给日渐枯竭。其实日军中的士兵们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只是被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洗脑的他们,早已成为了军国主义的棋子,成为日本刽子手的屠刀。

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于1944年5月11日开始渡过怒江。

同时,中国远征军也在数日作战的过程中攻占了来凤山——腾冲的制高点。

5月12日凌晨,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开始向驻守高黎贡山的日军发动激烈的进攻。

高黎贡山易守难攻,甚至被二战时的美军誉为“二战海拔最高的战场”,甚至是“云端的战场”。

当时,日军的防御工事已经推进到平均海拔3300米的险峻山地。

多日来,日军驻扎在上面,自以为高枕无忧,夜间还常常在军营里唱一些日本艺伎间流传的小曲。

就在中国远征军将士发动进攻的前几日,几个日军挤在做饭的篝火前,一边煮饭,一边拿出铜钱打赌,两个月内中国远征军必溃败。

这些侵略者的狂妄与可笑很快就被英勇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击碎。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在高黎贡山区惨烈搏斗。

中国远征军在凄风苦雨中,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日军作战,官兵冻饿、战死的不计其数。

最终,在鏖战9天后,溃败的日军相继“玉碎”,中国远征军征服了高黎贡山。在此也可以稍赘述一下何为“玉碎”。

根据史料记载,在滇缅战场,日军有时甚至将“玉碎”作为一种进攻策略。

一排士兵在战壕里突然起身,齐刷刷举刀剖腹,一时血肉、肠子乱飞。趁对面官兵目瞪口呆之际,日军开始大放炮火,大举进攻。多么残忍、愚昧、被军国主义洗脑的武士道精神呵。

须知,在这世上,邪不压正。日本侵略者必定会被正义的中国远征军一举全歼!

高黎贡山被攻克后,中国远征军光复腾冲的战役即转入了围城之战。腾冲城是一座明代样式的城池建筑。

提起明代著名的城墙,人们会想起富豪沈万三应朱元璋要求修筑的以坚固著称的城墙。腾冲城也十分坚固,城墙全部由巨石铸成,有“石头城”之称。

中国远征军将士们没有使用蛮力,而是考虑怎样攻城可以最为高效,有最大的胜算。

他们专门考察了一番腾冲城的地形、日军防守等,最后决定用炸药和尖锐物爆开一个突破口,由点及面,一举攻破。制定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后,攻城之战开始了。

盟军空军首先在空中对腾冲进行轰炸,随后1944年8月14日起,中国远征军发动全师对腾冲进行逐巷争夺战。

如20集团军后来在会战概要中描述的那样,

“腾冲战役,两军尺寸必争,哀叫震天,尸横遍野,血满城垣。”

42天的“焦土之战”结束后,中国远征军以惨烈的牺牲,光复了腾冲城。

日寇走投无路,滥杀抓来的慰安妇和无辜百姓。日本将官均切腹自尽。

腾冲战役至此彻底结束,沦陷日久的腾冲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中国远征军殊死搏斗,保家卫国,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惩戒了罪恶无道的日本侵略者。

当时,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都建议以修建墓园的方式来致敬和缅怀英勇牺牲的中国远征军战士。在李根源的倡导下,腾冲的国殇墓园开工修建。

腾冲墓园中有四个跪着的日本人雕像,日本政府多次要求拆除,我国提出三个条件。那么,我国政府究竟提出哪三个条件呢?

我国的三个条件

1945年7月7日,腾冲的国殇墓园建成,这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战纪念陵园。朱德、叶剑英等将领的老师李根源亲笔书写的“碧血千秋”石刻,镶嵌在国殇墓园的第一级台阶上。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腾冲战役的胜利是九千多名中国远征军英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这些军人有父母,有孩子,有恋人。他们为国捐躯,亲人该有多么悲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腾冲的国殇墓园掩藏于一片幽绿的林木中,建筑庄严肃穆,驻足观望者无不感到震撼而哀痛,感觉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双手穿越历史的烟尘在指引着他们走进墓园,向多年前那些血泪纵横、可歌可泣的抗战岁月致敬默哀。

走进这所墓园,人们能看见赫然跪在眼前的四个猥琐的日本人雕像。

他们跪在地上,低下头,像在忏悔自己犯下的不能饶恕的罪行。

常有爱国心切的路过者和游人来到此处对这四个雕像踢打。

而墓园中,还埋葬着几个日本人,据传是为中国远征军收集遗体时,顺带出于卫生考虑将他们掩埋。

不过,他们被埋在“倭冢”,中国政府树立了四个跪着的日本人雕像,让他们永远为中国远征军的英魂跪着谢罪,让他们永远忏悔自己作为侵略者犯下的罪行。

日本政府多次要求中国政府拆除这四个永远象征着日本人耻辱的雕像。

我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了三个条件:

1、拆除日本国内的靖国神社以及停止其他祭拜战犯的活动。

2、修改日本历史书籍,不要再掩盖侵略罪行。

3、公开向受过侵略伤害的腾冲人民以及战死的烈士道歉。

众所周知,日本政府从未践行过这三个条件。

被枪杀的安倍晋三在任首相期间,多次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无视我国的警告和世界人民对军国主义的痛恨,无异于公然挑衅。

结语

尽管日本政府至今也没有反省的表示,但是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只有侵略的罪行得到反思,我们才能期待一个更加和平、美丽的世界。

近年,不知是出于无知还是无畏,不断有我国网红、明星等被爆出参拜靖国神社、在旅顺博物馆门口悍然大跳日式舞蹈等奇葩行为。

腾冲国殇墓园跪着的日本兵雕塑和千千万万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在永远提醒着我们腾冲战役的悲壮、伟大以及侵略战争发动者的可憎。

任何试图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行为,都将得到世界人民的谴责和严惩。

参考资料:

1.跨越国境线的抗日战场——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丨王学明

2.《答田岛书》丨张问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她是上将夫人,也是隐藏50年的... 众所周知,正是无数先辈不计名不计利,前赴后继,不计较生死的付出,才换来今天的承平已久的太平日子。 新...
原创 朱... 朱元璋是布衣皇帝的代表,从一个要饭的和尚到一代开国帝王,他的身边自然是少不了好兄弟的!在那个战乱的年...
原创 “... 公元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革新政治,振兴经济...
日本的关西和关东,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有一支以“关东”为名、臭名昭著的军队,得名于在我国东北设置的所谓“关东州”。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
原创 商... 商鞅能够把一个西域小秦变成强秦,使得几代秦王全都遵从商鞅之法,进而为秦王嬴政奠定了一统的基础。 那商...
原创 许... 《三国演义》第65回里,马超奉张鲁之命,领兵攻打葭萌关的时候,庞德卧病不能行。比及庞德病体痊愈,马超...
原创 吴...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用来形容明末著名叛臣吴三桂的诗句。这也是他最为人熟知的一点—...
富民县罗免镇石板沟村民家中发现... “村民家中发现疑似恐龙化石,请安排调查组协助并赴实地踏勘,做好保护工作”,昆明市“四普”办收到一条信...
原创 俄...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比较神奇,从历史上看,欧洲大部分国家都不太认可它,妄图征服它。无...
原创 国... 故宫 作者兰台 01、什么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首先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
原创 三... 在三国中能够算得上完美的战将,您认为应该花落谁家?是刘备麾下的五位虎将?还是曹操手下的五个良将? ...
原创 “... “他的眼里只有钱,他崇洋媚外,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些话相信不仅我听到热血沸腾,在手机...
原创 原... 我们都学过中国近代史,知道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到末年的时候它的境遇有多么的屈辱。因为闭关锁...
原创 原... 对于一个赋闲在家的将军来说,既然上不了战场,哪里又是他最好的去处呢?尤其是当这位将军还是因为吃了败仗...
原创 曹...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懂得识人用人才能带领好整个团队,整个成员们各自发挥能动效应,工作就能盘活起来。若是...
原创 原... 我们在一些影视剧里经常看到,古代许多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比如范蠡、陶渊明、李白、刘基等人。陶渊明“...
聆听古祠的岁月回响 学生记者在陈家祠参观 文/关倩慧  图/龚健李雨轩 古朴的青砖灰瓦之间,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原创 北... 打出“复古”旗号是为了进行政治改革,推行“胡化”政策实际却是为了民族融合。西魏和北周宇文氏政权走的就...
原创 改... 改变三国历史走向的十场大战。 10、合肥之战 合肥位于东吴、曹魏的边界,魏吴再次多次交锋,张辽曾在逍...
原创 原... 移民原本是人口流动的一部分,促进着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和贸易。 全球各地,不同民族、国家之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