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毅将军人称“四不走”将军,将军一生打过千场仗,身上负重伤18次,小伤无数。长期征战岁月,刘昌毅将军养成了两耳闻炮火隆隆,只当是蚊子嗡嗡的淡定性格。
1947年春,刘昌毅将军率部至两河口八里川,刘将军下令部队原地休整,埋锅做饭。忽然警戒哨前来报告说,东北方向发现敌人。
刘将军的手下都劝将军赶紧离开,免惹事端,刘将军却转移了话题,问:饭做好了吗?炊事班战士回答:已经熟了。
刘将军很淡定的说,等吃完了再走不迟。这是警戒哨又传来消息,报告西南方向也发现了敌人。这时刘将军和战士才刚端上饭碗,刘将军泰然的说:等吃饱了再走。
刘将军在吃的半途中,警戒哨不断传来消息,各处都发现敌人的踪影,并且可以听到枪炮声了。其他的官兵心急如焚,都吃不下去了,只是呆呆地看着将军。
只见刘将军蹲在一块大岩石上,一只手端着碗,一只手拿着筷子,吃的正起劲呢,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其他人看到这种情景,也只得端着碗继续吃。
等到快吃完了,炮声已经很近了,几发炮弹还在不远处爆炸。刘昌毅将军吃完后,问大家吃饱了没,其他人都说吃饱了,吃饱了。
等全员说,吃饱了,刘将军这才下令从容撤退。如果我们现在的人在现场,肯定要吓死了,认为这种举动太危险了。
其实刘将军之所以这么淡定,是基于长期的战斗经验。大风大浪都见过,所以几发炮弹又算得了什么,一切都在将军的把握之中。
由于刘昌毅将军这种处变不惊,历险不乱的风格,所以人们称他为“四不走”将军,即:不吃饱饭不走,不睡好觉不走,不喝完酒不走,不见敌人来不走。
刘昌毅不仅胆量惊人,饭量也惊人。1944年10月,刘昌毅将军率部转战河北武安县渡口、杨义、崇义等地,连克日军十几个据点和碉堡。
在崇义完成作战任务后,当地百姓欢欣鼓舞,做饭慰问部队,当时刘将军一口气吃了108个水饺,但是面不改色。一时间,这段故事就在军中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