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纣王死后发生什么,周朝为何背骂名也要刨殷商祖坟?考古揭露真相
迪丽瓦拉
2025-07-15 19:33:20
0

每个朝代的更替,往往都伴随着流血与战争。封建时期的权力交接,基本上也都是新兴的势力夺过前任的权杖,继而获得了号令天下的资格。平稳温和的权力交接,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而在夺取权力之后,掌权者通常会将历史按照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方向来书写。因此,才有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说法。然而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在一些蛛丝马迹上,不停地探寻着真相。

以仁义礼制著称的周朝,无疑是一个充满光辉的朝代,其对于商朝的讨伐也是因为纣王残暴不仁。然而在建立政权之后,商朝却不顾一切代价,背负骂名也要挖掘殷商祖坟,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隐情呢?

诡异的灭国战

作为决定商周两个王朝最终命运的大决战,牧野之战给人们的感觉应该是异常惨烈,且旷日持久的大战。商王朝为了延续自身的统治地位,一定会殊死抵抗。而周武王率领诸侯替天行道,也会英勇奋战。

然而根据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铭文记载,这场终结商王朝统治,同时开启了周王朝八百年历史的大决战,仅持续了不到一天时间便宣告结束。

不仅如此,这场战役还有诸多诡异之处。牧野距离朝歌城大约35千米,虽然距离较近,但是周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在经历一场大战之后,如果再想继续向朝歌进军,同样需要时间修整和集结。

也就是说,在周武王继续向朝歌进军的同时,纣王仍然有机会调集部队前来应战诸侯联军。即便这些军队无法及时赶到,纣王仍然有充足的时间逃跑。

而且众所周知,由于商王朝饱受少数民族部落的侵袭,因此商王朝有着丰富的迁都经验。这样做不仅可以躲避战乱,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强统治,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对于商王朝来说,迁都并不稀奇。

因此,牧野之战失利的纣王,完全可以再一次迁都,重整旗鼓之后再一较高下。然而战败后的纣王却选择了以自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这样的结局未免有点让人出乎预料。

如果仔细探究便不难发现,纣王的这一选择实在是出于无奈,而周武王一战定胜负实际上也并非表面看上去这么轻松。在商周交战之时,纣王的主力部队仍在征讨东夷,因此国中可用战斗力为数不多。

而周武王在开战之前,除了联络其他诸侯一起征讨纣王之外,还进行了充足的政治准备,为推翻商王朝的统治找到了足够的理论支持。不仅如此,周武王还在商王朝内部找到了多名内应,可谓手握王牌。

而纣王之前的种种行径,也使得商王朝贵族阶层不再支持这位天下共主。诸多因素累加在一起,才导致纣王在看到前线战况之后,意识到自己再也不可能有机会东山再起,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权力。

可以说,牧野之战只是从侧面反应出当时的商周局势,其结果背后的隐含信息才是导致王朝交替的关键。

周公的抉择

就在商王朝覆灭三年之后,周武王也离开了人世。虽然亲手建立起西周王朝,但是这个年轻的王朝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始终是其最放心不下的牵挂。更何况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尚轻,周王朝依旧风雨飘摇。

于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被任命为周公,负责辅佐周成王。而就在此时,周王朝内部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周武王通过瓦解商王朝内部的方式取得了胜利,但是并不能代表彻底消灭了商朝统治阶级。恰恰相反,这些商朝贵胄在周朝依旧活得很好。

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周武王在纣王死后不得不与这些商朝贵胄和解,再加上之前作为内应的贵族,这些人都在周朝建立之后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其中也包括纣王之子武庚。

武庚被分封到了殷地,以此来化解商朝遗民的反抗情绪。同时也让更多的诸侯看到周朝施行的仁政,从而达到积累人望,巩固统治的效果。毕竟虽然直接摧毁了商朝的政治中心,但仍有许多诸侯对商朝效忠。

如此一来,武庚作为商朝统治阶级的后裔,对这些诸侯依旧能够起到领导作用,只要控制住武庚,便可以避免这些诸侯蜂拥而起。而为了控制武庚,周武王又安排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武庚周边。

三个弟弟既被分封为诸侯,又起到了监视作用,同时还稳定了局势。这一安排已经是当时最好的安排了。

然而就在周公摄政之后不久,便传来了武庚作乱的消息。得到消息的周公感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武庚轻举妄动,管叔、蔡叔、霍叔一定会第一时间将其控制住。而三人却对其视而不见,其中必有原因。

经过调查之后,果然如周公所料,此次武庚造访,其实是联合了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共同作乱。而这三人在看到周公大权独揽时,顿生嫉妒之心,不仅造谣周公意图谋反,还趁机与武庚一起造反。

面对此次叛乱,周公首先团结召公,之后亲率大军东征,成功镇压了这次叛乱。在杀掉武庚和管叔之后,又将蔡叔、霍叔流放。也就是在这次东征时,周公对殷商的祖坟进行了破坏。这一举动反映出当时周公对武庚忘恩负义之举的愤恨,通过近些年来对商周时期古墓的探索,更加印证了这一事实。

周武王在推翻商朝统治之后,并未对殷商遗民赶尽杀绝,反而采取“灭国不绝祀”的方式,对这些人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而武庚对于这样的安排,显然并不领情。最终贪得无厌的武庚,非但没能恢复商王朝的统治,反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结语

人们常说做人要以德报怨,然而对于这一观点,孔子的看法却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因为只有同样善良的人,才值得人们以善良对待。

武庚作为殷商的后裔,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虽然受到了优待,但仍不满足,企图颠覆周朝统治。这样的人实在不值得同情。

而周公的做法虽然看似残忍,但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稳定局势。正所谓“乱世用重典”,尤其在封建时期,人们对于先人的祭祀尤为重视。周公正是利用人们这一心理,采取这一手段,防止其他诸侯谋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慈禧,作为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众所周知。她不仅心狠手辣、专横霸道,还具有极强的政权控制欲,不允许任...
小说《汴京听风录》:揭秘北宋疑... 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新书《汴京听风录》,该书是一部如《清明上河图》般恢弘且细致的历史谍战悬疑小说...
原创 同...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与项羽按怀王的命令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在这段时间里,两人曾是盟友。然而,随着秦...
原创 火... 火焰山下的孤忠:唐代西域守将李重晖的八十三载守望 2024年新疆火焰山麓的考古发现,将一段被风沙掩埋...
原创 刺... 《斩明》——用人之得失,用权之道路为你描绘大明王朝的权谋长卷3 上一章 朱厚熜登场当皇帝还要换个爸...
原创 人... 引言: 人殉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一种残忍做法,尤其是许多人认为其殉葬对象大多是女性,这在战国时...
原创 杨... 提到隋炀帝杨广,很多人可能会直接将他与夏桀、商纣王一同列为暴君。他在隋朝统治期间,官员与百姓的矛盾极...
原创 李... 引言 延和元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后续也除去政敌太平公主后,方登上帝位。从后世之人...
原创 “...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为独特且具有重要影响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代,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
原创 为...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良...
原创 为... 俄国沙皇时期的国家形态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复杂的局面,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国家体制,而更像是由沙皇通过军事...
原创 4... 这四部经典的抗战老电影通过其真实且震撼的艺术表现,向那些哗众取宠的抗日“神剧”发出了强烈的反击。它们...
原创 原... 一副绝世的容颜,被誉为上天赐予女子最珍贵的礼物。然而,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拥有倾世容颜的女子,往往命运...
原创 为... 他是一位至今被誉为可惜的伟大将领,每次提到他的名字,人们不仅充满敬意,同时也常常伴随着深深的惋惜。他...
原创 从...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体验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
原创 张... 提起蜀汉的名将,关羽与张飞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两人堪称蜀汉集团的根基性人物,陪伴刘备一路从涿郡杀出,...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剑客,其中王越和史阿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两位。史阿曾是魏文帝曹丕的...
原创 世...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王朝崛起又衰落,其中有些曾一度辉煌,有些则默默消逝。然而,世界上存在着一个至...
原创 宋... 在封建时代,皇帝的继承通常由皇帝的嫡长子担任,作为皇室血统最为纯正的继承者。然而,南宋时期却有一位皇...
嘉靖朝干了啥,大明九边北方防御... 全文共4643字 | 阅读需9分钟 大同镇守制度始于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任命江阴侯吴高镇守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