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两副对联,渡了无数兄弟姐妹
迪丽瓦拉
2025-07-15 23:02:11
0

如何才能让一个家庭,持续兴旺?

晚清名臣曾国藩留下十六个字的家训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也有很多人,熟读曾国藩的家书,从中去寻找持家的方法。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一个家庭里,最难处理的,就是兄弟姐妹的关系,每个人的三观经济实力地位等,都不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爱也不一样多,矛盾在难免的。

总体来看,有人走四方,有人在家乡,这样两种情况居多。

曾国藩送给两个弟弟,两副对联。从对联的来龙去脉,就能知道,兄弟姐妹如何处理关系,才能和睦相处。

01

“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留守老家的兄弟姐妹,守住家庭的根。

曾国潢

,字澄侯,族中排行第四,因此算是曾国藩的四弟。

曾国潢没有很大的本事,还依靠父亲曾麟书出面,才捐了一个监生。

从个人的本事,还有家庭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考虑,他长期在家,照顾老小,管理田土和祖屋。

家中有几个兄弟都在外头做官,名气很大,因此曾国潢慢慢就养成了趾高气扬走路,花钱也大手大脚。他还和乡里,为了地基而争吵。

曾国藩知道弟弟的行为后,总是写信,反复交代

:“澄弟左右,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怕弟弟不服管,曾国藩再次写信,把老祖宗的持家传统,也搬出来了,说

:“弟若能谨守星冈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惰,则家中子弟,日念于恭谨而不自觉矣。”

在管教弟弟的同时,曾国藩又担心弟弟生活困难,常常寄钱回家。兄弟的情谊,对弟弟的感激管教等,都融合到了这幅对联里。

幸运的是,曾国潢一步一步改变,把老家的一切都担起来了。比方说,太平天国起义波及到湖南的时候,曾国潢立即帮同父亲曾麟书组织乡团,并配合湘乡知县前往镇压。

当父母老了,曾国潢尽孝最多。他还把家中的房子翻修,给兄弟姐妹留下住处。

为了不让外出的兄弟担心,他说:“弟初学农学圃颇能领略田园真趣。”

看看今天,很多家庭,兄弟姐妹之中,在老家留守的人,多半是本事不大,但是孝顺父母最多,承担了守护祖业的所有任务。

而很多外出的人却认为,老家的兄弟,贪了祖上的钱财,占有了父母的遗产。根本没有想到,老家的兄弟付出了多少。

若是没有老家的兄弟,外出的人,会安心吗?会放心年迈的父母吗?外出的人,可以常回家看看,但是抵不过在家的人,和父母日日夜夜的陪伴。

多帮助老家的兄弟,这是应该的,也是对父母的一份孝道。

只要老家有兄弟,我们的根就在。若是兄弟走了,这老屋锁起来,故乡就回不去了。

02

“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在外打拼的兄弟姐妹,别忘来时的路。

曾国荃

,字沅甫,号叔纯,在族中排行第九。算是曾国藩的九弟。

曾国荃是湘军首领之一,在咸丰六年起独领一军,立下功劳,得到了一品顶戴。

一路上,他披荆斩棘,确体现了才华和勇气,也得到了名气,但是做人却显得傲气。

他在打了胜仗之后,第一时间给士兵放假,任由士兵为非作歹自己也回到老家,展示衣锦还乡的喜气。

针对曾国荃的状况,曾国藩一边重视,一边敲警钟,极力纠正其人品。

比方说,咸丰十年九月,曾国藩从同事那里,看到了曾国荃写的信,说其在老家改变祖坟,强买同乡洪家的土地等。

曾国藩训斥弟弟

:“细思余德薄能鲜,忝窃高位,又窃虚名,已干造物之忌,而家中老少习于骄奢佚三字,实深悚惧。”

又说:“沅甫九弟左右:弟所劝譬之语,深中机要,素位而行一章,比亦常以自警。”

很多家庭里,外出奋斗的兄弟,就会忘了曾经的家庭,曾经的自己。

农村的人,也会因为腰包鼓起来了,在城里定居了,就变得张狂,遇到农村来卖菜的老大爷,老婆婆,态度恶劣。

也有一些穷人,总是仇富仇官,总是要看别人倒台,丝毫不觉得自己是心穷的人。

一部分家庭,兄弟姐妹都外出混了,老家的父母不管了父母过世之后,大家都没有了联系。

有的人,自己富起来了,就怕兄弟姐妹去借钱,处处提防。或者和大家断交,一个人单飞。

如一个人外出,用违背道德和法律的方法去致富,那就让大家都蒙羞了。

但凡种种,都是忘了做人的根本,丢了好家风。没有忆苦思甜的习惯。

不管走多远,都别不和家人联系,都要为大家庭考虑。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父母走了,长兄为父,长嫂比母,家还是要撑起来。

03

人这一生,皆要自渡。

渡自己,渡自己的家。然后才是去渡外人,千万别搞反了。

学一学曾国藩的对联,能看到他作为大哥,对弟弟如何教导,对家风如何引导,如何帮助兄弟姐妹。

不管你在老家,还是在外地,贯穿你一生的,就是家庭。

把心放在家里,把情感放在家里,家和万事兴。

好的家庭,兄弟情深,手足搭配。

作者:布衣粗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前言·】——》 朱元璋,一代开国帝王,权倾天下,却始终难逃对寿命的焦虑。据说有一天,他请来...
原创 李... 首先说一下,女人不一定不霸气,懂的都懂。 中国的妇女,以宋朝为分界线,在宋朝之前,中国的妇女是很活跃...
原创 曹... 三国演义中笑到最后的曹操,一直是人们心中奸臣的形象,戏剧里是大白脸,眼一转就一个主义。曹操生前误杀、...
原创 日... 文| 阡客到了骚年 编辑|阡客到了骚年 如果了解日本文化,日本人为了他们所谓的生存,曾建立了世界上最...
中非合作论坛|特稿:原来,这才...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特稿:原来,这才是真实的非洲 新华社记者杨臻 刘品然 广袤的草原、野性的狮群...
原创 浅... 文| 史说百家 编辑| 史说百家 前言 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的逝世,让马其顿帝国分崩离析,在他之后...
原创 抗... 公元1125年,金国与北宋联手攻破击溃辽军,灭亡辽国。 或许是金军在与宋军的同盟作战中,前者发现后...
原创 斯... 1949年,毛主席应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邀请来到莫斯科,开始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按常理说,斯大林即...
杜月笙:上海滩双面传奇,智勇与... 【开篇·迷雾中的启航】 在历史的幽深巷弄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既照亮了旧上...
原创 隋... 一说起隋唐18条好汉,我想大家一定会立刻想到《说唐》这一本书吧,不过有认真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们应当都知...
《生民百遗一:历史长河中的幸存... 文章正文(分五段,每段400字左右,共约两千字): 一、引言 在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孕育着无数的...
原创 晚... 在当时的环境下阿古柏确实有英国和俄国等势力的支持,因为这两个国家希望通过支持其势力从而在新疆获得自己...
原创 泰... 泰安抗日英雄崔子明传奇(连载)二:举行起义,到场只有十人;首战告捷,队伍突然返回 上文写道:老韩(韩...
宇文虚中:一位跨越时代的文化巨...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名字,如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时代的天空。宇文虚中,便是这样一...
原创 三... 说到三国,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名列五虎将之首的关羽。这位让后世敬仰的英雄,可谓是美名满...
跟着唐诗去旅行:体验唐诗里的边...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长河里,有志向远大之人,他们带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美的理想,勇敢地踏上通往遥远地域—...
中非“湘”约 美美与共 在中国长沙,非洲的瑰宝正在绽放光彩。肯尼亚的鲜花、埃及的香水、南非的钻石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都在这里...
“文物医生”为千年石刻“疗伤” 刘小雨(右三)正在给中小学生科普文物修复方面的知识。受访者供图 刘能风正在雕刻石雕。受访者供图 一...
原创 正... 正史记载的赵云更像是一个“ 文臣”的形象,他的武将形象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显然因其办事谨慎,赵云在历...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 东汉末年的“第四国”:被遗忘的燕国故事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你可能听过,但绝对想不到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