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元代政权的家产制色彩:四大蒙古家族的封建与袭封问题
迪丽瓦拉
2025-07-16 20:03:00
0

由于四杰是成吉思汗早年以来最亲密的“伴当”,同时也是蒙古帝国肇建过程中杰出的功臣,他们的家族遂成为蒙古帝国最显赫的封建主。

各家族的封建特权包括:(1)千户、万户,(2)食邑,(3)王爵。

千户、万户的封袭

“大蒙古国”的建立,不仅是蒙古社会从氏族制转变为封建制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四大家族成为世封之家的滥觞。

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后,便将各“伴当”依功勋的大小分封为各级的“官人”。据《蒙古秘史》说,成吉思汗共建立九十五千户,受封者八十八人。

博尔术、木华黎二人分别名列第二、三位,博尔忽名列十五,赤老温虽未列名,但其父锁儿罕失剌则列名卅七。

博尔术、木华黎二人由于“功勋尤大”,因而封赏特厚,“位次排列在众人的上面,九次犯罪不要罚”。

博尔术加封为右手万户,掌管西边直到阿勒台山的各千户,木华黎则为左手万户,统领东边直至哈剌温·只敦——即兴安岭——的各千户。

拉施德丁《史集》“成吉思汗军队”一章所记则为成吉思汗季年的情形,与《秘史》所记互有出入。

据拉施德丁说,成吉思汗所遗留的十二万九千人中,博尔术、博尔忽、木华黎所统皆属于中军十万一千人中,与分予诸弟、诸子的二万八千人不同。

博尔术、博尔忽除各领一本管千户外,同时又为右翼三十八千户的正副统帅。木华黎则为左翼六十二千户的统帅,他的本管千户则已增至三千户。

拉施德丁所记,不仅赤老温未列名千户长中,亦无其父锁儿罕失剌之名,但是右翼第十名之宿敦官人则为赤老温之子。

左右万户主要是统帅权的界予,真正作为封赏的份子则是千户。千户长不仅是军官,而且是世袭的封建领主。

千户长受封的并不是一支为数约千人的军队,而是在战时可提供大约一千战士的游牧营帐群以及赖以资生的牧地——“嫩土”。

这些分民与分土便成为这一千户长的“投下”,也就是元代蒙古语所说的“爱马”。在其投下之内,千户长集军政、行政、司法、财政权于一身。

根据成吉思汗的法典——“大札萨”,部民一经分定,便必须世守其位,不能脱离。部民对领主有服兵役,缴纳实物贡赋的义务。

成吉思汗分封之后,这些千户的投下便很少变动。以后元代各征行镇戍蒙古军万户府的士兵便是由此征调而来。

四大家族在漠北分封的嫩土已无法确考其位置。博尔术于1206年受封为西边直到阿勒台山的右手万户,其孙玉昔·帖木儿在仕忽必烈汗廷之前,也曾“统按台部众”,他家的嫩土当在西蒙古阿尔泰山周近。

博尔忽家的分地全无记录,不过博尔忽既为右手千户,分地当也在西蒙古。其次子塔察儿(即侨盏)即已移营东方之官山(今内蒙南部之平地川),以后并定居于山西闻喜县之东镇,不知北方之嫩土是否由长子脱欢一系所保存?

关于木华黎家的分地,《蒙古秘史》说他所统为东至哈剌温·只敦的各千户,不过指出其统帅区的方位。

《元史·地理志》“上都路”条说:“元初札剌儿部、兀鲁郡王营幕地。”可见元初木华黎家的分地可能在后来的上都(多伦)一带。

木华黎之孙速浑察承袭国王号后,曾置营上都西阿儿察秃。木华黎的后裔每每担任辽阳、北京等行省事,当也是由于其家封地位于这一地区的缘故。

至于赤老温家最初的分地,《蒙古秘史》有明确的记载,1206年大行封赏时,成吉思汗应锁儿罕失剌之请求,下令“蔑儿乞惕的薛凌格河地面依作你,作为你的封地,使你成为‘答剌罕’,自在下营”。

可见赤老温家的分地原在北蒙古的薛凌格河一带。但是此家子孙以后散居河西、中原,不知是否仍保持漠北分地?

四大家族成员承袭万户、千户的次序,不易确考,而且汉文、波斯文资料也难以吻合。据《元史·博尔术传》说,博尔术之子“孛来台袭爵万户”,孛栾台子玉昔·帖木儿“弱岁袭爵,统按台部众”,而玉昔·帖木儿死,又由长子木剌忽“袭爵为万户”。

《史集·部族志》及“成吉思汗的军队”中对博尔术家万户承袭序均有记载。《部族志》称:“窝阔台汗时,其个人所属之万户由其侄孛栾台负责,蒙哥汗时孛栾台之子任之。

忽必烈汗时,同一千户由博尔术之二子管辖。后来亦在忽必烈汗时,由孛栾台子管辖。此一孛栾台有子多人,皆为高官。

其中之一为宝儿赤玉昔·帖木儿。他为高官,且为宠信之臣,颇负时誉。

自窝阔台汗末期至忽必烈初年速浑察父子一直统率五投下军。迟至元廷退出大都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仍有“郡王阿怜歹入觐,诏郡王总五投下之众,屯会州”,此一阿怜歹世系不详,但可能为木华黎弟带孙的后裔。

总之,通元一代,五投下构成一个武力集团,往往由木华黎家族率领。木华黎家除去统率五投下的部族军外,又统有所谓“五投下探马赤军”。

此一军队是从五部主力中抽调部分人马所组成,以担任先锋及镇戍为主要任务。木华黎受命伐金时曾集合五部探马赤军,以从征战。

忽必烈即位后,推行集权政策,于1264年以五投下探马赤军成立蒙古探马赤总管府,1294年又更名右都威卫使司,五投下探马赤遂永远成为中央的卫军。

基于此一事实,拉希纳斯基教授认为木华黎家在1264年后即失去军权。这一看法并不正确。1264年以后木华黎家所失去的不过是探马赤军统帅权,而探马赤军仅为五投下军的一部分。

直至元末,五投下军仍为元廷所倚重。木华黎等投下各千户,原为成吉思汗所封建,忽必烈虽然力行中央集权政策,但无意冒有违祖制的大不题而予以剥夺。

至于赤老温家的千户承袭更是纷然难考,仅有之中文及波斯文史料也是相互抵悟,仅能记以存疑。

《史集·氏族志》所记较“成吉思汗的军队”一章为详明,据云:“赤老温有一子即Sudun-noyan,此人在成吉思汗时为左翼之官人,甚受尊崇。

窝阔台时仍存,隶属拖雷汗诸子及(其妻)唆鲁合黑塔尼·别乞。忽必烈汗在位时,其子Khachu继之。”

又称拖雷卒后,窝阔台汗以原属拖雷诸子的逊都思二千户赐予己子阔端。虞集《逊都思氏世勋之碑》称赤老温之孙、阿刺罕之子锁兀都从太子阔端镇河西。

不知拉施德丁所谓逊都思二千户是否即锁兀都所领从阊端镇河西者?亦不知锁兀都是否即Sudun的别译?更不知两者是否即《元史·食货志》的宿敦官人?

若三者皆合,则赤老温家的千户在窝阔台汗季年已扩张至二千户,以后仕奉阔端及其子孙。黄溍《逊都台公一基志铭》,称赤老温家另一支——纳图儿一系历代亦统兵,但纳图儿所统为“卫兵”,当为怯薛,而非本领千户。

其子察剌统以征西域的也是如此。以后忽必烈汗时忽讷任管军万户,其子脱帖穆耳任东平等处管军千户所达鲁花赤,所统之军当为汉军,可以看出纳图儿这一支始终与本管千户无关。

食邑的分赐

除去漠北的分民、分地外,四大家族在汉地和江南又多拥有食邑。元代的食邑制原是蒙古游牧封建制与汉地中央集权官僚制两个体制相互妥协的产物。

窝阔台汗灭金后,本拟将蒙古的游牧封建制全盘移植于汉地,裂土分民,以赐诸王功臣,但是由于中书令耶律楚材及汉人世侯严实等的联合反对,不得不把原计划加以修改,递于1236年根据癸已(1233)及乙未(1235)年籍,将部分汉地民户分隔诸王功臣为“五户丝户”。

凡经指定为五户丝户的民户,在所应缴纳的丝料(科差的一种)全额二二两四钱中,十六两纳入国库,六两四钱缴于所属诸王功臣,以为“汤沐之资”。

1252年,壬子年籍成,蒙哥汗又加拨一小部分民户予诸王功臣,并将各户纳给领主的丝量增加一倍。

当时汉地在籍总户数为一百七十四万户,分拨给诸王、后妃、公主、驸马者有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十二户,赐予功臣者为十八万八千一百八十一户,合计占总户数的43%。

四大家族分得的五户丝户数及食邑所在为:(1)木华黎家;木华黎国王(应作塔思):三万九千零一十九户,东平。拾得官人:一百一十二户,东平。

博尔术家:右手万户三投下孛罗台: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三户,广平洺水。

博尔忽家:博罗浑官人(即博尔忽):四百一十五户,保定。一千一百户,淇州。塔察儿官人:二百户,平阳。三千户,息州。

赤老温家宿敦官人:一千户。四大家族分得的五户丝户共计六二一七九户,占功臣分赐总数的33.04%,比例不可谓不大。

而木华黎一家即分得四万户,远超出其他功臣之上,显然由于木华黎及其子孙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功业最盛的缘故。

忽必烈平宋以后,又依汉地五户丝户的前例,于1281年建立江南户钞制,将江南户口拨赐给诸王公主二十五人,功臣廿五人及怯薛的十二部门。

办法是:一万户田租中,输钞百锭,给予领主。赤老温家未能分得,其他三大家族分得的江南户钞计有:(1)木华黎家,木华黎国王:四万一千零一十九户,韶州。

博尔术家孛罗台万户:一万七千九百一十九户,全州清湘。

博尔忽家博罗浑官人:四千户。三家合计共得六万二千九百三十八户,占功臣所得总数十九万一千三百五十五户的32.89%,与五户丝户所得的比例甚为接近。

又值得注意的是五户丝户及江南户钞的建立,前后相距达四十五年,只有十七功臣前后均得到这两种分赐。

其他有的家族曾分得五户丝户,后来在平宋时,未著功绩,以致未能分得江南户钞,赤老温家便是如此。

也有后起之家,原来默默无闻,但崛兴于伐宋之役而得分赏,这类家族的荣显都是暂时性的,只有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这类家族称得上世封之家,有赏必与,不受时间限制。

食邑制的意义不仅是经济的。领主与食邑所在地州县的关系带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在理论上,领主对食邑并无行政权,州县官吏也非领主的陪臣。

但领主有权向朝廷荐举食邑所在地的达鲁花赤,监督行政,而且关于达鲁花赤的迁调,可“于本投下分拨到腹里江南州郡内三年互相迁调”。

所以,这些达鲁花赤可说是领主的家臣,与中央任命的官僚共同管理领主食邑所在的州郡。朝廷与投下主对这些州郡都拥有部分主权。

事实上,朝廷也视食邑所在地为各家封邑。这由各家封谥之号可以看出,如木华黎家霸都鲁一系世谥东平王,博尔术家世封淇阳王,博尔忽家世封广平王。

所以,这些家族不仅是“达达国土”的封建主,在一定程度内也可说是汉地江南的封建主。

王爵的承继

蒙古入主中原后,仿中国之制,封宗亲勋臣为王。依元代的制度,宗室驸马,通称“诸王”,赐印统兵。

异姓功臣封王者并不多见。四大家族中,除去赤老温家全无封王记录外,其他三家的成员,由于有功王室,皆得封王,且得世袭。

封王虽来自汉地的传统,但用汉式王号分封“黄金氏族”的成员及历代可汗最亲密的伴当,可说是以中国之瓶,装蒙古之酒,是游牧封建制的一种变形。

四家中封王最早者为木华黎。早在1217年,成吉思汗便封之为"太师国王”,并赐督券黄金印,文曰:“子孙传国,世世不绝。”

忽必烈即位前,蒙古原无封王之制,木华黎独为例外,足见其地位之优崇。以后,其子孙袭国王之号共十二人,凡十四传。

现存记录中拥此王号最晚者是也先不花(野仙溥花),见于1365年的记载,已属元末。此家的拥此王号,可说与元室相终始。

木华黎的后裔除去拥有“国王”头衔外,其孙塔思的后裔又得比照国王的待遇。塔思原继承其父孛鲁为国王,死后由弟速浑察继为国王,塔思之子硕笃儿成年后,“诏别赐三千户为食邑,建国王旗帜,降五品印一,七品印二,付其家、置官属,如列侯故事”。

这一王位以后袭传共四代四人。最后一人已是木华黎七世孙。蒙古退出中原后,又有纳哈出据辽东顽抗,得封开元王。

总计木华黎家得袭国王号及建国王旗帜者共十九人,占全家总人数四十八一人的39.58%。

博尔术家的封王则迟在1301年。玉昔·帖木儿因拥立铁木儿汗有大功。是年卒后,追封广平王。

此后袭广平王者有秃秃哈、木剌忽、哈班、阿鲁图、咬咬等五人,占全家现知总人数十二人的41.66%。

博尔忽家的封为淇阳王更迟至1308年。博尔忽之曾孙月赤察儿手握重兵,坐镇蒙古,而且对海山汗之夺位,建有大功。

海山即位后便封之为淇阳王,佩黄金印,荣崇震于一时。其子塔剌海、狐头(即脱儿赤颜)、也先·帖木儿、完者·帖木儿相继袭封。

完者·帖木儿于1335年夺爵(原因详下),以后未见续封,所以此家的淇阳王位仅历时廿七年,共五人,占该家族现知人数三十一人的16.13%。

元代王号的封袭原是“黄金氏族”的特权,而四大家族中有三家皆得封王,且袭王号者更多达二十八人之多,占三家现知一百一十人的26.328%。

王爵袭传最短的博尔忽家也达廿七年,木华黎家国王一号袭传更达一百四十八年之久,是元代绝无仅有的例子。

参考文献:

陈述,《授下释义》,《东北集刊》,第一册(1941年)。

姚从吾,《张德师岭北纪行足本校注》,《文史哲学报》,第11期(1962年)。

黄时鉴,《木华黎国王麾下诸军考》,《元史论丛》,第一辑(北京,1981年)。

杨志玖《元代的探马赤军》,《中华文史论丛》,第六期(1965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隋朝只有两个正式皇帝,隋文帝杨坚更是出名专情,只立一后。难道杨广敢改这「旧例」吗?没错,隋朝也只有两...
原创 光... 1875年光绪元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爆发了旱灾,遍地赤地千里。光绪二年,爆发蝗虫灾害,满天地的...
原创 小... 东西方文化交流当中,拜占庭地位越加重要 罗马帝国走向分治之后,西罗马帝国实际上,对于东罗马帝国的影响...
原创 湖... 2014年7月,位于湖北荆州的一所中学正在扩建教学楼,然而施工队却在敲地基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地底下...
原创 明...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皇帝明明很优秀,却因为运气不好而遗臭万年。而这个皇帝就是被大家低估的唐高宗李治,...
从象征到神话:塑造中世纪历史的... 《城堡的兴亡:从战争到和平》,[法]让·梅斯基 著,赵念国 译,北京出版社2024年7月版。 地道是...
原创 光... 近代历史上,慈禧和光绪可以说是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对历史的走向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在常人的印象当中,光...
原创 乔... 引言中的《乔家大院》描绘了乔家独特的商业成就,成为晋商代表之一。在古代,我国实行着重农抑商的政策,但...
原创 除... 十八路讨董卓是三国前期的一次盛会,同时也是展现刘关张3人风采的重大舞台。当时董卓手下有2位猛将曾震住...
原创 此... 他走南闯北习的百家学派之长,九华山下顿悟开创八卦掌时代;他气纳百川义薄云天惩奸除恶,义杀贪官豪绅救民...
原创 荆... 刘备借荆州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荆州真的是刘备借的吗?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刘备很冤?那就让我们一起来...
原创 为... 秦始皇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王翦之所以在统一六国后选择用功成身退,而非销声匿迹,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
原创 朱... 故事中的情节发生在朱元璋剥橘子给朱棣吃的时候,却引发了一场家庭的危机。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故事,我们...
原创 从... 天津九国租界分布图 总有一些外地的朋友问我,天津百年之前到底有多少个外国租界?当年的八国联军总共不就...
安徽一地挖出大量古代钱币,官方... 安徽霍邱农田中发现钱币窑藏 出土大量古钱币 // 前插...
原创 山... 朔风吹我上崔巍,羽客相邀茗一杯。 政讶袖中遗米石,忽从岩畔起冬雷。 千年侠气荒无主,百里洞天属不开。...
北京先农坛庆成宫重焕新生 将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从北京天坛西门再向西,在一片错落的居民楼中,隐藏着一座红色宫墙围绕着的宫...
原创 此... 如果称一个大臣为“三朝元老”就是说他已经辅佐了三代皇帝,德高望重。这个对一个大臣来说非常不容易,毕竟...
原创 古...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常看到皇帝吃饭时,身边总是站着太监或宫女,手持银针一个一个地试毒。只有当所有饭菜检...
原创 曹... 纵观整部《三国演义》中的谋臣名士,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璀璨繁多,其中最让人惋惜的谋士,就要说到曹操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