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在位时发生灾疫的四个阶段,江苏最严重,山东排第二
迪丽瓦拉
2025-07-16 21:32:54
0

引言

疫灾是一种大规模性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们常见的有鼠疫、天花、霍乱等疾病。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疫灾也备受关注,对于疫灾流行的特征、应对方式、受哪些因素影响等都有一定的研究。

清朝时期是流行疫灾多发的时期,在这几年中,光大型性流行疫灾就发生了三百多起。

而当时的人们对于疫灾的了解仅在于自然灾害,对于人们身上的传染性疾病,动物身上的传染性疾病还不够了解。

远古时期,对于疫灾就有记载,直到明清时期,人们对于疫灾的认知已达到一个较高点。

当出现流行性疫灾时,我们这位有才识的康熙皇帝都是如何应对的呢?关于这些疾病的特征又有哪些呢?

疫灾流行,特征多样

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但是在康熙帝在位期间,疫灾也是频频发生,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疫灾,这也难住了我们这位明智的皇帝。

值得思考的是,康熙帝在位期间,全国范围性的疫灾就占了两个,但是全国范围内的疫灾一共只有四个。

虽然疫灾发生的时间多有不同,但是又有相关联性,每个阶段也有着十分显著的特征,对于康熙皇帝来说,总结前次疫灾的特性,来应对下次疫灾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季节性特征,夏季发生的疫灾最多,而秋季则排第二位。

由于夏季温度较高,对于疫灾来说是诱发的高峰期,在领域上也多集中发生在山东、安徽、湖北等地区。

疫灾的频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安定,对于国家是否能够轻松治理也有极大程度的影响,也在乾隆年间对于国家的治理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康熙年间疫灾发生的五十六个季节,明确记录了夏秋季发生疫灾的概率是59%,这时的康熙帝也了解了在天气炎热时,是疫灾富养的季节,很容易造成大规模流行性疫灾疾病。

其次是时间性特征,我们可以将康熙在位时发生的疫灾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是1662年到1680年间,这个时期是疫灾的上升期,在经历了八年的三藩之乱后,出现了大程度的疫灾。

第二个阶段是在1681年到1687年,是“康熙盛世”的时候,这个时期疫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正所谓是盛世带来的有利条件。

由于在这之前,清朝的大规模战役差不多都结束了,因此疫灾的猖獗时期也在变化,也符合我们常说的“治世少疫”的情况。

第三个阶段是在1688年到1708年间,这个时候疫灾又一次出现了波动,出现了上升的幅度。

这个时期也是自然灾害较多的时期,正是“乱世多疫”。

在康熙三十一年间时,出现了大饥荒,疫情出现了扩散的趋势,开始逐渐向南大规模扩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第四个阶段是1709年到1722年,此时的疫灾情况又恢复到从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逐渐回暖,天下太平,疫灾也随着和平年间逐渐消散。

最后是空间性特征,首先在内陆城市疫灾的受害程度和发生程度普遍比沿海城市更高,在江苏、浙江、山东部分沿海地区、福建等城市,疫灾的受害频率可以达到37%左右。

其次有多个省份受灾县有接近四成左右,且受灾的频度高达至46%。

第三受灾密度也各有不同,东部省份受灾程度大于等于中西部省份,历史越悠久的地区,受灾密度也相对较大。

第四各省市受灾的厚度不同,像江苏受灾程度在一次及以上,新疆受灾程度几乎为零。

最后东南方向的城市受灾较为严重,像山东、江苏等,而西北地区相对受灾程度较轻,像新疆、西藏等。

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在康熙年间,疫灾发生时,南方受灾严重性多于北方;内地多于沿海、多于西部边疆地区;东部比中西部地区受灾更严重、密度也更高。

除此之外,江苏是受灾最严重的省份,其次就是山东省。

特征多样,应对无穷

康熙皇帝对疫灾格外重视,也利用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去治疗疾病,对于疫灾来说,多样化的特点更需要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由于康熙帝小的时候感染过天花,了解天花的威力,因此,在天花时期,康熙帝对如何治疗天花也是相对了解,采用了金鸡纳霜,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奎宁来治疗疾病。

康熙帝对于天花的治疗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得到了救治,康熙帝的治疗方式也取得了众人的信任。

但是古代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以及科学性,对于医疗保障制度也几乎没有,这对人们来说十分不利。

古代多采用施医赠药的方式治疗疾病,地方官员以及士绅会采取赠与药物给百姓的方式治疗,像鹦烈鹏、杨荣荫等都做过此事。

还有使用刊刻医书的方式来治疗疾病,在实践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所编写的医书,他们通过阅读书刊及传递书刊的方式传递给民众,依据书刊研究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面对疫灾百姓们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除了接受药物的赠与,还会自己找方法治疗。

像有些条件较好的百姓会选择前往疫灾不严重的地方避难逃难,这也是百姓无法自我处理,又想活下去时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也会有将疫灾传到其它地方的风险,对社会的安定有极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治理的层面,让疫灾变得不可控。

由于古代十分封建迷信,百姓们会选择把自己的命数交给神明,这种方式对于百姓们来说是非常普遍的。

像求神拜佛、大设祭祀等,认为只要自己真诚拜神就一定能得到救助,但是对于现在社会来说,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方式。

以上方式是帝王、士绅、官员、百姓等应付疫灾的方式,但是就当前国情来看,我们应该相信国家,积极应对,按照国家的要求面对任何疫灾,要相信总有一天疫灾会被我们消灭的。

应对方式,值得借鉴

经历了长时间应对疫灾,我们了解了当时疫灾发生的特征和治理方法,总结了很多对于现代的我们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结论。

康熙年间对于疫灾的应对仍然比较传统,仅靠官员赠与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当时缺乏对疾病的研究和了解,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方式,治疗制度不完善,也没有相应的治疗机器,这对于人民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康熙帝治理疫灾的方式告诉我们:拥有专业的医疗队伍和医疗机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清代时,关于医疗队伍的储备还是不够完善,面对疫灾时的救援队伍更像是一个临时组成的组织,毫无默契度。

在乾隆四十九年间,面对灾情的记载只是派遣官员去了解以及调查,并未提及如何救助百姓,如何治理疫灾,这足以说明清朝在医疗队伍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欠缺,而康熙帝期间医疗队伍更是少之又少。

在疫灾面前只能临时救助,匆忙组织治疗,这治疗效果也足以显现了。

在清朝时期,从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体系,在大规模疫灾来临后,对于应对措施、如何救治、资源利用以及对百姓的安抚上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像我国此次应对新冠疫情时,公共卫生体系比较健全,可以立即对人民责令,调换医务工作者,完成疫情的治疗和救助,这是我国在疫灾面前的一大进步。

中国古代防疫制度缺乏,康熙帝时面对疫情还是选择采用基础的方式,从未做出其它方面的改变,即使康熙帝自身经历过一些列的疾病,也得到了救治,但是在处理疫灾面前,还是无法完善。

只是针对个体,像皇子公主、贵族官员、士绅士兵等,对于百姓从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提及和治疗。

有些官员甚至会选择隐瞒疫灾病情,甚至是被发现后才向中央回报疫灾情况,导致救援资源不能及时赶到,这样的官员不仅不在少数,而且还从未得到处罚,这对人民来说是极大程度的败笔。

康熙年间是盛世年间,因此疫灾频发,同时这一时期属于清代疫灾爆发最长最久的时期,疫灾的出现严重波及了百姓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人口死亡率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巅峰阶段。

结语

总体来看,在清朝的长期统治中,也形成了短暂有效的治疗方式和救助策略,但是并不是长期的,只是浮在表面上的。

但是清朝避疫的传统思想对当代疫灾的防控有着历史性的启示,那就是我们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制度,全心全意走向人民,救助人民,帮助人民,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治疫全书》

《温疫明辨》

《鼠死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都...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的挚爱有两个,一个是在开元盛世的盛年恩爱非常的武惠妃,一个是在其知命之年宠冠后宫的杨...
原创 纳... 我们都知道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他在文坛中的地位屈指可数,独树一帜。纳兰性德出生于满洲贵族家庭,从小...
吉林大学教授井中伟加盟浙江大学... 井中伟教授。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官方微信号 图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井中伟已加盟浙江大学。 据浙...
原创 关... 无知者无畏,世风日下,很多对历史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的人甚嚣尘上,屡屡有惊世言论流出,比如很多人...
原创 秦... 文|编辑:潇潇 引言 在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大量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的变迁。 这一时期,出现了道...
原创 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烈...
原创 诸... 自古英雄辈出,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庞统可谓是千古风云人物。两位杰出的谋臣,同为刘备大业的中流砥柱,都曾为...
原创 驻... 1949年12月,毛主席在访苏的列车上仍然思考着西藏的局势。 四个月前,也就是建国前两个月,西藏地方...
原创 全... 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其中齐秦两国最为强大。战国七雄个个不甘示弱,时而联合时而对抗。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
原创 历... 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原本看似与皇位无缘,却在命运的巧妙安排下,意外走上了权力的巅峰。为什么这些看似“...
原创 苏... 《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句著名的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别看这只是一部根据中国古代历史改编的一部小说...
原创 我... 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时,都要重视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地理学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四大文明古国...
原创 顺...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共有12位皇帝,其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打造出康乾盛世的三位帝王,包括很...
原创 隋... 隋朝历史三十多年,时间不算长,不过打的仗并不少。期间诞生了一些名将,如贺若弼、韩擒虎。如果要说隋朝第...
正人君子为何不适合当宰相?有这... 正人君子为何不能当宰相这一问题,其实涉及到了多个层面的原因,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正人君子不适合...
原创 浅... 前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王朝之一,其盛世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但是在唐朝后期,一个重大的事件...
原创 1... 文|青丘 编辑|海蓝宝 都铎王朝法律书籍印刷出版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是英国 社会转型过程 的一个縮...
原创 柳... 柳宗元的人生简单而坎坷。他名门出身,年少进士及第,在官场高歌猛进,他因永贞革新迅速升迁,荣耀加冕,但...
原创 一... 在日本的海外人口分布中,巴西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日本海外人口,以至于很多日本人都将巴西视为第二故乡。如今...
原创 陪... 天历元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在家里排第四,因在家族兄弟中排第八,故名朱重八。 至正四年,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