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随着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起义军让大秦帝国陷入狼烟之中。起义军很快兵临城下,秦国都城陷入恐慌之中,章邯自告奋勇,请求秦二世赦免在骊山修陵墓的20万劳役,用以平叛。先战败周文解了咸阳之危 又平定了吴广给和陈胜,最后还还消灭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可惜碰到项羽巨鹿一战 被项羽破釜沉舟所败,率部投降了项羽。后来镇守三秦被刘邦所败,不愿归顺刘邦,城破自刎而亡。同样是败北章邯为什么愿意投降项羽而面对刘邦却是宁死不降?
形势所迫。章邯归降项羽。可以说是被赵高构陷所逼迫 ,赵高已经有了要杀他的想法,没有退路所以选择投降。投降时手中有二十万大军 章邯身为主帅作用可以说是无可替代 , 也就有了可以和项羽谈判的资本。仍有回旋的余地。 而被刘邦所败时手中一无兵二无粮,自身又有叛投的前科,很难受到刘邦信任,受限于此即使投降恐怕也不会有太好的待遇。所以干脆不降。
章邯投降项羽很难被清算。不是项羽不敢而是项羽不能。章邯率众归降, 如果项羽杀了章邯是因小失大,因私废公,失去大义。 投降刘邦则完全相反。巨鹿之战后章邯率领20万秦军归降项羽,章邯被封为雍王,项羽对章邯可以说是有恩的。而20万降卒被坑杀,三秦之地的百姓对章邯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这种情况下为了收买人心刘邦有可能会杀掉章邯。
有损自身名节 章邯本是秦国人 先叛秦降楚,如果再叛楚降汉 不忠不义 岂不是成了职业叛徒。况且当时项羽是占有优势的,投降刘邦项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难保危机之时不会被刘邦交出去。
所以当时的情形是不允许他再败一次,再降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