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于谦辅佐明朝四代帝王,被斩时锦衣卫落泪,孙太后得知掩面痛哭
迪丽瓦拉
2025-07-17 09:02:45
0

辅佐明朝四代帝王的于谦,朱祁镇真的痛下杀手将于谦处刑,孙太后得知后掩面痛哭,为其亲自书写悼词。听说老百姓一路哭喊,长街十里护送于谦走上断头台,连行刑的锦衣卫都忍不住落泪。可以说明英宗这辈子干的最大一件错事,就是冤杀于谦,明朝的百姓对这位帝王恨之入骨的原因也就在此。

于谦含冤被杀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被俘虏,是为“土木堡之变”。噩耗传到京师,人心惶恐,于谦心痛难忍,向北望去,大声号哭:“誓不与虏俱生!”如果迁都南京,大明会怎么样?大好河山拱手让人,中原再遭战火?北方局势失控?大明提早变成南明?这些都是猜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没有北京重镇,大明对北方游牧民族只能更加被动,没有主动权。万幸的是,大明还有于谦,还有这样一个有担当,敢发声的英雄。

皇帝深陷敌营,敌人气势汹汹,城内百姓惊慌失措,士卒士气低落。这看似是一盘死局,但于谦就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做这个破局之人。于谦便力挽狂澜直接推荐了明代宗朱祁钰为帝,在随后的几年中,明代宗励精图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可以说,朱祁钰能够当上皇帝,这与于谦有很大的功劳,如果没有于谦的大力推荐,朱祁钰是不能当上皇帝的。而当明英宗被俘虏一年后,于谦又主张把他接回来,可以说整个过程为于谦被杀埋下了伏笔。

但是朱祁钰死后的身后事,未得到有效的处理,景泰八年,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奉迎明英宗朱祁镇上位。英宗上台之后重用这些夺权野心家,并对朝臣发动了清洗。于谦被诬告谋反,判决死刑。

徐有贞则告诉英宗,于谦是景帝的铁杆臣子,景帝是他拥立的,此次政变若不杀于谦,便没有名义再坐上那个皇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从朱祁镇当了俘虏之后,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朝廷中,希望有人能够为他赎身,可让朱祁镇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最终等来的却是:于谦扶持自己的弟弟登基继位的消息。所以说,站在朱祁镇的角度:于谦一定是要扳倒的。

朱祁镇后悔杀于谦

明英宗朱祁镇对于谦怀有恨意,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他在被俘受难之时,于谦却置他的生死于不顾。于谦不仅置朱祁镇的生死于不顾,更是直接把他推下了帝位,让朱祁钰取朱祁镇而代之。而且于谦在拥立朱祁钰为帝之后,也没有保住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反而让朱祁钰废了朱见深,人走茶凉,这怎能不让朱祁镇对于谦恨之入骨?

说实话,于谦实在没有必要将朱祁镇从瓦剌救回来。一方面朱祁钰继位后,十分重视于谦,由于连年的征战和瓦剌的劫掠,于谦等人建议朱祁钰广开言路、招贤纳士、清除阉党,稳定了当朝局面。

但王权的贪欲岂是那么容易放下的!因为于谦和明代宗没有推心置腹的沟通,所以明代宗表面对于谦尊敬,其实也怀有帝王对能臣的猜忌与防备,甚至在听说政变时,第一反应居然认为是于谦造反,实在令人唏嘘,令人心寒。

朱祁钰在明英宗回城后,不顾于谦的反对,直接将明英宗软禁了起来,自己当上了皇帝,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篡权”了。可王权来路不正,民心自然也不会向着他,公元1457年,于谦的手下石亨趁着朱祁钰病重,将被严加看守的明英宗给救了出来。

恢复自由的明英宗怒不可遏,直接将朱祁钰废黜,但鉴于这位“代皇帝”已经病重,便没有再下杀手,让他自生自灭去了。在这之后,朱祁镇做了大明历史上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追责。他不顾当时臣子救国有功,一心只想报夺位之仇,直接革去了于谦等当时守卫北京的功臣的职务。

一代忠臣于谦

于谦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诚忧国家,非为私计。”他不求名利,皇帝给他的赏赐他大多推辞,即便收了的也都是封存起来,从不拿出来炫耀。从这点来看,他不为己。于谦个性刚直,是个典型的清流,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当然于谦之死肯定是个冤案,没有于谦,大明估计很难躲过那一场危机,也就不会有之后长达200年的国运。

有人奇怪,为何于谦当年一定要把朱祁镇接回来,置自己于万劫不复之地,这不是找死吗?可以说,迎回太上皇,于谦的做法完全是为景泰帝着想,不管怎么说,景泰帝地位是非常特殊的,英宗虽身陷敌营,但当时皇太子朱见深完全可以继承帝位,如果不是因为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太年幼,景泰帝根本没有资格做皇帝。

如今顺应民意迎回太上皇,其实也是给景泰帝形象上加了不少得分,可见于谦真的是一片赤诚,其良苦用心天地可鉴。可惜,被皇位冲昏了头脑的景泰帝,对太上皇的处理方式太过于无情冷血,英宗一回来,与钱皇后夫妻团聚还不到一个月,两人便被幽禁在南宫,这一关,就是整整七年。

朱祁钰再狠一点,也可以让朱见深夭折,彻底断了英宗一脉的指望。毕竟那个时代,皇子夭折之事并不鲜见,谁也拿不住朱祁钰的半点把柄。虽然说于谦其实已经很难左右这一点了,毕竟朱祁钰是在坐稳了皇位之后才动手废了朱见深。

然而朱祁钰已经病逝,朱祁镇顺理成章地从南宫挪了出来,时隔15年再次坐上了皇位。对于,朱祁钰这个弟弟,朱祁镇除了不承认他的皇帝身份之外,也就只能用史官的记载来惩罚一下他了。可是于谦却还活着,所以朱祁镇就只能够拿他来出气,用来发泄自己对于谦的恨,这是朱祁镇处死于谦的原因之一。

更甚至,他还派手下的锦衣卫抄了于谦的家。公元1457年,在朝野一片反对声之中,于谦就这样被处死,连给于谦行刑的锦衣卫为之落泪。曾与于谦一起守卫北京城的孙太后,在得知忠臣已去后,她连连落泪,甚至悲伤到几日都吃不下饭,为这位忠臣悲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隋朝只有两个正式皇帝,隋文帝杨坚更是出名专情,只立一后。难道杨广敢改这「旧例」吗?没错,隋朝也只有两...
原创 光... 1875年光绪元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爆发了旱灾,遍地赤地千里。光绪二年,爆发蝗虫灾害,满天地的...
原创 小... 东西方文化交流当中,拜占庭地位越加重要 罗马帝国走向分治之后,西罗马帝国实际上,对于东罗马帝国的影响...
原创 湖... 2014年7月,位于湖北荆州的一所中学正在扩建教学楼,然而施工队却在敲地基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地底下...
原创 明...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皇帝明明很优秀,却因为运气不好而遗臭万年。而这个皇帝就是被大家低估的唐高宗李治,...
从象征到神话:塑造中世纪历史的... 《城堡的兴亡:从战争到和平》,[法]让·梅斯基 著,赵念国 译,北京出版社2024年7月版。 地道是...
原创 光... 近代历史上,慈禧和光绪可以说是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对历史的走向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在常人的印象当中,光...
原创 乔... 引言中的《乔家大院》描绘了乔家独特的商业成就,成为晋商代表之一。在古代,我国实行着重农抑商的政策,但...
原创 除... 十八路讨董卓是三国前期的一次盛会,同时也是展现刘关张3人风采的重大舞台。当时董卓手下有2位猛将曾震住...
原创 此... 他走南闯北习的百家学派之长,九华山下顿悟开创八卦掌时代;他气纳百川义薄云天惩奸除恶,义杀贪官豪绅救民...
原创 荆... 刘备借荆州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荆州真的是刘备借的吗?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刘备很冤?那就让我们一起来...
原创 为... 秦始皇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王翦之所以在统一六国后选择用功成身退,而非销声匿迹,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
原创 朱... 故事中的情节发生在朱元璋剥橘子给朱棣吃的时候,却引发了一场家庭的危机。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故事,我们...
原创 从... 天津九国租界分布图 总有一些外地的朋友问我,天津百年之前到底有多少个外国租界?当年的八国联军总共不就...
安徽一地挖出大量古代钱币,官方... 安徽霍邱农田中发现钱币窑藏 出土大量古钱币 // 前插...
原创 山... 朔风吹我上崔巍,羽客相邀茗一杯。 政讶袖中遗米石,忽从岩畔起冬雷。 千年侠气荒无主,百里洞天属不开。...
北京先农坛庆成宫重焕新生 将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从北京天坛西门再向西,在一片错落的居民楼中,隐藏着一座红色宫墙围绕着的宫...
原创 此... 如果称一个大臣为“三朝元老”就是说他已经辅佐了三代皇帝,德高望重。这个对一个大臣来说非常不容易,毕竟...
原创 古...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常看到皇帝吃饭时,身边总是站着太监或宫女,手持银针一个一个地试毒。只有当所有饭菜检...
原创 曹... 纵观整部《三国演义》中的谋臣名士,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璀璨繁多,其中最让人惋惜的谋士,就要说到曹操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