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顺治倚重的陈名夏,因为犯了什么错误,最终被顺治处死?
迪丽瓦拉
2024-11-01 05:06:45
0

原标题:曾经被顺治倚重的陈名夏,因为犯了什么错误,最终被顺治处死?

在清朝刚刚进入中原的时候,其希望能够重新建立起冯家政治体系,而仅仅依靠满足王公以及早期投靠满清的汉臣是很那完成的,因为那些汉臣大多都是军事将领,其对于政治工作也并不是十分擅长。

因此在多尔衮入京之后,其对于明朝的降臣们是十分宽容的,并且授予其中积极合作者极高的职位,让他们成为了清朝早期政府中的核心人物。在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帝成为了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其当时年纪尚轻,而且缺乏良好的教育,甚至不能手写诏书。因此其对于汉族文臣更加倚重,陈名夏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被顺治帝极为倚重的官员,却因为在朝堂上提议改换明朝衣冠而受到二来宁完我等汉族老臣的非议,最终更是落得被顺治处死的下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又是怎样的呢?

陈名夏在顺治一朝的尊崇地位

顺治作为清朝政府在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一任君主,其早年的政治生涯完全处于其叔父多尔衮的阴影之下。这位摄政王依靠军事成功稳定了其在朝堂之上的地位,而顺治也只能屈从于其统治。多尔衮摄政期间,其对于年幼的顺治帝也不是没有戒心,其多次拒绝了汉族臣子提出的为顺治帝讲学的请求,让顺治帝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此在顺治帝正式执政之后,其对于汉族文化的理解及其有限,而且也缺乏处理政治问题的能力,其必须要依靠博学的汉族臣子的帮助,才能对奏章走出妥善的批复。而陈名夏作为宿儒,十分博学,很好地承担了顺治帝身边活字典的角色,令顺治十分依赖。而陈名夏也因此获得了替顺治帝草拟奏章的权力,他当时的身份极似明朝时期的阁臣,有着操纵政策的能力。而陈名夏也确实曾经以文辞不佳为理由,对已经经由顺治审核过的奏章进行修改,这让其成为了顺治一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陈名夏身居高位,并且获得了顺治的信任之后,其高傲的一面便逐渐显露了出来。其对于自己的同僚以及下属态度十分不友善,这引起了部分朝臣的不满,不过鉴于其权势,大多大臣并没有明显表露出来。

陈名夏在任珍案中的失误

在陈名夏春风得意的时候,一件公案的出现让陈名夏受到了顺治帝的猜忌。当时屡立大功汉军旗人任珍在征战之后,其在西安擅杀了许多人,这些人在当地犯下了淫乱之罪。这样的行为在当时的边镇十分常见,不过汉族官员却认为任珍必须要为自己杀人的罪行付出代价,任珍在当时为了隐瞒罪行,曾经贿赂过部分官员,这件事在泄露之后引起了顺治帝的重视,因此该案被拿到了朝议中讨论。

当时汉满两族的大臣对于这个案件的看法不一,汉族大臣认为任珍需要被处死,而满族勋贵则认为这是对于任珍的羞辱,因为其处死的也是政府的敌人。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出现了转变。任珍因为自己的案件被曝光十分不满,多次言出不轨,这让满族大臣十分不满,指出其应该因为叛逆之罪被处死。

不过顺治帝担心其会像姜瓖一样发动叛乱,因此同意了对其处罚,但是最终将其责罚改为远徙辽阳,而其儿子依然可以继承其官职。不过在申明其罪状的问题上,满汉大臣再次出现了纠纷。以陈名夏为首的二十余名坚持只描述其杀人的罪责,而不问其叛逆之罪。

他们的举动引起了顺治的警觉,他发现汉族大臣和满族大臣正在走向两个阵营,而且他们对于政治问题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顺治担心明代的党争再次上演,便对陈名夏等人提出了批评,并训诫他们不要结党:

虽事亦或有当异议者,何以满洲官议内无一汉官,汉官议内无一满洲官?此皆尔等心志未协之故也。

陈名夏等人对于任珍叛逆行为的轻视让顺治帝对于汉臣的忠诚度产生了一定的怀疑,再加上他们结党的嫌疑,让陈名夏在顺治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这也为其之后的被杀埋下了伏笔。

朝服事件与陈名夏之死

在任珍案尘埃落定一年之后,陈名夏可能是出自对于前朝的怀念,亦或是为了减轻叛明降清的负罪感,其向汉族老臣宁完我提出了希望清政府官员改换明朝服饰的建议。宁完我虽然是汉人,但是其在努尔哈赤时代就已经在当时的后金政府效力,其立场是站在满族贵族一边的。因此在得知了陈名夏的想法之后,其便立即向顺治汇报了这件事情,并指出陈名夏提出这样的建议,是为了削弱满洲人的武力,这对于清朝的建设是有极大危害的。

除此之外,其还指出陈名夏在担任大学士期间,有着结党营私的行为,希望顺治帝能够对其进行责罚。而顺治帝在当时最为忌惮的几件事情中,就有汉人与满人的对立,以及党争的复兴,陈名夏的这个提议无疑是民族意识的体现,而且结党一事在任珍一案中便早有端倪,这次被宁完我重新提及,自然让顺治十分重视。

因此其便立即开展了对于陈名夏的调查,后来虽然发现宁完我对于陈名夏的多种指责都有不实之处,但是其和不少汉族大臣确实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于是顺治决定处死这位自己曾经十分依仗的大臣,这可能是其想抑制住将汉族官员结党的趋势。

陈名夏作为明末清初的知名文人,其在汉族文化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这也是其能在清政府早期身居高位的原因。不过作为明朝降臣,其身上依然有着明朝政府文人党争的习气,这让他习惯于拉拢身边的大臣,结成小团体,来维持他们的共同利益。

但是在清朝初期,统治者对于明朝败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而且由于满洲贵族对于汉族文官的轻视,他们倾向于将明朝灭亡的原因归咎于明末那些文官的身上。这让清政府对于党争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对此严加防范。而且对于汉族官员和满族官员之间可能出现的对立,清朝统治者也是十分小心的。

而陈名夏此时在任珍案以及朝服提议中和汉族官员站在了一起,这让其触犯了党争和汉满对立这两条清政府的底线。因此即使其罪过并没有宁完我所说的那么不堪,曾经对其敬佩有加的顺治帝也不得不为了政局的稳定将其处死。

参考文献:

【1】《清世祖实录》

【2】《清史稿·陈名夏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关羽败走麦城逃向临沮,这里是马超的地盘,为何他不出手相助呢? 大家好,小编继续讲历史,现在很多人都还...
原创 朝... 朝鲜末代王女德惠翁主:作为人质被送往日本,受尽欺凌后精神失常 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
原创 曹... 引言:曹操与求贤三令 曹操,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军事领袖,他的求贤三令引发了历史学界的广泛争议。...
原创 孙... 要知道人一般都是有自己的习惯的,就连睡觉也是一样的。有人就是不开灯就睡不着,而有的人则是有点光就睡不...
原创 为... 东汉末年是一个政局动荡的朝代,当时大家纷纷争夺权力而导致天下大乱。最终因孙曹刘三方的势力旗鼓相当而形...
原创 平... 从1949年1月22日起,驻扎在北平城内的20多万国军陆续开出城外,接受改编。1949年1月31日,...
原创 满... 毛泽民(1896年4月3日—1943年9月27日),是伟人大弟,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第一任行长。193...
原创 教... #历史风云:美中日纠葛的绝密档案解读# ?引言:历史的钥匙 1937年,宋美龄发表《令人失望之美国...
原创 他... 红旗渠是一处修建在山腰上的人工河,它全长1500公里,耗时差不多十年时间才修建完毕,被誉为“新中国奇...
原创 哪...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帝王凭借着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权谋手段,成功地驾驭了群臣,将丞相之位置于手中...
原创 古... 大家都知道宋元时期中国发展的非常强盛,拥有非常庞大的军队和很多先进的武器。在明朝以前,中国的文化和军...
原创 揭... 随着德军启动巴巴罗萨计划,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了猛烈入侵。此前双方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瞬间变得毫无意...
原创 李...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可以说他才是唐王朝真正的缔造者,要不是他,父亲李渊坐不上皇位,后...
原创 张... 纷乱时代的政治游戏:袁世凯与张作霖的交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鲜活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
原创 如... 阅读文章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便于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皇... 没错,皇太极是娶了皇后的侄女,而且不止一个,是成双。 皇后,便是哲哲,如下图蔡少芬演绎的角色便是她。...
原创 唐...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是男性,那是因为在过去,女性的地位一直受到了压制。不管是在教育、...
重大进展!浙江衢州发现目前世界...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
原创 大... 在大清将近300年的历史上,出过不少有名的皇后,不过咱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位叫做阿巴亥的大妃。阿巴亥是努...
原创 合... “战国”一词最初只是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