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世纪德国政治对统一格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迪丽瓦拉
2025-07-18 01:03:50
0

文|青丘

编辑|海蓝宝

文化引燃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激发了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运动,关税同盟和

铁路网拉动了德意志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普鲁士的选择

(一)普鲁士的政治遗产

由于普鲁士的强势地位,加入关税同盟的德意志人在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带有

普鲁士的鲜明印记,

压倒过去的地域文化。

经济的一体化引发

文化的一体化

,也让

政治一体化

提上了最后的日程。

由于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

统一前的德意志长期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

现今,在德意志诸邦中,唯有普鲁士经济最为强大,在关税同盟中可以呼风唤雨颐指气使,但面对政治统一这个新的形势,普鲁士究竟会怎样选择?

是否有意愿为政治的统一全力以赴砥砺前行?德意志统一要走什么道路?谁更有

资格领导统一运动?

即便普鲁士愿意成为领导统一的主宰,

其他的邦国会俯首听命吗

普鲁士又有怎样的能力担当统一的大任?

作为一个

德意志邦国

,处在东部“

塞外

”,原本蛮荒穷困,被人称为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砂石罐头”,并不引人注目。

三十年战争后骤然崛起,王国主要由勃兰登堡马克和普鲁士地区

两块构成

此时这块边陲地区积贫积弱,分离主义猖獗,即大选侯位的弗里德里希-威廉效仿瑞典人

建立新军。

以之为后盾制服容克分离势力获得秩序,建立

专制的政体

,采用

重商主义政策力促经济发展。

接受来自法国的大批被驱逐的移民,支持掠夺战争,扩充邦国领土,他为普鲁士王国成为强权国家奠定基础。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在位期间,军事上依靠强大的

军队强化自己的专制统治。

这个被称之为

“士兵王”

的君主,让人看到了一种普鲁士精神的形成,他推崇勇敢坚韧,

国家至上,专制强权。

士兵王的次子弗里德里希二世即位期间继续大力强化中央集权,权大于法,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大王。

因为历史上这些君主,普鲁士王国留给后人最大的政治遗产就是所谓的普鲁士精神,

核心是尚武,实行军国主义统治。

普鲁士天生就是一个诞生于战争以及一切为了战争的国家。

扩军备战和侵略是它的家常便饭

。当年的弗里德里希大王不是什么德意志民族主义者。

但他是地地道道的国家主义者,为了本邦国的利益不断征服和吞并其他邦国,这就为多年后俾斯麦的统一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

(二)普鲁士的现实当下

拿破仑垮台,欧洲封建政治复辟。维也纳会议列强重做领土分赃,

维也纳中心东移

,而普鲁士领土扩容。

英国、俄国出于防备法国东扩的考虑,使普鲁士取得了莱茵兰和威斯特伐利亚地区。

普鲁士还得到了萨克森邦将近一半的土地,普鲁士由原来的

东部边陲向西扩展

,富庶的西部地区加入,使

普鲁士成为德意志诸邦实力最强的邦国。

但它的领土不是一个完整的构成,东西两大块之间还夹杂着

黑森和汉诺威两个邦国

政治版图不利于国家管理,再加上东部的沙俄把领土伸入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进攻态势让普鲁士当局念兹在兹,难有安全之感。

19世纪三十年代,

关税同盟和铁路网的建设

为普鲁士经济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现代化需要生产原料和销售市场,虽然关税同盟开拓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大市场,但它并

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大生产日益增长的需要

,普鲁士经济水平受到明显制约。

(三)普鲁士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合

与南德诸邦最早实行宪政不同,普鲁士改革派官僚在宪政上并无多少进展。

一方面,因为君主的权力基础容克

贵族

在国家政权中

把持重要岗位

,不愿权力下放;

另一方面,改革派相信走自上而下的改革这个特殊道路能够

适应现代化的进程

,不需要重新去做权力的再分配。

1848年革命后,

资产阶级和容克联合

,在妥协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封建专制与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领导层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获利丰厚。

与资产阶级利益日益一致,部分容克本身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化。

无论是既往的普鲁士精神,还是现实当下对资本利润的追逐驱动,促使着普鲁士当局在民族统一运动风起云涌的关键时刻,

主动顺应时代的变化

承担起统一德意志诸国的使命。

二、普鲁士突破生存困境

1806年在与

拿破仑一战中普鲁士惨遭失败

。次年签订的提尔西特和约使普鲁士丢失了一半国土,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生存至暗之际,当局内部有识之士意识到,拿破仑的胜利,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国家制度的胜利,原有的土地和社会制度亟需改变。

为此,普鲁士政府任用施泰茵和哈登贝格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施泰茵发布《十月敕令》取消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

《城市规程》规定年收入150塔勒以上的富有市民拥有选举权,打击行会组织,提高富有市民的政治参与度。

《改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的规章》用

大臣责任制取代政府枢密制,

还把立法权和行政权相分离。

继任的哈登贝格颁行

《调整敕令》

规定可以买卖封建义务,

《王家公告》

限制赎买范围。《财政敕令》建立纳税人登记制度,征收相关税收,经商契约自由。

《工业税敕令》

规定从商自由为工商业发展创造条件。

《解放敕令》给犹太人公民权,可以从事工商业。

作为改革组成部分的军事方面,颁行

《战争条例》推行义务兵役制

,鼓励大学生参军,激发了普鲁士爱国民族热情。

洪堡领导的教育改革倡导爱国意识、自由平等思想,对反对专制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影响深远。施泰茵和哈登贝格改革意义何在?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在经济上,它

加深了农民的负担

,使大多数农民在赎回人生自由后一贫如洗。

而容克庄园主却获得大量土地和赎金充当资本原始积累,实质是

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之间达成的一种妥协。

其次,在行政机构改革方面,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市民获得选举权,城市获得自治权。

再者,在积极的功效上,它让被拿破仑逼得几乎穷途末路的的普鲁士时来运转,尽管条例没有能得到完全执行,但却

使普鲁士走出了生存困境。

通过从上而下的改造,不仅成功地维护了容克的统治,恢复了容克的活力,保障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还通过生产力的解放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在维也纳会议后其他诸邦国重走封建政治复辟老路的情形下,

不可逆转地迈上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最后,改革为普鲁士在民族统一运动的领导权上抢占了先机,改革之后,普鲁士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加快。

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增强

,推动民族解放,建立独立国家,不再是光停留在口头上而更多付诸行动了。

三、1848-1849年革命的思考:民族统一的道路和领导权

关于1848-1849年德意志革命的问题,这里先就革命的背景做些探究。

拿破仑占领莱茵河领域后扫荡了当地的封建制度,

莱茵兰

成了

德意志最早工业化的发达地区。

1807年施泰茵改革起,普鲁士逐步废除农奴制,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地区现代化开始。

其基本特征是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德意志各邦国陆续步入工业化之路。

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封建专制复辟,德意志地方割据势力虽有所减轻。

但封建土地制依然盛行,贵族领地的农民还是如同中世纪那样被支配,

封建贵族在军队和政府担任要职。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人失业,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工厂,失业队伍庞大人口剧增,生活极度贫困,社会动荡混乱。

另一方面,德意志工业化较晚,产品质量缺少竞争力,资本家压低工人工资,加大劳动强度,工人阶级生存状态堪忧,

人们对社会现实普遍不满。

上述现象带来了以下新的变化:

(一)工业化的发展造就了

日益庞大的工人无产阶级队伍

,1848年革命前夕,柏林40万人中已有7万属无产阶级和手工业者。

工人阶级开始带有自我意识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的兴起改变了历史方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工业化

造就了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

,他们出世较晚,不如英法的资产阶级富庶,按照恩格斯的说法,他们主要就是工厂主。

他们希望抵制外来工业产品带来的竞争,极其反对官僚对企业的干涉,改变不合理的司法制,

对工人剥削

之余,感觉到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邦国组织的限制。

自己虽取得自由选举权,却不能像容克贵族那样在邦国政治层面发号司令。

(三)

容克贵族占据邦国领导层

,把持邦国政治,面对不可阻挡的现代化潮流,他们意识到不改变就没有出路,所以一方面加强对大众的防范;

另一方面在不触及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对过时的生产关系做出调整,他们害怕工人运动,也

不赞成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改革

由于上面的因素,当1848-1849年欧洲革命潮流席卷德意志的时候,德意志社会各阶层的反应迥乎不同。

怎样完成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找到一条适合德意志情形的道路就只能交由

德意志历史现实去完成。

如果说这次欧洲革命是现代化对决封建政治复辟势力的资产阶级性质的进步运动,那么1848年革命摆在德意志人面前的就是要

承担民族统一与反封建双重使命

革命到来,德意志各主要阶级交上了怎样的答卷?先说无产阶级。

当时住处比较分散,多为手工业者,但他们在

共产主义者同盟

领导下积极参与革命,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舞台。

“同盟”制定了

《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做行动纲领,主张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推翻封建统治,革命依靠无产阶级。

联合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争取和团结资产阶级民主派,对封建统治阶级实行专政,同时

保持无产阶级的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并参加了多次工人起义暴动。

虽因自身条件不够成熟以及

资产阶级的叛卖革命失败

但共产主义者同盟作为“唯一起作用的革命组织”在革命烈火中得到了锻炼,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写下了壮丽的华章。

再说小资产阶级激进派。

革命前就制定了奥芬堡纲领,主张政治平等,成立代议制政府,通过

起义推翻封建统治

,建立一个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在司徒卢威和黑克尔领导下,他们举行了

三次武装起义

前两次分别成立了康茨坦茨共和国和德意志共和国,第三次成立了布伦坦诺政府,最后

遭普鲁士军队残酷镇压,建国梦破灭。

应该说,这是属于一支革命的力量,但力量比较弱小,遭到了强大封建势力的绞杀,最后失败。

最主要的是资产阶级自由派。

这部分人代表了

容克和真正资产阶级的立场,

主要有三部分组成:莱茵区的资产者,容克地主中的开明派和来自南德的知识分子。

这一派人经济有一定实力,政治上与王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时间十分活跃。

他们盼望德意志统一,实现自身自由发展,为此,

在革命前就两次召开代表会

他们反对奥芬堡纲领,寄希望于普鲁士实现国家统一,

走合法立宪之路。

1848年三月革命后,他们在各邦国成立自由派政府,在普鲁士,康普豪森-汉泽曼内阁致敬普王。

赞同威廉四世虚假的改革诺言和对

柏林起义的镇压

,原有官僚体制丝毫无损。

为争夺改造国家的领导权,

内阁提交宪法草案

,宣布在普鲁士成立立宪国家,实施责任内阁,选举议会,取代以往贵族领导国家。

不久随着他们镇压军械库事件,自己也垮了台。

因为害怕街头革命,他们在法兰克福召开国民议会,制定宪法,

规定建立德意志帝国

,完成国家统一。

宪法规定消除贵族特权和封建制残余,实行自由民主,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选举威廉四世为皇帝。

作为统一自由运动的领导阶级,他们希望

国家统一

,追求自由平等,他们反对封建王权。

但又害怕失去既得利益,害怕无产阶级的革命,患得患失导致政治软弱,最后还是匍匐在封建王权脚下。

普鲁士国王最后拒绝皇冠和宪法,

自由派资产阶级改造德意志的努力以失败结束

最后收场的是普王威廉四世为代表的王权贵族势力。

沙俄援助普王彻底清算,普王用

容克政府取代自由派内阁

,进军柏林,武力驱散国民议会,镇压多地护宪运动。

威廉四世也意识到,历史的趋势不能逆转,统一是人心所向,在

《致我国人民》

中阐释他拒绝皇冠的理由时说。

他无法接受资产阶级自由派指定的宪法内容,但他不会放弃统一德意志的事业。

为此,1849年5月由普、奥、萨克森、汉诺威和巴伐利亚

五个邦国代表聚会柏林

,商讨重建德意志联邦。

会上提出小德意志方案,自由派人物在哥达城召开

国会通过决议

,支持这一方案。

因为奥地利的强烈反对,计划暂时搁浅。

次年普鲁士制定宪法,规定国王权力至上,有召开或解散国会的大权,法律之前普鲁士人人平等,

公职面向全民开放,实行宗教自由。

这部宪法确保普鲁士王权,有保守反动的一面,但它让普鲁士从此走上君主立宪之路,为日后普王通过改革改变社会性质提供了法律保证。

1848-1849年革命既没有实现统一也

没有推翻封建专制

,革命的失败持久地影响了德意志的历史,历史转折期失去了立足人权建构自由民主社会的机遇。

各邦国封建势力并没有在革命中有实质性的毁灭,

革命参与者缺少一致的政策路线

,兄弟阋墙互不信任,领导层内部分歧严重。

资产阶级自由派本可以主导走什么道路,但它

丧失了历史所给的机遇。

第一,自身力量还不够强大,虽有参政意识但要求还不迫切,缺少参政的勇气。

第二,也是最本质的原因是,资产阶级既要同封建贵族斗争,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又要防备无产阶级推翻自己的革命,害怕实质上的民主,厌恶恐惧革命,怀疑蔑视无产阶级。

前面有狼后面怕虎,所以最终还是把民族统一的领导权拱手交给了强大的封建王权,希望通过

和平的方式实现君主立宪和国家统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金融“贷”... 回望山西,北魏的青褐浑厚,隋代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薄而出,五代的温煦沉着,宋代的隽永大方,明清的严谨...
原创 明...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明朝海军,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
原创 1... 朋友,你去过昆明吗? 在漫长的古代,昆明一直是边陲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大批军事移民进入...
原创 阿...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覆盖广泛、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大帝国,其统治期间...
原创 慈...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家陷入动荡不安,而当时的统治者以慈禧为首,更是因为腐败无能而备受...
原创 慈... 前言 在我国人心中,慈禧的形象常常被描绘成宫廷斗争中的残忍女人或是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她为了实现独...
原创 陕...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 前言: 古代的许多高权重墓地都具有深远...
原创 有... 司马迁、郑和、童贯,这些历史上的太监,尽管身体残缺,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响。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
原创 太... 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亦盛矣哉——清·...
原创 武... 历史洪流奔腾不息,朝代更迭如同四季轮转,每一页辉煌的篇章背后,皆镌刻着几位非凡人物的深邃足迹。武则天...
原创 毛...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除了在政治和思想理论上,有一骑绝尘的令人瞻仰的成就以外,在其他领域也颇有...
原创 李... 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率领5000步卒,孤军深入讨伐匈奴,没想到却被匈奴8万骑兵围困,血战之后,李陵...
原创 汉...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社会动乱。在这个乱世中,涌现出一系列英勇豪杰。曹操崭露头角,横扫吕布、袁绍等群雄...
原创 秦... 文 / 子玉 对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许多人其实都会有一个疑问,嬴政的个人能力和历代秦王所做的...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建立,中国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八旗子弟在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备受朝廷重视。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八旗子弟中出现...
原创 曹... 曹操统领一众谋士猛将,势力庞大,但其多疑的性格让他对身边的人都保持警惕。然而,在这众多谋士将领中,唯...
原创 蔡... 文/史小二记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段故事。关于曹操。曹操曾路过曹娥碑,大才子杨修随行。 曹娥碑的...
原创 他... 世人皆知蜀国五虎将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也有甚者认为蜀国第六虎将是后起之秀魏延,但是殊...
原创 吴... 如今的祖国富足强盛,屹立于世界之巅。遥望近百年前,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屡遭外敌的入侵。在国家危亡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