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望天门山》:“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变革,虽然其中有多次巨大的危机,但凭借着中华儿女的热血与智慧每次都能够完美的化解,并且一次次完成了崭新的民族大融合,成就了如今的光辉。不过有一个地区是比较“特殊”的,这就是外蒙,也是现在的蒙古国。
01
外蒙之称是我们的一种通俗称呼,与内蒙古自治区相区分,而在历史上从汉朝开始一直到清王朝灭亡,这一地区都和内蒙连成一片,属于我国毫无争议的领土。直到近代以来,由于我国国内战乱频发,国力衰弱,导致西方国家有机可乘,外蒙才得以独立出去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国家。
▲蒙古地图
我们对于外蒙的形成以及后来的独立这段历史是十分熟悉的,它的独立现在也是公认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是对于外蒙来说,既然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那么自然不能和别的国家牵扯的太深,更不能承认自己原本属于另一个国家,反而要突出本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那么外蒙古教科书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历史的?写的基本都是和我国的关系。
▲蒙古教科书的配图
蒙古的历史教科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蒙古国建立前的历史;第二部分是蒙古帝国时代的历史;第三部分是蒙古帝国分崩离析后的历史。众所周知,在辽阔的漠北土地上曾经居住着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民族,他们也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游牧政权并且与中原进行长期的战争。我国史书一般侧重于民族的融合,而蒙古的史书则侧重于战争本身。
02
蒙古国的教材认为富庶的河套地区本就是游牧民族的生存之地,后来秦朝时才被霸占,此后的数千年里两个民族都为争夺这一地区而战斗。他们认为汉民族始终想把这一地区改为农耕之地,而游牧民族则是尽最大努力予以保护,避免再被侵略。
▲成吉思汗塑像
在蒙古历史教科书的第二部分,由于主要是讲述蒙古帝国的历史,因此他们极力的歌颂成吉思汗,把他塑造成了蒙古民族的英雄和伟大祖先,他率领庞大且战斗力强悍的蒙古军队一路席卷了整个亚欧大陆更是不世的丰功伟业。
▲蒙古帝国版图
从他们书中给出的地图就可以看出,蒙古征服了东亚、中亚、西亚和东欧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是极其得意的,虽然蒙古帝国存续了不过一个世纪,却被蒙古人大书特书。由此可以看出蒙古人对于成吉思汗时代是十分向往的,这场世界人民空前的大灾难被蒙古人当作骄傲,完全无视了蒙古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偏离了历史教育的正常轨迹和公平公正的原则。
03
在蒙古历史教科书的第三部分,是从蒙古帝国内部的斗争和分裂讲起的,虽然分析的颇有道理,但是把这件事归结为蒙古族退回蒙古高原的主要原因着实有些牵强。《蒙古史》:“虽然蒙古退回了高原,但一直和明朝不断进行着战争,但由于内部的矛盾继续加深,终导致蒙古开始衰落”。
▲喇嘛
后来清王朝南下占领并统治了中原地区,蒙古认为清王朝对自己的信赖和亲近是带有目的性的,并且还和沙俄一起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对蒙古的领地进行了侵占和瓜分,由此进入到了一个“殖民地”时代。另外,教科书里还非常着重的介绍了清王朝是如何对蒙古内部进行分化瓦解以及进行奴化教育的,强迫他们的人成为喇嘛,甚至还强迫他们不断迁徙,以便永久性的失去抵抗能力。
▲袁世凯
在近代部分,他们认为汉族建立的民国还宣称对蒙古具有主权,这是明显想要阻碍蒙古的独立和发展,并且认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们经常以各种理由入侵蒙古,最终是在俄国人的帮助下才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这一点他们的认识还真的是十分“独特”的。
结语
蒙古国现在虽然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其历史、文化、传统甚至是政治发展都和我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他们和日本、韩国一样都不想去正面直视而是利用各种理由来突显自己的民族优越感。这种民族价值观无疑是相当狭隘的,也会严重影响到下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只有面对历史、承认历史才能够建立真正的民族自信心。
参考资料:
《望天门山》
《蒙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