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文帝杨坚之死,真的和太子杨广有关吗 ? 隋炀帝的嫌疑真的很大!
迪丽瓦拉
2025-07-18 01:32:20
0

隋文帝

颇有作为的隋朝开国帝王: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姓杨名坚,隋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封建帝王。公元580年,杨坚以外戚的身份执掌了北周的军政大权,随后用武力平定了各地的反抗势力。581年,彻底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即位不久,即出兵挫败了盘踞北方草原的突厥大军的进攻,并于公元588年派其子杨广统军攻灭了南方的陈朝,重新统一中国。同时,为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隋文帝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统治大隋24年。仁寿四年(604)去世,年64岁。因太子杨勇已被废黜,由次子杨广继位,就是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又赫赫有名的隋炀帝。

隋炀帝

关于隋文帝之死,历来均有不同说法,是自然死亡还是死于谋杀?众说纷纭,至今仍莫衷一是

因唐朝初年编纂的《隋书》没有明确记载隋文帝的真实死因,而是采取了一种模棱两可的含混态度,所以无法辨清他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为其子杨广所弑杀。

《隋书·高祖本紀》载,仁寿四年秋七月,“丁未,(帝)崩于大宝殿,时年六十四”。而《隋书·炀帝纪》也仅仅称“仁寿四年七月,高祖崩,上(炀帝)即位于仁寿宫”。由此可见,在《隋书》中并未肯定他是被谋弑还是正常死亡。

隋文帝之死,其子杨广有重大嫌疑

和同书“帝王本纪”所记不同,《隋书·后妃传》、《杨素传》、《废太子(杨勇)传》、《柳术传》等有不同的说辞,这些同时期人物的传记中又称,隋文帝年老病重期间,新立太子杨广迫不及待地给重臣杨素写信,谋划继位之事,但杨素回信被宫人误送到隋文帝寝宫,隋文帝震怒。同时,文帝还意外发现杨广企图强暴他宠爱的妃子宣华夫人。隋文帝决定废掉善于藏奸的太子杨广,密令兵部尚书柳术、黄门郎元岩草拟诏书,召回废太子杨勇,准备重新让他继承帝位。

但消息很快走漏。狡黠的杨广立即矫诏(伪造圣旨 ),下令抓捕柳术、元岩,派心腹宇文述、郭漹等人带东宫人马把守宫门,又令死党张衡入宫,当天,文帝杨坚即告崩逝。有人说,张衡奉杨广之命入宫弑杀了卧病在床的文帝杨坚。

《隋书·张衡传》记载,杨广称帝后,居然将心腹张衡诛杀,临刑前张衡大呼:“我为别人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怎敢再求活命”?!监斩官听后吓得急忙塞住耳朵,催促刽子手立刻开刀问斩。这些记载,又似乎隐隐说明隋文帝死于其子杨广之手。

诡异的是,《隋书》始终没有明说文帝死因,对于文帝死于谋杀之说采取了存疑的态度。北宋司马光在其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中也说:

“上寝疾于仁寿宫,召皇太子(杨广)入居大宝殿。太子虑上有不讳,须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杨)素;素条录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 居所),上览而大恚(怒骂)。陈夫人(文帝宠妃宣华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父子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文帝震怒),抵床曰:‘畜生何足以付大事。独孤(皇后)误我!’乃呼柳术、元岩曰:‘召我儿(废太子杨勇)’。述等将呼太子,上曰:‘(杨)勇也’。术、岩出阎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告知)太子(杨广),矫诏执(抓捕)述、岩系大理(大理寺是隋唐司法机构)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门,并取宇文述、郭漹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侍奉文帝汤药),尽遣后宫出就别室(将宫人、嫔妃们驱赶到别的宫室)。俄而上崩(不一会儿文帝就死了),故中外颇有异论 ” 。

隋文帝杨坚

司马光虽然依据前人史料记载了隋文帝去世前的一些情况,但也不敢肯定隋文帝是被太子杨广所弑杀的。

不过,也有两部历史文献明确记载隋文帝是被其子杨广派人所杀的。成书于唐朝的《通历》就说,隋文帝病重,在仁寿宫养病,与前来探望的文武大臣一一道别,众皆唏嘘长叹不已。大臣们离开后,仅太子杨广和宣华夫人陈氏留在仁寿宫守护。杨广觊觎宣华夫人美色,趁其更衣时“欲行非礼”,被宣华夫人拒绝,宣华夫人向文帝哭诉太子无礼,文帝震怒说:“怎能把天下交给这样的畜生”!于是派人召回废太子杨勇,令他火速入宫,丞相杨素隐瞒了这道诏书,立即驱逐了文帝身边的宫嫔、内侍,接着杨广派亲信张衡入宫“拉杀”病入膏肓的文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

另一部史籍《大业略记 》也记载了杨广调戏容华夫人蔡氏“欲行非礼”,却非宣华夫人陈氏。该书称,文帝传召废太子杨勇入宫,杨广急忙“召右仆射(宰相)杨素,右庶子张衡进毒药。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据此,隋文帝极有可能被杨素、张衡等人鸩(毒)杀,而非“拉杀”。不论是用何手段害死隋文帝,杨广都脱不了干系。

由此可以断定,隋文帝未得善终,而幕后疑凶正是急欲上位的太子杨广(隋炀帝)。

【插图源自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金融“贷”... 回望山西,北魏的青褐浑厚,隋代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薄而出,五代的温煦沉着,宋代的隽永大方,明清的严谨...
原创 明...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明朝海军,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
原创 1... 朋友,你去过昆明吗? 在漫长的古代,昆明一直是边陲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大批军事移民进入...
原创 阿...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覆盖广泛、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大帝国,其统治期间...
原创 慈...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家陷入动荡不安,而当时的统治者以慈禧为首,更是因为腐败无能而备受...
原创 慈... 前言 在我国人心中,慈禧的形象常常被描绘成宫廷斗争中的残忍女人或是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她为了实现独...
原创 陕...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 前言: 古代的许多高权重墓地都具有深远...
原创 有... 司马迁、郑和、童贯,这些历史上的太监,尽管身体残缺,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响。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
原创 太... 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亦盛矣哉——清·...
原创 武... 历史洪流奔腾不息,朝代更迭如同四季轮转,每一页辉煌的篇章背后,皆镌刻着几位非凡人物的深邃足迹。武则天...
原创 毛...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除了在政治和思想理论上,有一骑绝尘的令人瞻仰的成就以外,在其他领域也颇有...
原创 李... 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率领5000步卒,孤军深入讨伐匈奴,没想到却被匈奴8万骑兵围困,血战之后,李陵...
原创 汉...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社会动乱。在这个乱世中,涌现出一系列英勇豪杰。曹操崭露头角,横扫吕布、袁绍等群雄...
原创 秦... 文 / 子玉 对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许多人其实都会有一个疑问,嬴政的个人能力和历代秦王所做的...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建立,中国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八旗子弟在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备受朝廷重视。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八旗子弟中出现...
原创 曹... 曹操统领一众谋士猛将,势力庞大,但其多疑的性格让他对身边的人都保持警惕。然而,在这众多谋士将领中,唯...
原创 蔡... 文/史小二记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段故事。关于曹操。曹操曾路过曹娥碑,大才子杨修随行。 曹娥碑的...
原创 他... 世人皆知蜀国五虎将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也有甚者认为蜀国第六虎将是后起之秀魏延,但是殊...
原创 吴... 如今的祖国富足强盛,屹立于世界之巅。遥望近百年前,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屡遭外敌的入侵。在国家危亡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