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坂坡一战,赵子龙打出了天生下凡般的表现,七进七出曹操百万大军重围如入无人之境,连斩曹营名将五十余人,成功护送幼主刘禅安全与主公团聚。所谓“一朝成名天下知”大抵如是。但赵云精彩的表现离不开一人的助攻,此人正是敌方大boss曹操。曹孟德乃一代奸雄,虽奸诈但亦有雄才伟略。他十分爱惜人才,在看到赵云的表现不禁感叹道“此人之勇,不在当年吕布之下”,当即便起了将这员猛将收归己有之心。于是曹操下令禁止军队放箭以免伤到赵云,同时告诉自己手下诸将不惜一切代价活捉赵云。
然而,尽管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张郃、许褚等大将名声在外,均非等闲之辈,但最终还是让赵云逃走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因为曹操信任的这些武将害怕赵云归降后威胁自己的地位而故意不出力吗?当然不是。曹营诸将没能活捉赵云的原因很简单,归根结底只有四个字:能力不够。
尽管此战前,赵云的知名度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无人晓得他的真实水平。知名度低是相对的,与关羽张飞相比赵云的名气自然不如。这相当正常,毕竟张飞四战吕布不落下风,关羽阵斩华雄、颜良、文丑等人、千里走单骑,这些成就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但在顶级名将的圈子中,赵云的知名度并不低,尤其是在曹营。赵云曾经一枪挑杀了与张郃齐名的河北名将高览,高览和张郃归降曹操后地位相当之高。高览之死,肯定令曹操帐下的一干武将对赵云有所警备。
再者赵云名气在前期虽不高,但他属于实力远大于名气的典型。初出茅庐的赵云便能与成名已久的河北双星之一文丑大战六十回合不落下风。而同样是面对文丑,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中战斗力最强的徐晃仅仅坚持了二十回合后便“料敌不过”,拔马便逃。徐晃的战斗力与许褚相当,因为二人在分属不同阵营时曾有过交手,结果是五十回合内平局。由此观之,青年赵云的战斗力已经超越了巅峰徐晃和许褚。长坂坡大战时,赵云正处于巅峰时期,战斗力必然是更为逆天。许褚徐晃等人在看到赵云的表现后自然是有所顾忌的。更为可贵的是,赵云的精神意志十分强大。逆境、绝境对绝大多数武将,以至名将而言都是无法逾越的“劫数”,甚至连后世尊为武圣的关二爷在绝境中都难以突围。下邳城外土山被围困,关二爷只能选择投降;败走麦城后,关二爷更是十分消极,战意全无,最后沦为俘虏。但赵云偏偏不同,逆境和绝境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正向加持,更能激发他的斗志和潜力。纵观赵云一生的经典之战,无一不是在逆境中打出。长坂坡且不说,汉中以绝对劣势兵力杀入曹军重围,救出黄忠和魏延,其出神入化的枪法直接吓破了徐晃和张辽的胆,即便二人同时面对赵云,还是双双丧失了和赵云交战的勇气;年过古稀的赵云在诸葛亮北伐中,更是在大军败退独自殿后时斩敌将无数而己方未损失一人,令敌人不敢追击。
赵云的“逆境之勇”不可谓不强大。用流行的话来说,赵云是专门为大场面而生的武将。长坂坡一战中曹操下令禁止放箭,曹军士兵与赵云短兵相接,赵云的杀气被成功培养起来,消灭小兵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轻松,甚至进入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状态。五子良将、许褚等人无一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对战场局势的观察不可谓不透彻。他们深知赵云保持这种战斗状态,除非放箭,否则不管谁上去都是送人头。张郃曾趁赵云马失前蹄准备去捡人头,结果马突然一跃而起,赵云恢复马上作战,张郃见状也只好灰溜溜地撤退,留下小兵当炮灰。综合来看,即便是在常态下,曹操手下的一干人联手也不见得能逼得赵云难以招架,更不必说在能激发赵云战斗力呈几何倍增长的逆境之中。因此,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曹营真正的名将并没有上前去招惹赵云。
从此以后,赵子龙便成为了曹军的噩梦。直到诸葛亮北伐时,曹操军队听到赵子龙之名号,依旧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一战,尽管当时赵云以接近油尽灯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