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挟献帝以及公卿百官、洛阳百姓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迁之行,此次迁都的目的地就是长安。东汉之初就一直绵延不绝的迁都思潮终于在东汉末年变成了现实。迁都途中,董卓的步兵骑兵一路追赶,胁迫洛阳上百万的百姓西迁关中,由于途中粮食的匮乏,饿死者及相互拥挤踩踏而死者遍布于道路中,景象甚为凄惨。
而洛阳的宫殿、苑囿、百姓民宅也在董卓西迁后,付之一炬,在一片火海中变为废墟。在迁都的过程中,包括董卓在内的公卿百官、官兵、百姓都免不了舟车劳顿,但为什么一定要迁都长安呢?我们从以下几个原因中去分析迁都的原因。
一、关东反董联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东汉末年,皇权衰微。外戚与宦官轮流当政,严重破坏了东汉政局的稳定。此时,宦官猖獗,大将军何进欲除掉宦官,遂密诏董卓率兵进京。可谁能想到,入京之后的董卓,大权独揽,废少帝,立献帝,欺辱朝臣,残害百姓,无恶不作。
而此时关东群雄并起,欲联合进攻洛阳,讨伐董贼。董卓听闻此事,欲挟持汉献帝迁都于长安。《三国志·武帝纪》载:“初平元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觽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
《三国志·董卓传》中也有对此的记载:“卓以山东豪杰并起,恐惧不宁。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虽然“数万人”的说法,现在在数量上无从考证,但依据当时的形势,以袁绍为盟主的十一路诸侯兵力在二十到三十万,相对于没有多少兵的董卓而言,这可谓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与其拼杀,势必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更何况盟军中的几员虎将也够董卓心有余悸的。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诸将数败矣,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敢,诸将军慎之。”胡轸、吕布、甚至董卓本人都曾被孙坚击败过,可见,关中联军中的孙坚可谓是董卓最为忌惮的人物,他的存在对董卓形成巨大的威胁。老谋深算的董卓在连吃几场败仗之后,趁自己的主力元气尚在的情况下,决心挟持献帝迁都撤退。
二、迁都思潮所带来的影响自东汉以来,迁都思潮不绝于耳。到东汉末年,迁都已经成为了王权更迭的重要手段。而谶纬,这个被人们有计划地编造出来的文明神话,往往已成为人们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东汉末年,董卓乱京,将大权独揽于一身,欺辱朝臣,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关东义军起兵讨伐,董卓甚为惶恐,遂挟献帝欲迁都关中。为了达到迁都的目的,其引《石包谶》中:“宜徙都于长安,以应天人之意”来为迁都洛阳找到了合理的理由。董卓因为害怕关东群雄讨伐而欲迁都关中,其所依托的《石包谶》与王莽篡汉后欲应图谶而迁都洛阳有异曲同工之妙。《石包谶》何时、何人所作,均不详。
但其迁都的主张与东汉前期的迁都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欲挟天子西迁的董卓,曰:“关中肥饶,故秦得并吞六国”,“三辅平敞,四面险固”等,都与东汉初年,杜笃所作《论都赋》所言甚同,无外乎称赞关中形胜,经济发达罢了。所以,迁都思潮对于汉代社会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但董卓提出迁都的想法后,立即招来朝廷上下的一致反对。司徒杨彪对此提出了异议,太尉黄琬、司空荀爽及朱俊、陈纪等大臣,也纷纷对此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立场达到了一致,无不反对迁都西京的。
此时,特别是关中地主集团,在袁绍大军准备西进讨伐董贼的声浪中,在军阀混战局面就要出现之时,他们也并不想把祸水引到自己的地盘上。但董卓的擅权和一意孤行,使得反对西迁的声浪很快平息了下来。那些反对董卓迁都的大臣们,也被一一处死或罢免。在西迁的道路上,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了。至此,一件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在经历了两百年励精图治所开创的大帝国,顷刻间化为乌有。而董卓挟献帝进入长安后,兵作不休,战争频繁,也遭到了空前绝后的大浩劫。
二三年间,关中竟然很少能看到人的踪迹。关中地区经济的彻底残破是东汉末年董卓被杀之后,董卓的部将李榷、郭汜举兵入关,先是为董卓报仇,后又相互攻击,战争接连不断,关中地区重新陷入战乱,百姓逃亡,田地荒芜,致使“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赢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大汉王朝的基业就这样灭亡了。
三、洛阳在地形上的不利条件洛阳地处豫西山区最东端一个被四面包围的谷地里面,在洛阳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除了一些关隘以外,则完全暴漏在空旷的平原地带。实际上处于一个无险可依的地理环境下,战略地位很不利于防守。
在洛阳通往豫东平原的道路上虽有著名的虎牢关,坚固的虎牢关也只有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了。但与背靠渭河平原的函谷关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洛阳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供给就成了主要问题。其补给主要依赖于豫东平原,每当洛阳发生战事,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供给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秦汉时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在荥阳旁修建了敖仓,并囤积大量的粮草作为补给。但敖仓一旦失手,随之而来的就会是毁灭性的后果。当年,刘邦与项羽在荥阳附近展开了生死对决,项羽在形势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此时刘邦派出彭越在项羽的后方袭扰,致使项羽出城追击,而其手下妄动丢了敖仓,致使项羽全盘皆输,自刎于乌江边。可见,敖仓在当时对于洛阳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一旦断了粮道,战局就凶多吉少了。四、关中地区的富庶为建都提供了便利条件
董卓迫于联军压力,欲挟持献帝西迁长安,这在朝廷内外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后汉书·董卓传》载:卓欲迁都长安,召公卿以下大议。司徒杨彪曰:“昔盘庚五迁,殷民胥怨,故作三篇以晓天下之民。今海内安稳,无故移都,恐百姓惊动,麋沸蚁聚为乱。”卓曰:“关中肥饶,故秦得并吞六国。今徙西京,设令关东豪强敢有动者,以我强兵踧之,可使诣沧海。”
董卓想迁都长安,但遭到了杨彪等大臣们的反对,认为这样无故的迁都,势必会造成一种混乱的局面,而董卓自有他的理由:“关中是个土地肥沃、经济富庶的地方,当年秦国就是依靠关中优越的地理和经济条件灭六国自立的,如今我们要是迁都到长安立国,如果关东豪强有敢轻举妄动者,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对他们起到震慑的作用。”从秦汉之际的全国形势来看,长安洛阳长久占据着国都的位置,且其所在的关中和关东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从前文所言,关中地区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地位来看都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首先,其境内沃野千里,物产资源极其丰富,附近又濒临巴蜀农业区和西北畜牧区,经济相当发达;
其次,其四周为秦岭、北山山系及黄河所环绕,有四塞以为固;北有萧关,西南有散关,东南有武关,东有函谷关等,形成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殊有利地位。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保证了秦国的发展并消灭了东方六国,完成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而当时,长安是关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又有西汉建都的根基,选择迁都长安是非常适宜的。而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当时关东联军并没有攻击董卓,而董卓可能已经有了预见,关东联军有可能攻击他,遂有了迁都长安的打算。
五、总结西迁的思潮终于在汉末演变成了现实,待董卓挟献帝西迁长安后,将祸水引向了关中。战争呈愈演愈烈之势,百姓流离失所,竟相互蚕食,堆积的白骨随处可见,使得长安也遭受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浩劫。
董卓死后,其部将李榷、郭汜的内部之争,使得原本残破的长安城更是雪上加霜,如履薄冰,乃至“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嬴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至曹氏掌权之时,偌大的洛阳长安城竟无一处适合于建都立业。至此,存在了两百年的东汉王朝彻底覆亡,而迁都之争无疑更进一步加快了其灭亡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