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05年,肯尼亚女孩来华寻根,郑和水手真的在非洲留下后裔了吗?
迪丽瓦拉
2025-07-18 13:03:53
0

“大使先生,我是郑和水手的后裔,是半个中国人。”

2004年,肯尼亚女孩姆瓦拉卡·沙里夫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大使郭崇立,表示想要替祖先,回到遥远的中国看一看。

因为沙里夫家境贫寒,光靠自己的能力、家里的帮助,完全无法独自前行,所以她这回是抱着碰运气的想法,试试看能不能寻求帮助。

当郭崇立接到这封信后,很激动,特地到了蒙巴萨省的拉穆群岛帕泰岛西尤村,拜访了沙里夫一家。

沙里夫的妈妈看到郭崇立感到很开心,她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

之前有过黄皮肤、黑眼睛的考古学者来到岛上,他们一家热情欢迎,但这位学者打翻了他们的传家宝“明代瓷碗”,后来才发现这位学者是日本人。

沙里夫向郭崇立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愿望,她在努力地自学汉语,想到中国去学中医,学成之后回来报答家乡。

可是,在此之前,必须要确认一件事,他们真的是郑和水手的后裔吗?

1415年,郑和船队第4次下西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来到了东非沿海地区的麻林国,也就是今天的肯尼亚马林迪市。

那会儿的麻林国还很落后,看到郑和船队,就像看到了白色的“鬼”,穿着丝绸,驾着大船。

当郑和船队说明了来意后,麻林国王很欢迎郑和船队,送了一只长颈鹿作为礼物,而郑和船队则以丝绸、瓷器等回礼。

拜访了麻林国后,船队就要驶离东非的海岸线。夜晚,一条船不幸在拉穆群岛帕泰岛上加村附近触礁,大船进水,很快就要沉没。

水手们马上放下救生小船,把大船上能搬的瓷器、货物都运到了岛上,而随着大船沉没的精美瓷器,不计其数。

郑和船队此番下西洋,从太仓浏河出发,有几百艘木质船,两万多人。

可是船队已经驶远,遇上船难的这些人,只能暂时在岛上生活下来,等着郑和来接他们回家。

不过岛上的原住民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想赶他们走,如果想留在岛上,那就要办件大事。

原来,岛上有猛兽肆虐,大蟒蛇常常掳走人,搞得人心惶惶,原住民没有刀剑,更没有飞箭,无法对付。

水手们有着大把子力气,还有一些曾在军中,他们便布置了一个陷阱,引诱大蟒蛇入坑,从而为民除害。

这么一来,原住民就接受了这些水手。

他们在落难的地方建起了村子,取名为上加村。上加的斯瓦希里语,跟“上海县”相似,意喻他们是从上海县出发的。

并且,他们还教会其他人耕田种苗、织网捕鱼,帮助全岛的人们把生活过得好一些。

可惜的是,郑和在1433年病逝,大明再也没有人下西洋,他们回家遥遥无期,只能彻底在岛上定居下来,娶了当地女子。

为了保证中国血统的纯正,这些水手们约定,一户生男孩,一户生女孩,他们就从兄弟成为亲家。

而岛上的一些“奇怪”的事,可以佐证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岛上的人们懂中医,会自己制作驱蚊膏和清凉油,他们甚至还会用扁担挑水。

还有,在一些餐馆上,还摆放着很多明代的瓷器,有些瓷器的花纹,画着龙的样式。

但是600年过去了,上加村已经不复存在。这是当年,葡萄牙发现了这座小岛,看到了繁华的上加村,进行了一次掠夺,郑和水手的后裔为了躲避战火,举家搬迁到了西尤村。

也就是如今姆瓦马卡·沙里夫一家生活的地方。

根据她们的讲述,沙里夫的妈妈是中国后裔,爸爸是当地人。

到了妈妈这一代,很多中国后裔已经搬出了小岛,到了省城生活,无法通婚,妈妈这才嫁给了当地人。

沙里夫从小就有着一双黑眼睛,皮肤没那么黑,有点儿黄,头发也没有肯尼亚人那么弯曲,从她上学开始,同学们就叫她为“中国女孩”。

1999年,沙里夫小学毕业,进了一家职业中学,可因为家境原因,频频辍学。

当地的女孩子很早就结婚,不过沙里夫从小就在外婆的膝下听“中国故事”,对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无限憧憬。

即使辍学,她也不愿嫁人,她在职业中学的图书馆里,看了很多介绍中国的书籍,可惜这些都是肯尼亚文书写的,并不是汉语。

等到放暑假的时候,沙里夫就到了省城蒙巴萨省打工赚学费,遇到了一位华人,他听到了沙里夫的故事后,表示就算自己赚得不多,也愿意资助沙里夫到高中毕业。

2002年3月,记者李新烽第一次来到了这座岛上,寻找当年郑和船队的遗迹,并且在岛上到处找“中国人”。

那会儿的他,有点儿兴奋,因为能找到、采访到,就能拿到第一手资料。

一年后,他听说了有位“中国女孩”,专程到了拉木女子中学,采访了沙里夫。为了不让沙里夫为备战高考分心,他当场就给沙里夫捐赠了1万先令,也就是1000块。

后来,沙里夫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先回到帕泰岛的家中。

可能是记者的捐赠,让沙里夫感到了中国人的温暖,便鼓起勇气,给郭崇立写了信。

郭崇立看望了沙里夫一家后,随即帮她完成这个心愿,给她申请了公费留学的名额,资助她来中国求学。

沙里夫的愿望,那便是来到中国学中医,因为岛上有一个中医诊所,医生需要扎上几根银针,病人就好了。

2005年,郭崇立再次来到岛上,告诉了沙里夫这个消息,并且让沙里夫带他去上加村。

上加村被毁已久,杂草丛生,但在靠近海边有着几块墓碑,还有一些瓷器,郭崇立看到了墓碑上有着“王总兵”等字样。

那时,导演吴建宁正在筹拍《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录片,郭崇立联系了他,吴建宁抽出时间,来到了肯尼亚。

沙里夫母女说起那个被打碎的明代瓷碗时,摄影组当即就拿出了胶水,修复了瓷碗,这令她们母女兴奋不已。

当沙里夫的事传回了太仓,当地就有人进行了捐助,表示愿意资助这位“中国女孩”来求学。

因为当年的郑和船队是从太仓出发,船上有着不少太仓人。

2005年6月30日,沙里夫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7月1日抵达了上海,她一下飞机,便感叹道:“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中国比我想象的更大、更好。能够回到老家,我很高兴。”

两天后,沙里夫来到了南京,她参加了《郑和下西洋》的首映式,她接受采访时,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说:“感谢中国,感谢南京。”

这一年的9月,沙里夫正式到了南京中医院大学,同时她也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做“夏瑞馥”,跟沙里夫谐音,夏字寓意华夏、瑞字则有瑞兆丰年的含义,馥字的含义是芬芳馥郁。

后来她觉得这个名字不太好懂,换名为“郑华”,表示她是郑和船队的后人。

在正式学习中医的内容之前,沙里夫还要学习两年汉语。她除了要学会普通的汉语和日常会话,还有掌握中医学的专业词汇。

沙里夫有着很强的语言天赋,学习又很刻苦,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发音已经很标准了。

每一年的寒暑假,沙里夫都被接到太仓度过,去参观郑和造船遗址,去参观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专门建造的静海寺。

在这里,沙里夫寻找到了祖先的根,她在静海寺看到了古代肯尼亚赠送给明朝的长颈鹿古画,十分激动。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求学的7年时间,她只回过一次家。在南京、太仓的高楼大厦里,对她来说,有着很多稀奇的东西,比如第一次坐电梯,第一次使用沐浴设备。

2009年,沙里夫在太仓的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部实习,通过四年的学习,她已经很熟练地给病人拔火罐、扎针灸。

在中国求学的7年时间里,沙里夫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也感受到了温暖,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2012年9月,沙里夫学到了医术,她没有留在中国,而是选择了回乡中医诊所救死扶伤,造福乡梓,并且为中肯友谊继续书写新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壹·做题家入仕 刘仁轨是河南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人。虽然不算是世家大族,但是祖上也是阔过...
原创 岳... 其实关于岳飞的死因,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都知道,在岳飞即将破金迎回先帝的时候,突然“十二金牌召...
原创 刘... 古人有言:“前世仇人,今世父子”。儿子就是父亲前世的仇人,今生是前来向父亲讨债的。 不得不说这句话虽...
原创 战... 神秘古墓背后的国度 1974河北文物部门接到一个消息,平山县三汲乡农民大规模平整农田,不断到附近两座...
原创 三... 昨天小胖哥给大家说了刘婵,今天就再说说影视中的刘关张三兄弟吧,三国演义可谓老少皆知,提起三国大家必然...
原创 大... 《大清回眸》系列 一般的说法,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是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实这个说法并不算...
原创 刘... “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扬雄《解嘲》中用典出自《史记》。 “萧规曹随”...
原创 秦...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封建帝国的基础,同时也做了一些千古荒唐之事。 不过,...
原创 萨... 在明朝自己看来,已经无比重视了,万历三大征平西南播州,明朝可是分兵十几路,况且当年成化犁庭对付女真,...
原创 洛... 在洛阳市孟津区送庄镇东山头村东南约1公里的田野之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墓冢,被称为“玉冢”或“尉冢”。...
原创 她... 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其实不止武则天1人,还有另外3名女子,她们分别是北魏元姑娘(胡太后的傀儡,襁褓女婴...
原创 满...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古代的皇帝都有着自己的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虽然这个数字有点夸张,但也很能说明古...
原创 俄... 俄罗斯和中国的历史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在历史上都长期是专制统治,并且根深蒂固。两国面积非常大,长期是...
原创 《... 水泊梁山上的108位好汉在未接受招安前,过着逍遥自在、纵情肆意的生活。 他们在山上吃肉、喝酒,过着...
原创 1... 自1922年苏联成立之后,就开始大肆宣扬大国沙文主义。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期,这种以大欺小的...
原创 宋...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实我们不仅文化源远流长,实力也非常强悍,自公元211年秦始皇建立封建朝代以...
原创 李... 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已经接近尾声了。 这部电视剧是以小说《孤城闭》为原型创造,在小说中就是以徽柔公主...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对犯人的刑罚中,充军流放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惩罚。罪大恶极的首犯被斩首后,其牵连的人和亲族如果...
原创 9... 9岁去世的隋朝小公主,只因棺木上这4字,考古专家都不敢轻举妄动 李静训是隋朝开国功臣李崇的孙女,也是...
原创 电... 前言 春节档大火的电影《满江红》不知道大家都去看了没有,这个电影以一个小兵破案为故事线,讲述了岳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