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皇帝可不好当,当皇帝比当大臣还要累?
迪丽瓦拉
2025-07-18 18:33:19
0

所有统治时间很长的王朝,统治者一定都特别擅长学习历史。他们会模仿过去最成功的制度,然后再修正点缀,弥补一下前人的漏洞。

清朝的统治者也是这么干的,清朝的统治者回顾中国历史的时候发现,明朝朱元璋设计的制度是最好的。因为朱元璋对社会控制得最为严密,对社会控制得越严密,就意味着,流向地主和官员的税收就会越少,国家的统治也就越稳定。但是明朝的制度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皇帝本人太不可靠了,有的皇帝贪玩,有的皇帝不干活,他们老给国家拖后腿。清朝的统治者就决定要把皇帝这个漏洞给堵上。

清朝是如何弥补明朝的漏洞的?

清朝实录

清朝拥有中国历史上最严格的皇子教育,还把这个教育变成一个制度。皇子几岁开始学、在哪学、学什么,这些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学习地点,就在皇帝办公的旁边,目的就是方便皇帝随时检查。就是学生和老师,谁也别想偷懒。而目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规矩。皇子皇孙上来先学怎么站、怎么坐、怎么跟人说话,全是规矩。从南朝梁开始,各朝各代都有《实录》,就是记录每一个皇帝每天都干了什么。清朝的皇帝,要是遇到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去查之前的《实录》,前辈怎么干,你就学着怎么干。

光临时现查还不够,清朝的皇帝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实录》。每天早晨起来,先学一早晨《实录》,然后再干别的。这得天天学,学一辈子。这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就是清朝皇帝本人,都被规范束缚住了。整个清朝,你见不到一个胡闹的皇帝,也基本没有偷懒的皇帝。清朝皇帝的工作时间是特别长,早晨四点起来,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工作,有的时候还要加班到深夜。

勤政

在清朝的历史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有的大臣看皇上这一天参加活动什么的太累,就把当天的工作挪到了第二天。结果皇上参加完活动,自个儿跑到办公室来了,一看∶"怎么没工作呢?"就发火,说∶"你们怎么能这样! 你们不让我干活!你们不像话!"把大臣骂一顿。你看,这跟明朝的皇帝是完全不一样,清朝的皇帝是哭着喊着要工作。

当了清朝的皇帝,就真没什么乐趣了。天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工作到半夜,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要干一辈子。康熙就跟他的官员抱怨过,说∶“你们这些当官的,想退休了就能退休,可以回家抱孙子,天天玩。我们当皇帝的一天都不能休息,就跟一匹老马一样,甭管多累都得拉着这个车。你们也没人心疼我,就天天催我干活,知道就算把我累死了,反正也有人接替。”你看,康熙把当皇帝这事说得特别幽怨。

为什么清朝的皇帝要如此勤劳?

你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清朝的皇帝为什么要这么累?你把工作都交给大臣,自己休息一下行不行呢?真不行。这就涉及到一条重要的历史规律,就是; 谁亲自管理的事情多,谁的权力就越大。别管你名义上权力有多大,只要你让别人替你管理事情,就会失去相应的权力。这个规律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越懒,越没权。

嘉靖与严嵩剧照

比如说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是个很精明的人,他到了中年的时候,已经知道怎么控制大臣了。满朝大臣都被他操纵得团团转。但是嘉靖后来有个毛病,他沉迷道教修行,没时间工作,他就把国家大事都委派给一个大臣,叫严嵩。事情都让严嵩去办,办完了,严嵩向嘉靖汇报。严嵩这个人人品极差,特别能顺着嘉靖。皇上想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但是就算这样,嘉靖还是总挑严嵩的错。因为嘉靖认为自己很精明,我不能让你一个严嵩把我给蒙了,我不能总听你的。

有的时候严嵩汇报工作说:“这件事我建议您这样办”嘉靖就故意说∶“不,这事得那样办,严嵩你个老糊涂,你办事办不好。"把严嵩骂一顿,意思就是别以为你能掌控我,真正做主的,那还是我。

嘉靖剧照

结果,严嵩就摸到嘉靖的脾气了。于是,有的时候严嵩想做什么事,他就故意反着说。他想害一个人,就在嘉靖皇帝面前使劲夸这个人,说∶“这个人特好,您得重用他。”说着说着,在这里面加上一个嘉靖皇帝特别看不惯的地方。然后接着夸这人。

嘉靖在那闭眼听着听着,听到这一句突然勃然大怒∶“好啊,严嵩,这还是好人呢?给我处理他!”严嵩就赶紧跪在地下发抖,说∶“皇上我该死。”这时候,嘉靖心里特别得意。但其实,是严嵩把嘉靖给玩了。

那你说,你要是嘉靖,你要怎么办才能不被严嵩骗呢?真没办法,不管你用什么策略,时间长了,你都能被别人摸出规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自去一线办事,你亲自跟这个大臣相处,亲自和他一起把一件事前后都办完了,你才能知道这个人能不能用。你要是想偷懒,把工作都给别人去做,你早晚会被骗。

这就是咱们刚才说的规律。想偷懒,就没权。别看你位置高,只要你不干具体的活,这个权力就不是你的。所以咱们就有一句俗话,叫“县官不如现管”,谁亲自管这事,谁就有话语权。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为什么清朝的皇帝要这么勤劳?因为这是他们掌握权力的唯一办法。越勤劳,权力才越大,所以清朝的皇帝还会主动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康熙的时候,工作方式是上朝,就是召集大臣开会。这里要知道一个前提,过去的朝代一般不是天天上朝,而是隔几天上朝,但康熙是每天都上朝。弄到最后,大臣们天天早起都受不了,后来就好多人上疏,说:“您改改这个规矩,以前明朝皇帝五天一上朝就叫勤政了,您天天这么折腾我们受不了。”结果康熙不答应,甚至于偶尔一天还要上好几次朝。等到康熙的儿子雍正的时候,这个上朝的方式他已经不满意了,他搞了一个新的制度,叫做秘密奏折制度。

奏折

什么意思呢?

过去皇帝要处理的文件,都是从公开渠道交上来的,经手的高层官员都知道这些文件上面写了什么。秘密奏折是什么呢?是大臣写给皇帝的私信。只有大臣和皇帝两个人能看见。雍正就规定了,什么级别以上的官员,必须定期给皇帝写私信,汇报情报。皇帝通过奏折,给这些大臣发出指示。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就是因为皇帝想要大权在握,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参加第一线工作,你参与得越多,才越不容易被骗。

雍正剧照

但是相应的,皇帝的工作量就增加了。雍正上班,批奏折经常要批到半夜。等到雍正的儿子乾隆,工作量又增加了。乾隆让更多的官员交奏折,这就让乾隆的工作就更忙了,但好处是,他对这个国家的控制也就更稳固。

到了这个时候,皇帝是可以直接遥控一个地方官,指使地方官去办事。那么中央的大臣想要蒙混皇上什么事情,也就基本不可能了。这种通过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来获得对国家高度控制的方法致使清朝皇帝手中的权利是历代王朝最大的。

慈禧

那么这样的制度,也导致清朝把皇帝制度化了,结果就是消磨了皇帝的人性,一个个规规矩矩一辈子,什么越轨的事情都不敢做。

感谢阅读[谢谢]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张任在《三国演义》里面的出场顺序还是比较晚,在60回至64回里面有他的身影,他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创 苏...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先点击“关注”,这样您可以方便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更加融入我们的交流中,感谢您的支...
原创 吕... 组合1:吕布、典韦、颜良、文丑; 组合2: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吕布天下第一,典韦曹营第一,颜良...
原创 商... 秦国的商鞅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商鞅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有对少人知道商鞅的真...
南北朝:南齐12位名将之结局!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南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萧道成迫...
代王与代王府的百年兴衰 大同市博物馆 文博山西 代,一个与大同历史息息相关的名称:东周代国,秦汉代郡,北魏大代,还有最广为人...
原创 和... 今年热映的电影《妖猫传》,再次将昔日大唐的雍容华贵与文明开放的恢弘气象淋漓展现。想必各位影迷朋友不仅...
原创 后... 一、背景介绍 秦康公元年(公元前620年),秦康公应晋国卿士赵盾主张,派兵护送晋襄公庶弟公子雍回国继...
原创 五... 五代一皇帝,登基后却大搞旧城拆迁,百姓:呵呵,我们不想拆迁 我们都知道,五代时期是一乱世,正应了那句...
原创 毛... 文/ 董晓彤 “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毛泽东...
原创 北... 步入中年的杨丽华躺在床上,昏昏欲睡,突然,额头传来一阵刺痒,她以为是蚊虫,急忙用手拨开! 不料,床头...
原创 北... 北宋从建国到灭亡只有两位皇后被废,一位是宋仁宗的郭皇后,一位是宋哲宗的孟皇后。前者在被废两年后离奇死...
原创 前... 前言 1945年7月底,当杜鲁门向斯大林炫耀美国已经爆炸了原子弹的时候,斯大林以十分恰当的反应——非...
原创 清... 要想知道清朝的一艘军舰需要多少块大洋,就要先弄清楚当时的一块大洋能兑换多少两白银。清朝在1908年发...
原创 谁... 杨坚所建的隋朝和开创大一统局面的秦朝,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二世即亡,而且也都是从辉煌的巅峰跌入崩...
原创 这... #历史开讲# 袁天罡,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赞誉的卓越人物。他的故事承载着传奇色彩,成为了历史与文学中...
种田文|现代医生穿越古代《冷面... 重生医女初入王府 “姐姐,你可别怪我心狠,要怪就怪你是嫡女,偏偏父亲还最疼爱你。”傅轻柔掩面哭泣,...
原创 巨... 据研究人员估计,建造圆形石林总共花了360万小时的人工作,大约相当于1万人工作1年。 科学家知道建造...
原创 欧... 最近,144小时过境免签吸引了大批欧美游客来华,而中国美食让欧美游客惊叹,在很多视频上可以看到他们豪...
原创 历... 不论你对现在的以色列持怎样的态度,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民族确实出了一些大牛,不得不敬佩。 1、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