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一皇帝,登基后却大搞旧城拆迁,百姓:呵呵,我们不想拆迁
我们都知道,五代时期是一乱世,正应了那句话,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那个时代,皇帝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有些兵权就可以自立为王,称王称霸,当然这些小王朝存在的时间都很多,这六七十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产生了许多国家。
这前前后后在中原地区便有五个朝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其他小国(割据政权)还另算,所以说,这五代这个乱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皇帝。
但最缺的却是明君,那么五代时期诞生过明君吗?这是当然的,比较公认的一位便是周世宗柴荣,号称是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的祖父叫做柴翁,是当地望族,他的父亲叫做柴守礼,当过县令。不过后来家道中落,他爸柴守礼去世,无依无靠的柴荣选择投靠姑姑柴氏,也就是郭威的妻子。因为很少就去到郭家生活,深得郭威喜爱,那时柴氏不育,于是郭家认柴荣为义子。
因为柴荣从小就在郭家长大,所以跟郭威感情非常深厚。柴荣相貌不凡,具有英雄气概,从小就很懂事,稍微大一点,他就敢独自一人外出经商,补贴家用,再后来跟随郭威从军,创业去了。
那郭威也是个猛人,打了很多胜仗,当了后汉的大将军,结果因为功高盖主遭到汉隐帝的刺杀。后事情败露,郭威起兵反抗,推翻了后汉,建立了后周。不幸的是,郭威的两个亲儿子被汉隐帝杀了,只剩下柴荣这个义子。郭威驾崩后,柴荣继位了皇位,史称周世宗。
柴荣是五代时期难得的明君,在位期间,发展经济,使得百姓富庶,又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之后差点一统天下,可惜天妒英才,北伐大业眼看就要成功之时便病逝了,颇让人遗憾,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柴荣登基后发生的一件趣事。
原来有一次,柴荣坐着马车进行亲民活动,结果都城道路窄,十分拥挤,马车转头都费力,并且城市违章建筑很多,城市风貌很不堪。于是回到宫中的柴荣思前想后,决定大干一番,那就是开展旧城改造运动。
然而大臣却劝诫皇帝:登基后大搞旧城拆迁会不会太急了?柴荣却说,长痛不如短痛,迟早都要改造,还是趁早吧。
然而百姓却不答应,大搞拆迁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百姓不配合,按现代的话来说,百姓:呵呵,我们不想拆迁。因此,朝廷的拆迁运动开展并不顺利,有关官员为此还丢了性命。
柴荣一看,这可不行,便亲自写了诏书,还增加了许多利民的政策,鼓励百姓拆迁,妥善安置拆迁居民,当然拆迁运动,需要人手,这可以增加百姓的收入。
总之,柴荣考虑很周到,消除了百姓的顾虑,让这一场都城扩建运动得以顺利完成。而后来的北宋都城开封(汴京)能这么繁荣发达,得多亏柴荣的远见,和他排除万难搞建设。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人和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