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铭文看西周金文,周人为何喜欢在鼎上刻字
迪丽瓦拉
2025-07-18 20:32:32
0

#暑期创作大赛#

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合称为晚清时期的海内三宝,它们有几个共同点:

1、都是清朝末年在

陕西省

宝鸡

周原遗址

附近

出土发掘的。

2、都是西周时期鼎样式的青铜器。

3、都有比较长的铭文(金文)。

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它们也有不同点:

1、鼎身重量尺寸不同。

2、制造者不同。

3、铭文内容不同。

一、毛公鼎

毛公鼎于公元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

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地里挖了出来,马上就有古董商人过来,以白银300两购得,古董商人准备将毛公鼎运走,结果被同村的董治官父子所阻挡,董治官认为自己也有份,不让古董商人带走,还把古董商人打了一顿。

古董商人羞愧难当,于是找到知县,用50两银子行贿知县,把董治官逮捕入监狱,毛公鼎才被古董商人运走,几年后,来自北京最大古董铺永和斋的老板苏兆年和苏亿年收购了毛公鼎。

1852年,

收藏家陈介祺花重金从苏亿年兄弟手中购得毛公鼎,毛公鼎在陈介祺手中收藏了三十多年,直到去世,1910年,陈介祺孙子陈孝笙以2万两白银的价格将毛公鼎卖给了清末大臣端方,端方以欺骗的手段得到了毛公鼎,次年,端方被革命军杀死。

毛公鼎被端方的后人抵押给了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胜银行,得银3万两,不久毛公鼎改存大陆银行,之后被民国时期担任交通交长的收藏家叶恭绰购得,毛公鼎后随叶恭绰一起迁居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叶恭绰逃到香港。

毛公鼎依然留在上海,留在上海的叶恭绰之妾潘氏意欲独吞毛公鼎与叶恭绰打起了官司,潘氏还报告给了日本人,紧急时刻,叶恭绰的侄子叶公超将毛公鼎藏起来了,为了脱身,叶家弄了个假鼎交给日本人,在1941年将真的毛公鼎运到了香港,不久香港沦陷,叶恭绰又将毛公鼎秘密运回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家将毛公鼎捐给了南京政府,由上海运到南京,送到当时的中央博物馆收藏,国民党败退后,毛公鼎被带到了台湾省,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毛公鼎的经历非常曲折,差一点就被日本人夺走,幸亏叶家人保护,毛公鼎三足双耳,

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公斤,

毛公鼎最有价值的是其鼎身内部的铭文,有

32行,近500字,是中国目前出土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文物。

那么问题来了,毛公鼎铭文这么多,讲的是什么内容?

毛公鼎的制造者是毛公,名字叫厝,他是周宣王时期的重要大臣,也是毛国国君,他的祖先第一代毛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毛叔郑,周宣王时期,毛公是执政官,为了突出自己的功绩,毛公铸造了此鼎,被后世命名为毛公鼎。

毛公鼎上铭文是以周宣王的口气说了5段话,大概意思是:

周王说:伟大英明的文王和武王,皇天很满意他们的德行,让我们周国匹配他,我们衷心地接受了皇天的伟大命令。老天爷就收回了殷商的命令而给了我们周国。这也是先辈大臣们辅助他们的主君,勤恳奉天大命的结果。

周王说:我严正地遵守先王的命令,命令你治理我们国家和我们家族的里里外外,操心大大小小的政事。屏卫我的王位,协调上下关系,考绩四方官吏,始终不使我的王位动摇。经常告诉我先王的美德,以便我能符合天意,继续勉力保持大命,使四方诸国康强安定,使我不造成先王的担忧!

周王说:这些众官出入从事,对外发布政令,制定各种徭役赋税,不管错对,都说是我的英明。这是可以造成亡国的!从今以后,出入或颁布命令,没有事先报告你,也不是你叫他们颁布的,就不能对外胡乱发布政令!

周王说:现在我重申先王的命令,命令你做一方的政治楷模,光大我们的国家和家族。不要荒怠政事,不要壅塞庶民,不要让官吏中饱私囊,不要欺负鳏公寡妇。好好教导你的僚属,不能酗酒。你不能不以先王所树立的典型为表率,你不要让你的君主陷入困难境地!

周王说:我已对这些卿事僚、太史僚说过,叫他们归你管束。还命令你兼管公族和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以及我的一切官吏。你率领你的族属捍卫我。赐你这些器物,以便你用来岁祭和征伐。

毛公为了报答天子的辉煌美德,因而铸造了一个宝鼎(毛公鼎),子子孙孙永远宝用。

从铭文的内容来看,

通篇内容就是在赞美周文王与周武王的德行,然后就是勉励毛公勤于政事,时刻提醒毛公,以辅佐周王治理天下,最后说毛公为了报答天子的恩赐,并使子孙后代时刻铭记,所以铸造了此鼎

二、大克鼎

大克鼎于清朝光绪年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家村出土,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7件小鼎,不久大克鼎被工部尚书渊祖荫所得,直到潘祖荫去世,大克鼎被其弟潘祖年运回苏州老家收藏,抗日战争时期,大克鼎被装入木箱埋下潘家祖宅之下。

期间有数次日军闯入潘家寻找宝鼎,均一无所获,直到1951年,潘家后人潘达于女工将大克鼎献给国家,1952年,上海博物馆成立,大克鼎迁入其中,成为镇馆之宝。

大克鼎是周孝王时期大贵族克为宏扬国君、祭祀祖父师华父所做,其形体世大,大克鼎三足双耳,通高

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身内部有铭文28行,合计290字。

大克鼎铭文的大概意思是:

克说:我的文采斐然的祖父师华父,冲和谦让的心胸,淡泊宁静的神思,清纯智慧的德性。故能谨敬的保护和安定他的君主恭王,整治王家事务,仁爱万民。天子贤明智慧,安事于神。常念伟大的导师我祖师华父,克得以提拔为王官,接受和宣召王的命令,多次地蒙受王的恩赐。光明正大的天子,万年无疆。保护和治理周邦,长久地统治天下。

王在宗周镐京,天明,王到达穆庙,就位。王招呼史官之长册命膳夫克。如是王曰:克,以前我命令你,出入宣召朕的命令,今天我还是重申此令。赐给你红色的祭服,赐给你野地的田,还有其地的奴隶。早晚尽职尽守的工作,不要荒废了朕的法令。克拜稽首,称扬天子的光明正大的美意,为文祖师华父铸造宝器,克祈愿万年无穷尽,子子孙孙永宝用。

三、大盂鼎

大盂鼎于公元1849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礼村,

不久大盂鼎被工部尚书渊祖荫所得,与大克鼎一起被潘祖荫收藏,直到去世,大盂鼎被其弟潘祖年运回苏州,抗日战争时期,大盂鼎与大克鼎一起被装入木箱埋下潘家祖宅之下。

1951年,潘家后人潘达于女工将大克鼎和大盂鼎一起献给国家,1952年,上海博物馆成立,大盂鼎迁入其中,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大盂鼎被迁入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就是如今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大盂鼎一直被收藏在此。

大盂鼎的主人是贵族盂,为了纪念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而铸造,

大盂鼎铸造于公元前1003年,三足双耳,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内壁有19行铭文,2段共291字,其铭文大概意思是:

周康王说:伟大的文王,得到皇天保佑称王,而建邦立制的重任,落在了武王身上。我继承了自文王创立以来的大业,只要得到像文王那样天佑福禄的二三分,便亦知足。因此,我命令你盂,务必用经典道德继续教诲和协助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谏纳言,并且天地任你行,与我只畏天。

王说:现在我授命你盂,继嗣祖上南公的伯爵地位。

王说:盂,你作为我的栋梁大臣,管辖警戒教诲和进谏惩罚诉讼。务必不分昼夜辅助我,管理天下四方;务必让我顺天应时,像先王一样拥有民众、确保疆土。

王说:盂,你若要保障政治管理的中正公允,势必不要违背我的法令。

盂使用殷朝宝器,制造了祖南公鼎。以此作为王二十三年的祭祀用器。

只要比较下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的铭文内容,就会发现西周时期的贵族为什么喜欢在鼎上刻字,原因有三:

1、歌颂先王与现国君的功绩。

2、颂扬自己的功绩。

3、警戒子孙后代。

毛公鼎歌颂了周文王与周武王的德行,这两人是周朝的开国之君,有着巨大的功绩,同时还歌颂了周宣王,尽管他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功绩,但在铭文中却是一片赞美之词。

其次毛公鼎颂扬了毛公自己的功绩,他是周宣王时期的执政官,从铭文中能够看出,毛公的地位在西周是仅次于周王的,所有大臣的上书都要经过毛公,所有命令的传达也要经过毛公,否则不能下发,这是毛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与功绩。

最后铭文说明铸鼎的原因,同时勉励后世子孙要遵守祖先的德行,宏扬祖先的功绩。

再看大克鼎和大盂鼎,也是同样的套路,大克鼎是歌颂了周孝王,然后颂扬了克与祖父师华父的功绩,最后也说明此鼎是为了纪念周孝王册封克与祖父,并希望后世子孙同样能依靠德行而得到庇护。

大盂鼎的时代更早,歌颂了周文王与周武王,以及周康王,然后颂扬了盂辅佐周康王的功绩而得到赏赐,最后又勉励后世子孙以此作为祭祀的器具。

《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都是用来祭祀的,铭文记录了铸鼎的原因、时间、主人,国家最重大的事件就是祭祀和战争,

周人铸鼎的目的都是为了祭祀

,同时还需要歌颂国君、主人,并警示后世子孙,这就是周朝的遗风,也是周人喜欢在鼎上刻字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三国之中,出现过不少有名的武将,高智商的人才那也真的是不甚枚举。 以下是从三国这些众多谋士中列举的一...
原创 看... 众所周知,清朝慈禧太后手掌政治大权,政治才能不可小觑,一个人就撑起了晚清的“半边天”。 而历史上竟然...
原创 如... 有些人认为郭嘉如果活着,三国的命运可能会被改变,曹操在赤壁之战兵败之后,曾经痛哭说:如果郭嘉在,他怎...
原创 这... 众所周知,中国有很多的民族,如今各民族亲如一家,历史上可不是这样,中原王朝和一些游牧民族的关系可以说...
原创 清... 喜欢看清宫剧的人,一定对“宁古塔”这个地方非常熟悉, 但凡触碰到皇上“逆鳞”的人都会被流放到宁古塔做...
原创 冷... 古代生活在皇宫大院里的妃子们一旦触犯龙颜被打入冷宫,也就意味着身份会从“金技玉叶”一下子变成“落地凤...
原创 战... 公元前381年,楚悼公去世。在楚悼公的葬礼上,一群贵族突然把箭对准了前来送葬的吴起。 吴起见势不妙,...
原创 清... 从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至1644年李自成攻占明朝国都,驻守山海关的将领吴三桂叛明降清。...
关于恭王府的10个冷知识,如恭... 关于恭王府的10个冷知识: 1. 恭王府是清朝规模最大的王府,占地约6万平方米,拥有100多间房屋。...
星城中的文化对话 图为长沙岳麓书院一隅。  苏金朋摄(影像中国) 8月中旬,暑气渐消,来自33个国家的87名外国青年代...
原创 武... 纣王 ,商王朝最后一名帝王,受是他的名,帝辛是他的谥号,纣是因为与“受”读音混淆,被后世讹用。 武王...
原创 明... 文|蕴藏冬夏 编辑|蕴藏冬夏 正统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刺部在也先的领导下,向明朝廷发动进攻。英宗在太监...
原创 赤... 前言:赤壁之战(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孙刘联盟对抗曹操,是三国三大战役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也是历史上...
原创 徐... 前言: 1970年,当徐向前徐元帅跟韩先楚下围棋时,家门突然被人敲响了。开门后,一向待人厚道的徐帅竟...
原创 女... 日本崇尚武士道,即要求效忠天皇崇尚武艺和绝对服从等。日本虽然是一个岛国,但是军国主义思想渊源很深,由...
原创 蜀... 张任在《三国演义》里面的出场顺序还是比较晚,在60回至64回里面有他的身影,他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创 苏...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先点击“关注”,这样您可以方便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更加融入我们的交流中,感谢您的支...
原创 吕... 组合1:吕布、典韦、颜良、文丑; 组合2: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吕布天下第一,典韦曹营第一,颜良...
原创 商... 秦国的商鞅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商鞅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有对少人知道商鞅的真...
南北朝:南齐12位名将之结局!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南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萧道成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