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冷宫有多可怕,为何会令妃子们如些害怕?
迪丽瓦拉
2025-07-18 22:33:28
0

古代生活在皇宫大院里的妃子们一旦触犯龙颜被打入冷宫,也就意味着身份会从“金技玉叶”一下子变成“落地凤凰”,那么,接下来她们在冷宫会遭遇到多么可怕的事情呢?您往下看……

有句话叫“雪中送碳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人多”,尤其是在本就人情淡薄的皇宫之内,妃子一旦犯错被打入冷宫,根本就不会有人去怜悯或是同情,因为对于其她妃子而言等于是少了一个争宠的对象,而这应该是她们求之不得的事情。

当犯错的妃子被打入冷宫之后,所要面对的事情有多可怕呢?在唐古看来,无非有以下几点:

生活上的落差;

妃子们在皇宫过的生活,可以说是锦衣玉食,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但是,一旦被打入了冷宫,那么,这些优越的待遇将全被取消。每日三餐能有些粗茶淡饭吃就算不错了,在很多情况下,她们吃的都是些剩饭或馊饭,甚至说有时候连饭都是没的吃,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对于她们来说,应该习以为常了。

待遇上的落差;

妃子们在得宠时,前呼后拥身边有很多太监宫女贴伺候着。但是,一旦被打入冷宫,身边原本簇拥的太监宫女将会一哄而散,身边无人再伺候,这对于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的妃子们来说,应该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宫里人的欺辱;

妃子被打入冷宫之后,也就等于失去了皇帝的保护,这样一来,原先跟她有过节的其她妃子就会趁机进行打击报复。这还不算,原先被她欺辱过的太监宫女,也会时不时地进入冷宫“一雪前耻”对她进行羞辱奚落,这样的生活,对于她来说应该是生不如死吧!

当然,对于宫里的妃子而言,一旦被打入冷宫,也就意味着,今后的生活都将要在冷宫里度过,而面对在冷宫里心里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很多妃子都没有勇气生活下去,最终都会自尽在冷宫之中。

因此来说,妃子一旦被打入冷宫也就意味着无尽的折磨和死亡的来临,而这就是妃子们谈冷宫色变的原因,同时也是冷宫的可怕之处。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1944年3月18日,山东临沂县的 小姜庄小学 ,下课铃声响了起来。 教师 刘元奎 站在讲台上,没有...
原创 淮... 推荐观看 视频加载中... 推荐观看 《大运河口述史:清代尚书李宗昉》 上学时他被认定将来“国士无双...
记者探访革命老区陕西甘泉:这里... 红色资源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结着党在百年奋斗历程...
原创 中... 清朝的这个皇室很有意思,此前几个朝代的皇室成员寿命大差不差,平均寿命虽然高不到哪去,但都很平均 但唯...
原创 乌... 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原本同是苏联加盟的共和国,两国之间有着百年的历史渊源。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两国...
原创 成... 成吉思汗发动对西域大国花剌子模的战争之前,开始考虑他百年之后,把班交给谁的问题 ? (成吉思汗画像...
原创 关... 诸葛亮冷冷地说了这十一个字“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就是这十一字让刘备毫不犹豫的要了长子刘封的性...
原创 澳... 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通过行贿中国澳门地区的一些地方官员,以租借的名义占据了澳门的部分土地。后来明...
原创 一... □记者吴拏云文/图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将军在铜山(今东山岛)誓师,随后率军与郑克...
原创 南... 建军节的建立的直接依据就是南昌起义,可见此起义的重要性。 但是在1957年,国家为纪念起义30周年时...
原创 苏... 俄罗斯人和波兰人其实都属于斯拉夫人,不过波兰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却结怨很深。两个国家的仇恨主要...
原创 吴... #古籍里的历史# 白起是秦国人,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武将,靠军功从底层一步步成长为秦国左庶长,封武安...
原创 给... 张居正的集权变法是明政府对晚明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积极回应。张居正能在短短10年间取得如此成就,正是...
原创 中... #头条创作挑战赛# 1.日本海不是日本的,地处中俄朝日韩五国,是西太平洋最大边缘海 唐朝称其为渤海...
原创 李... 中国历史上,从农民成长为皇帝的,严格意义来说只有朱元璋一人,但要是算上割据政权的话,人数就变多了。比...
原创 司... 司马昭不杀刘禅,只因刘禅门匾的3个字,倒着念你就全明白了。 每每回望三国历史,都会觉得十分滑稽。曹操...
原创 1... 1983年的一天,邓小平参加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严厉地批评了公安部长刘复之。 邓小平说,刘复之工作不力...
原创 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 文首是一篇著名的佛偈,道出了佛法无相...
原创 这... 中国史上存活世间最长的王朝是哪一个?这个问题一出,大家先想到的肯定是历史上那些较为繁荣的朝代了。是以...
原创 慈... 1898年,光绪帝向全国发诏:“ 朕躬自四月以来,屡有不适……京外如有精通医理之人……即日驰送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