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神吴起有多牛?临终一招,竟让70多家贵族为他陪葬
迪丽瓦拉
2025-07-18 22:33:03
0

公元前381年,楚悼公去世。在楚悼公的葬礼上,一群贵族突然把箭对准了前来送葬的吴起。

吴起见势不妙,急忙奔入灵堂,伏在楚悼王身上。但那些人照射不误,将吴起和楚悼王都射成了刺猬。

据《吕氏春秋》记载,吴起临终强忍伤痛叫道:“有人用箭矢射大王的s体!”而后大笑三声,气绝身亡。

一位生于乱世,上马能征战、下马能治国的超级战神,就这样匆匆地退出了属于他的舞台。

吴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出生于公元前440年,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富二代。

据说,为求一官半职,他散尽了家财,因此遭到众人嘲笑。一怒之下,他杀了人,而后亡命鲁国。

临行,吴起对母亲咬臂立誓:“儿子若是当不上卿相,绝不回家见您!”

到鲁国后,吴起拜孔门弟子曾申为师,学习儒学与兵法。不久母亲去世,曾申劝他回家奔丧。

但吴起说:“我要兑现对母亲许下的诺言,不做官绝不回卫国!”曾申怒了,遂将他逐出师门。

公元前403年,齐国攻打鲁国,有人向鲁穆公推荐吴起。穆公早闻吴起是个人才,这次有人举荐,他便动心了。

然而,又有人给鲁穆公进言,说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让他带兵去迎战齐军,怕他会有二心。

这话传到了吴起的耳朵里,不料他心一横,剑一挥,就砍了妻子,然后就去见鲁穆公。

鲁穆公这下把心放到了肚子里,他任命吴起为大将军,带兵去与齐国作战,结果大败齐军。

鲁穆公大喜,从此吴起被重用。可树大招风,吴起作为卫国人,在鲁国得到宠信,自然招来了小人的妒忌。

有人对鲁穆公说:“吴起这人不能重用,他曾经杀过妻子,母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

这种话听得多了,鲁穆公心中对吴起自然产生了怀疑,便渐渐地冷落了他。

吴起知道了这件事,他害怕被小人算计,便收拾东西从鲁国匆匆逃到了魏国。

在魏国,吴起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成就了一代战神的赫赫威名。

魏、赵、韩三国分晋后,魏国国君魏文侯雄心勃勃,他招贤纳士,准备建立一番霸业。

听说吴起来投,他喜出望外。但也听说吴起“品行”有亏,怕留下吴起会出乱子。

这时,他的亲信李克对他说:

吴起品行方面的确不能令人恭维,但说起用兵打仗,恐怕连齐国的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

李克口中的“司马穰苴”,是春秋末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晏婴说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魏文侯听了李克的话,将吴起任命为将军,把魏国的军政大权交给他。

吴起在文侯支持下,建立了堪称战国时期特种兵的魏武卒,开创了士兵职业化的先河。

他率领魏武卒四处征战,一举夺下秦国五座城池,占领河西六百里,并且设立了河西郡。

魏国的强大,惹恼了曾称霸一方的秦国。前389年,秦惠公派50万秦军讨伐魏国,誓要夺回河西。

而吴起仅用5万魏武卒、500辆战车和3000骑兵,便把不可一世的秦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如果没有意外,就按着这个样子打下去,统一全国的就可能不是秦国,而是魏国了。

吴起遇到魏文侯,可谓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可魏文侯去世后,继位的魏武侯却不再信任吴起。

吴起是个双料人才,既能打仗又能安邦,河西在吴起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但智商高不等于情商在线。

一次,魏武侯去巡视他的国土,到了河西郡。面对大好河山,他慨叹道:“山河如此险峻,寡人可高枕无忧矣!”

魏武侯正高兴,吴起却不失时机地泼了一盆冷水:“主上说的话很危险,国家稳定不在山河之险,而在君侯之德。”

魏武侯连连点头,而心中却大大的不爽,因此吴起与相国的位置两次失之交臂。

吴起战功赫赫,文武双全。但魏武侯任命相国时,却把他撂到一边,选择了政绩平平的田文。

吴起对做官很向往,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哪里就不如田文,于是他找上门去与田文比功劳。

比来比去,田文甘拜下风。吴起问:“您什么都不如我,官位却在我之上,这不奇怪吗?”

田文直言不讳:“你吴起的确上马能打天下,下马能治天下,可国君怕的就是你这一点!”

“一语点醒梦中人”,吴起大悟:魏武侯刚刚继位,他怕我功高盖主啊!

魏武侯怕吴起“功高盖主”,但带兵打仗还是离不了他,后来吴起又立下不少战功。

公元前387年,田文去世了,吴起心里又燃起了希望,这一次,相国的位子应该轮到他坐了吧。

当年他离开卫国时,曾经发誓:

不当卿相绝不回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把那个梦想始终铭记于心。

然而,魏武侯又一次撇开吴起,任命自己的女婿公叔痤,接替了相国的职务。

公叔痤能当相国,主要是与魏武侯的关系,因此有人为吴起鸣不平,不料这些话传到了公叔痤的耳朵里。

公叔痤对吴起的才能是羡慕嫉妒恨,于是他采用仆人的计谋,打算让吴起在魏国消失。他对魏武侯说:

吴起没当上相国,说不定哪天他就跑了,您不如将公主嫁给他。他若接受,说明他没二心,若不接受,就要考虑该怎么办了。

魏武侯同意了这个建议,派人召吴起回来,打算向他提亲。可吴起刚进城,先被公叔痤请到了府上。

在丰盛的晚宴上,公孙痤的夫人突然闯进大闹宴席,公叔痤被泼妇似的公主弄得狼狈不堪。

吴起不知道这是一出“戏”,他哪里见过这阵势,所以当武侯提出将一女嫁他为妻时,他马上拒绝了。

从此,魏武侯便猜疑他有了异心。公叔痤又散布谣言,说吴起与秦国暗通,魏武侯听了,就相信吴起要造反了。

自投魏以来,大小76战,吴起大胜64次,为魏国辟地千里。可一旦失去主子的信任,那好运就到头了。

前387年冬天,魏武侯又召吴起进宫,吴起知道凶多吉少,便收拾行装,朝着楚国奔去。

楚国是个老牌霸主,曾有过它的辉煌,而此时已变成一辆老旧的重型战车,急需有人给它做个大手术。

所以,楚悼王听说吴起来了,就感觉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亲自跑到边境去迎接。

吴起到了楚国,先被任命为宛城守,一年之后又升任其为令尹,主持楚国军政大局。

楚国的令尹,比魏国的相国职位更高,权力更大。也就是说,吴起在魏国孜孜以求的东西,在楚国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楚悼王还交给吴起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变法,要把楚国变得更强大,以恢复往日的荣光。

吴起接受了这项任务,但是他知道,在楚国进行变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楚国最大的问题是,大臣的势力过大,有特权的贵族过多,他们削弱了国君的权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楚国要进行改革,必须先从那些高官权贵下手,但在那时,想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是件高风险的工作。

但吴起是胆识过人的战神,既然接受了楚悼王的任务,就必须勇往直前。他首先制定了三条改革方略:

第一,精简机构,削减贵族俸禄,改变贵族世袭制;

第二,把旧贵族迁往荒凉之地,开荒种田,发展经济;

第三,训练士卒,扩充军备,积极准备争夺天下霸权。

吴起变法,就像那强劲的东风,将楚国贵族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特权和财宝席卷而去。

贵族们恨透了吴起,但有楚悼王的支持和百姓的拥护,他们只能把愤恨埋在心底。这就为吴起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随着变法不断深入,楚国再一次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收入大增,军队战斗力也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吴起又亲率楚军开疆拓土,至公元前384年前后,将楚国的地盘扩大到江西南部、湖南西部和广西境内。

国公元前382年,魏国与赵国开战,赵国的一封求救信就飞到了楚悼王的面前。

此时,他正想检验一下改革之后楚军的战斗力。于是在第二年春天,楚悼王就派吴起率兵北上救赵伐魏。

吴起没按套路去赵国迎击魏军,而是让楚军先头部队深入魏国腹地,渡过黄河直逼河东重镇。

魏军一看后院起火,不得不撤离赵国回师自救。就在魏军回撤的路上,被楚军打得了落花流水。

吴起率楚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黄河边;而赵军也趁势反击,结果魏军溃不成军。

所以有人说吴起开创了“围魏救赵”的先河,而30年后的孙膑,是照搬了吴起的战术。

接着吴起乘胜追击,南下河南,一时之间,魏国河内危急,河东危急,河南危急,大好河山陷入支离破碎的境地。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吴起踌躇满志准备攻克大梁和安邑的时候,一件大事从天而降——楚悼王一命归西了!

吴起不得不停止进攻,无奈地撤军回国。上天保佑,让魏国得以死里逃生。

对于魏国来说,吴起就是他们的噩梦,不知道魏武侯和公孙痤是不是后悔:为什么要逼走吴起呢?

可不久,一个好消息就传到魏国:

在楚悼王的葬礼上,吴起被楚国的没落贵族给射杀了

这些旧贵族,因吴起变法剥夺了他们的特权和财产,甚至被发配到不毛之地开荒种田,心中积攒了太多的怨恨。

当时,楚悼王站在吴起身后保驾护航,他们是敢怒不敢言。可楚悼王死了,他们终于可以报仇雪恨了。

于是,趁着吴起参加楚悼王葬礼的机会,他们突然发难,纷纷用弓箭射杀了吴起。

吴起,战无不胜的一代战神,没有死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却倒在了楚国贵族们的箭雨之中!

据《吕氏春秋》记载,吴起为躲避箭矢,一边喊着“我让你们看看我的用兵之道”,一边跑到楚悼王灵堂,伏在大王的身体上。

吴起还忍着伤痛大叫:“有人用箭矢射大王的尸体!”“射大王的尸体”,当时可是要灭九族的啊!

但那些人全无顾忌,纷纷把箭矢射向灵堂,射到吴起和楚悼王的身上,君臣两人都被射成了刺猬。

不久,楚肃王即位,按照楚国法律诛杀了70多个贵族,且灭了他们的九族。

吴起临终一招,让这么多人为他陪了葬,也算用自己的智慧报复了谋害他的人。

但楚肃王也没放过吴起,虽然他为楚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楚肃王却认为他扰乱了朝纲,导致了楚国的内乱。

于是,他让人把吴起的尸体拉出来,施行了残忍的车裂之刑。当然,这也是为了安抚被吴起整惨了的权贵。

吴起死了,贵族们也消停了,楚肃王试图继续推行吴起的新法,但收效甚微。从此楚国一蹶不振,再也没有雄起过。

对于吴起的品格,也许有些争议,但对于其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却没有人怀疑过。

吴起有兵书《吴子》留世,自战国秦汉以来,《吴子》与《孙子兵书》一样,成为了兵家必读之书。

吴起之后,战国末期又出现了一位与其齐名的军事家,他就是白起。

据说,白起的父亲白胜,因为崇拜战神吴起,才给儿子取名为“起”的。

参考资料:司马光《资治通鉴》;龙镇《春秋战国真有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1944年3月18日,山东临沂县的 小姜庄小学 ,下课铃声响了起来。 教师 刘元奎 站在讲台上,没有...
原创 淮... 推荐观看 视频加载中... 推荐观看 《大运河口述史:清代尚书李宗昉》 上学时他被认定将来“国士无双...
记者探访革命老区陕西甘泉:这里... 红色资源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结着党在百年奋斗历程...
原创 中... 清朝的这个皇室很有意思,此前几个朝代的皇室成员寿命大差不差,平均寿命虽然高不到哪去,但都很平均 但唯...
原创 乌... 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原本同是苏联加盟的共和国,两国之间有着百年的历史渊源。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两国...
原创 成... 成吉思汗发动对西域大国花剌子模的战争之前,开始考虑他百年之后,把班交给谁的问题 ? (成吉思汗画像...
原创 关... 诸葛亮冷冷地说了这十一个字“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就是这十一字让刘备毫不犹豫的要了长子刘封的性...
原创 澳... 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通过行贿中国澳门地区的一些地方官员,以租借的名义占据了澳门的部分土地。后来明...
原创 一... □记者吴拏云文/图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将军在铜山(今东山岛)誓师,随后率军与郑克...
原创 南... 建军节的建立的直接依据就是南昌起义,可见此起义的重要性。 但是在1957年,国家为纪念起义30周年时...
原创 苏... 俄罗斯人和波兰人其实都属于斯拉夫人,不过波兰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却结怨很深。两个国家的仇恨主要...
原创 吴... #古籍里的历史# 白起是秦国人,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武将,靠军功从底层一步步成长为秦国左庶长,封武安...
原创 给... 张居正的集权变法是明政府对晚明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积极回应。张居正能在短短10年间取得如此成就,正是...
原创 中... #头条创作挑战赛# 1.日本海不是日本的,地处中俄朝日韩五国,是西太平洋最大边缘海 唐朝称其为渤海...
原创 李... 中国历史上,从农民成长为皇帝的,严格意义来说只有朱元璋一人,但要是算上割据政权的话,人数就变多了。比...
原创 司... 司马昭不杀刘禅,只因刘禅门匾的3个字,倒着念你就全明白了。 每每回望三国历史,都会觉得十分滑稽。曹操...
原创 1... 1983年的一天,邓小平参加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严厉地批评了公安部长刘复之。 邓小平说,刘复之工作不力...
原创 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 文首是一篇著名的佛偈,道出了佛法无相...
原创 这... 中国史上存活世间最长的王朝是哪一个?这个问题一出,大家先想到的肯定是历史上那些较为繁荣的朝代了。是以...
原创 慈... 1898年,光绪帝向全国发诏:“ 朕躬自四月以来,屡有不适……京外如有精通医理之人……即日驰送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