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宰相上官婉儿,才情出众却为何被唐玄宗冤杀?原因是政治错误
迪丽瓦拉
2024-11-01 07:16:10
0

原标题:女宰相上官婉儿,才情出众却为何被唐玄宗冤杀?原因是政治错误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从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说起

武则天入宫之初尚能够“屈身忍辱,奉顺上意”,高宗对其非常满意,于是才力排众议立其为皇后。当皇后之初,虽然也频频干预朝政,但尚不敢公然违背高宗的意志。等到她铲除政敌,拥有了自己的政治势力后,便开始作威作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念”(《资治通鉴》卷201)。

当时有个道士名叫郭行真,经常出入宫中,为厌胜之术。宦官王伏胜遂将此事报告了高宗,高宗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即中书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商议此事。上官仪乘机进言:“皇后恣意专权,海内多有议论,不如废之。”高宗表示赞同,于是命上官仪起草废后的诏书。这一时期武则天已经在高宗左右安插了自己的心腹,于是马上有人将此事报告了武则天。

武则天见事情紧急,急忙赶到高宗居住的宫中。这时起草好的诏书尚在高宗面前,“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他又担心武则天怨怒,便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资治通鉴》卷201)把责任全部推到了上官仪身上。

上官仪早年在故太子李忠为陈王时,曾在陈王府任谘议参军;王伏胜则在李忠为太子时,在其宫中做事。于是武则天认为他们二人都是李忠的死党,遂指使许敬宗诬告上官仪、王伏胜与李忠勾结,谋大逆。

于麟德元年(664)十二月,将上官仪下狱处死,上官仪之子上官庭芝与王伏胜皆被诛杀,籍没其家。接着又将李忠赐死于流放之所。右相刘祥道并未参与此事,因为与二人关系密切,而被贬为司礼太常伯。又将左肃机郑钦泰等一批朝官,或贬官,或流放,原因就是他们与上官仪关系较为密切。

二、上官婉儿陷入政治纷争而被处死

上官婉儿,为唐初上官仪的孙女。史载:上官婉儿“辩慧善属文,明习吏事,则天爱之”。她曾经因事而触怒武则天,受到黥面的刑罚,因其有才,才得以继续留在宫中。据段成式《酉阳杂俎》卷8《黥》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点迹。”也就是说唐代妇女的这种化妆术源于上官婉儿,她为了遮掩面部的黥痕,不得已在面部画上花子,影响所及,人们纷纷仿效,竟成为一代之风尚。

“自圣历以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不过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上官婉儿虽然可以参与政治,但却不敢过分揽权。中宗即位后,又命其专掌制敕的起草,“益委任之,拜为婕妤,用事于中”(《资治通鉴》卷208)。她与武三思、韦后等勾结起来,专权擅政,一时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上官婉儿长期生活在武则天身边,对武则天的政治手腕非常熟悉,也非常佩服。她见韦后权力欲极强,而中宗懦弱无能,遂劝韦氏行武则天故事,以收买人心。韦氏提出的天下士庶为母服丧三年以及改变成丁制度的动议,都是出自上官婉儿的建议。

她想利用韦后为自己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她除了协助武三思、韦后做了许多祸乱朝政的事情外,当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史载:“婉儿常劝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数赐游宴,赋诗唱和。”(《旧唐书·上官昭容传》)

中宗遂置昭文馆大学士四人,直学士八人,学士十二人,皆选文学才俊之士任之。上官婉儿才华出众,每次举行宴会,君臣赋诗唱和,她一人代替中宗、韦后、长宁、安乐公主做诗,数首并作,“辞甚绮丽,时人咸讽诵之”。“每游幸禁苑,或宗戚宴集,学士无不毕从,赋诗属和,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优者赐金帛。”即让上官婉儿评定水平高下。“于是天下靡然争以文华相尚,儒学忠说之士莫得进矣。”(《资治通鉴》卷209)她为促进唐朝的文学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

上官婉儿死后,唐玄宗令收集其遗作,编成文集二十卷,并令张说撰序,流行于世(《旧唐书·上官昭容传》)。据载,其母怀上官婉儿时,曾梦见有人送给她一杆大秤。占者曰:“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结果生下了一个女儿,人们都说占得不准。后来婉儿专秉内政,果如占者之言。这些记载当然不可尽信。

上官婉儿虽然依附于韦后,但是她毕竟比韦后更富有政治经验,尤其是经过神龙元年的政变和李重俊诛杀武三思的事变后,使她对政治的险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据载,上官婉儿曾经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其姨母之子王昱任命为左拾遗,王昱对婉儿之母郑氏说:“武氏,天之所废,不可兴也。今婕妤附于三思,此灭族之道也,愿姨思之!”郑氏以此语告诫上官婉儿,婉儿不听。

李重俊起兵时,入宫索取婉儿,婉儿这才感到畏惧,想起了王昱之言,“自是心附帝室,与安乐公主各树朋党”。中宗死后,她与太平公主定谋,草遗制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令相王李旦辅政。这道制书被宗楚客、韦温所改,删去了相王辅政等语。

唐玄宗李隆基起兵诛杀韦氏时,上官婉儿率宫人执烛迎接李隆基,并且拿出了遗制的草稿给刘幽求看,刘幽求遂为其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不听,下令将其处死(《资治通鉴》卷209)。李隆基即位之后心有所悔,这才命人收集上官婉儿的作品编辑成文集,也算是对错杀婉儿悔意的一种婉转表达。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上官婉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苏联,作为新中国的“老大哥”,曾经辉煌一时。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强大的超级大国,仅仅维持了69年...
五一假期博物馆玩出新花样 逛博物馆、看展览、打卡非遗市集、体验实景剧本游戏、参加“劳动研学”……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宁夏各博物...
原创 数...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秦穆公在从郑国撤军时留下了三名将领守卫。然而,由于晋文公重耳与郑文公相继去世,三名...
原创 五... 在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近500个皇帝,由于朝代和皇帝数量太多,我们一般会使用朝代+谥号或庙号+姓名的方...
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回顾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根基,同时结合中国不同阶段的具体国情进行创造性转...
原创 战...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大将乐羊率军,攻打中山国,作为战国率先崛起的魏国并没有势...
大葆台遗址博物馆5月下旬重张 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本报讯(记者李晓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局获悉,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
原创 大... 一:领土贡献 清朝的统治使得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台湾和新疆等地纳入了其版图。这一历史事实构成了民...
道家哲学的奠基者与智慧的传承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老子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不仅是道家哲学的创始人,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冷兵器时的山东聊城,多少人马才... 全文共1942字 | 阅读需5分钟 各位帝君,先看聊城航拍图,四面环水,如果是冷兵器时代,你统率多少...
原创 张... 许褚和典韦是曹操手下最强的两员猛将,以勇猛出名,为曹操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并多次救曹操于危难之中。不过...
原创 清... 孝庄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贵族,从小就通读史书,秀外中惠。13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的八儿子皇太极。...
卡洛·金茨堡:我眼中的微观史 意大利史学家卡洛·金茨堡以微观史研究在学界享有盛誉。他的《夜间的战斗》、《奶酪与蛆虫》等作品致力于填...
原创 水... 姜尚、孙膑、诸葛亮和刘伯温,这四位活跃于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是否可能是同一个人?如果真的是同一个人,...
《庆余年》原著九品十大高手排名 《庆余年》小说里,最厉害的十个大高手排名(九品以上) 第十位,说的是秦业这个人。 南庆军队里资历最深...
原创 赵... 第一次交战:穰山对决 此役中,刘辟保护着刘备,可是曹军将军张郃、高览等穷追不舍。高览追赶到以后,一个...
原创 北... 相信大家对《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作品并不陌生,书中讲述了魏、蜀、吴三国间长达六十多年的厮杀,而最后却迎...
原创 盘... 在三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诞生了很多超级兵种,如袁绍就有大戟士和先登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刘备的白...
原创 近... 1912年2月12日,随着大清帝国的灭亡,关于中国王室的各种传说也彻底画上了句号。然而,尽管君主制在...
原创 外...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曾经与大家分享过一些关于清朝区划调整的故事,其中提到了清朝的五大镇守将军、清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