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9年,李勣临终前召来弟弟和长孙,问他俩,如果武后谋逆,你们怎么办?李敬业昂然道:“孙儿当举天下之兵讨之!”李勣摆手让他退下,让弟弟李弼马上分家。
李勣说:“破我家门者,必此子也。但我祖孙三代受先帝和陛下隆恩,亦不能不报。为家门计,你那一脉日后且去别处开枝散叶,不要跟着送了性命,断了家门香火!”
李弼任晋州刺史,虽无将帅之才,却有镇静气度,含泪答应。
令人疑惑的是:作为刚刚夷灭高句丽、替大唐开疆拓土的李勣,不仅圣眷正浓,且有昔日扶持武媚娘为皇后的大功劳,临终前为何说出这种话?
这件事要追溯到“东征高句丽”之前,李治刚从怀孕的武则天手中取回皇帝大权,却发现满朝文物皆是她的心腹。已两次分权于武则天的李治深感威胁,便微服私访李勣的太尉府,请他暗中帮忙,剪除武后的势力。
李勣本不想掺和这种帝王家的事,可李治当场把他的长孙李敬业从七品提拔到四品刺史,摆明了要把他放在火炉上烤。
无奈,李勣只好答应挂帅出征高句丽,让李治借着“战争”的由头,铲除武后的势力。
李治大喜,没过多久就把武则天在朝内的势力铲除一空,并在李勣的推荐下,提拔了很多忠心于他的世家和寒门的子弟。
不过,李勣2年后东征归来,却马上闭门谢客。
因为,他深知以武则天的眼光、谋略,一定知道李治能如此迅速掌握朝中大权,必定是他所为。为防武后忌惮祸及家人,李勣只好闭门谢客。
但是,该来的终究躲不过!
李治摆明了要把李勣拉上他的战车,既然奈何不了这个闭门不出的太尉,那就握住被祖父压制了20年、一心功名的李敬业。不久前,李治以太尉“功高难封”为由,恩荫其孙,提拔李敬业为太仆少卿,兼眉州刺史。
聪明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李敬业这是要被皇帝重用了。
可在李勣看来,李治这是在明白地告诉武则天说:“看,老婆,太尉李勣就站在我这边,我就问你怕不怕?怕的话,你就先扳倒他!”
所以,为了家族计,李勣才把弟弟和长孙喊到榻前,以未雨绸缪。
其实,武则天很早就看出李治的心思,但一来她怀孕了,二来李勣用的是阳谋,这如之奈何?也许,那个时候的武则天才痛恨起自己竟是女儿身。
随着朝中势力完全被铲除,武则天越来越绝望。
特别是当李勣挟灭国之功东征归来的时候,隋唐200年的大患被彻底铲除,不仅让皇帝李治的声望达到了巅峰,也让武则天彻底死了心:那就乖乖做个相夫教子的皇后吧。
武则天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把身心都扑在了孩子身上。
未来的太子妃被外甥贺兰敏之勾搭怀孕,她细心安抚儿子,重新安排人物色世家名门的娴淑女子;小女儿太平公主离不开母亲,武则天就推开一切在宫里陪她;母亲杨夫人气得生了重病,她便每天宫里宫外两头跑......
可就在这时,开疆拓土之功堪与秦皇汉武并肩的李治竟要西征吐蕃,莫非他真要做什么千古一帝?
群臣激烈反对,武则天苦苦哀劝,都动摇不了李治的决心!
就在此时,大唐的擎天巨柱李勣突然去世了!
将星陨落,举国悲痛,人人都为大唐失去一位彪炳史册的铁血大将而难过......可是,任谁都不会想到,李勣去世,只是大唐遭受一系列灾难打击的开始!
李勣去世后不久,李治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一向支持他的宰相刘仁轨请辞。
《礼记》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仕”,刘仁轨已经70岁了,他请辞,李治无话可说。随后,宰相许敬宗也请辞。人家70岁的都辞职了,他这个80岁的人再赖着不走,祸事就来了。
一连三位宰相离开大唐中枢,李治备受打击:这些人都是反对西征吐蕃的啊!
不过,朝内如今忠于他的人还很多,李治还是决定西征,可是,随后一连串的打击让他彻底放弃了这个念头,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公元770年初,是大唐走向衰落的开始。
年初,先是武后的母亲杨夫人去世,90多岁的高寿世上罕见,但总不能把丧事变成喜事吧?接着,李治做太子时期的治下——雍州,突然下起了大冰雹,千里良田歉收成为定局。
随后,洛阳、并州大旱,灾民四散而逃,涌向长安......
这还不算完,李治刚下完“罪己诏”,好不容易安顿好灾民,河间一带又接连暴雨,成为一片泽国。然后,刚打下来的高句丽又因大唐官吏严苛的政策,被逼造反......幸好,薛仁贵是安东大都护,迅速出动镇压,料来应无大碍。
忙碌了大半年,总算把一切都抚平了,就在李治要带着家人出游散心的时候,西域却又传来噩耗!
吐蕃大相赞若悉率40万大军大举进犯,攻陷西域十八州,并占领了安西都护府!
这个消息真如晴天霹雳砸在李治的头上,要知道,这两年大唐被一连串的灾难缠身,国力严重削弱。没想到,吐蕃竟然趁机突袭,直击大唐的要害!
安西都护府在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它的丢失,意味着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完全失去控制,天山以北、以东大的半个西域已落入吐蕃之手!
而且,当这个噩耗传来的时候,吐蕃正在继续进发!大唐该何去何从?
连载【武则天大帝】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