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有一句名言“天下谁人不通共”,是什么重大的事情触动了蒋介石的神经,让他发出如此无奈的感慨?
1929年,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发生一场新军阀混战,波及地区之广,参战人数之多,损失之烈,空前巨大,最终以蒋介石取胜结束,史称中原大战。
战争刚开始,蒋介石用兵失利,被冯玉祥军队包围在商丘归德火车站,时任国民党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的韩练成,带兵杀出重围,将蒋介石解救出来,为表达韩练成救命之恩,蒋介石亲发手令:“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韩练成,见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许军校三期毕业,列入学籍,内部通令知晓”,其是唯一一位没有上过黄埔军校而拥有黄埔军校毕业证的军人,深受蒋介石器重和信任。
1947年2月23日,华东野战在山东莱芜歼灭李仙洲集团军56000人,活捉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
事后有人怀疑作战计划泄露,韩练成、郭汝瑰、刘斐三人推卸战败责任,郭汝瑰和刘斐两人互相指责对方是共产党卧底。
其实韩练成、郭汝瑰、刘斐皆是我党红色卧底。为了保密,三人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真正的身份。
由于国民党46军军长韩练成在莱芜战役中给李仙洲挖坑设套,不到三天时间,李仙洲集团军五万多人被全歼,以致于当时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破口大骂,并说过一句名言:“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了,就是放五万多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莱芜战役后,韩练成只身来到南京,蒋介石不但没有怪责、更没有怀疑他,还对韩练成大加赞赏:“莱芜战役中,唯一生还的英雄,拥有超人的智慧和胆量,才能从陈毅、粟裕的包围中逃出,脱离险境,是党国无限忠诚的勇士,”,并将韩练成脱险经历编成《鲁中匪区脱险记》,刊发成册,在国民党部队中宣传,鼓舞士气。
一个在国民党内部潜长达六年的卧底,总有蛛丝马迹让人怀疑,杜聿明和何应钦对韩连成的身份一直很是怀疑,但韩练成曾救过蒋介石的性命,也苦无证据,两人一直暗中对韩炼成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观察。
1947年底,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关麟征十万火急的找到韩练成,告诉了他在莱芜战役中,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团长逃回,向杜聿明报告了韩练成和共产党来往的秘密,杜聿明已经前往总统府向蒋介石反映此事。
在此危机时刻,韩练成沉着冷静的分析后,判断蒋介石不会相信杜聿明的报告,决定主动出击,径直找到杜聿明,理直气壮的为自己辩解,随后又找到蒋介石,直言道:“如果杜聿明有证据证明我是共产党,本人甘愿接受军法处置”。
面对此事,由于蒋介石的信任,令杜聿明十分被动,只好说,下属有这样的报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互相猜忌、打压,蒋介石也知道杜韩二人素无往来,关系势同水火,只能劝告二人:“为了党国的利益和前途,要精诚团结,不要互相猜忌,此事就此结束,往后谁也不准再提”。
由于莱芜战役惨败,国民党内部各级互相推诿责任,相互指责,最后参谋总长陈诚成了替罪羊,被免去了参谋总长职务。
1949年,陈诚、何应钦等人韩练成越来越怀疑,再加上1947年莱芜战役惨败,陈诚成了背锅侠,其对韩练成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处处打击、时时报复,他与何应钦等人密谋,将韩练成调至甘肃,任保安旅长,还假惺惺的问侯韩练成:“将你调到甘肃,是为西北家乡父老服务”。
在前往甘肃途中,军统特务截获并破译了韩练成与共产党电台联络密码,何应钦立即电告西北行辕署主任张治中,见到韩练成立即抓捕并送到南京。
与共产党来往密切的张治中收到军统密电,立即通知韩练成、并在共产党的安排下,转道香港,以躲避军统特务,不久后与家人一起来到解放区。
听闻韩练成投奔解放区,蒋介石拍案大骂何应钦:“都是你们逼他投奔共产党,如果不是你们让一个中将去甘肃当保安旅长,他会投共吗”?
直到此时,蒋介石还不相信韩练成是共产党卧底,以为他是受不了何应钦、陈诚所排挤才出走解放区。
1955年9月,新中国开国将帅大授勋,依韩练成所作突出贡献,应授大将军衔,一向淡泊名利的韩练成对周总理说:“干革命从来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授我中将军衔已是政府和人民给我最荣誉了”。
1984年2月27日,一代红色卧底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这位被蒋经国称之为:“韩练成是潜伏在父亲身边隐藏时间最长的人”,走完了他惊心动魄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