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宋时期,饮茶是怎么逐步取代饮酒,成为最流行的休闲方式的?
迪丽瓦拉
2024-11-01 07:39:57
0

原标题:在两宋时期,饮茶是怎么逐步取代饮酒,成为最流行的休闲方式的?

宋代在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中,虽然其疆域和国力都不是最强的,但是其文化和民间娱乐的发展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企及的。这主要是拜两宋时期发达的商品贸易以及优秀的学术氛围所赐。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宋代百姓的生活条件也是十分优越的,这让他们有了许多的新的追求和爱好。而其中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追捧便是很好的例子。在宋代之前,茶文化还处于萌芽阶段,其只不过是少数人热衷的饮品。但是两宋时期发达的贸易网络让茶叶进入了千家万户,并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那么在两宋时期,茶叶的生产技术取得了什么进步,其又激发出了怎样的饮茶文化,对如今的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一、两宋时期人们对于饮茶的热爱

茶叶在中国被作为饮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据传那时周公认识到了茶叶的功效,并亲自为其取名。不过在唐朝之前,人们普遍还是将茶视作一种用来提神消食,解酒清热的药草,除了在其产地周边的百姓有饮茶的风俗外,大多数百姓还没有饮茶的习惯。

不过到了唐朝的时候,陆羽撰写了三卷《茶经》其中详细介绍了造茶的器具,以及制茶,饮茶的工序,让人们对茶叶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常建开始钻研蒸焙茶叶的技术,并发明了"研膏茶",这让茶叶的风味得到了提升。而之后宰相李德裕对于茶叶的推崇,才终于在百姓之间掀起了一股新的风潮,饮茶文化才逐渐被人们接受。

而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对于茶叶的喜爱变得更加狂热。这和当时发达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当时江南地区的商人都拥有不菲的财富,因此他们对于那些昂贵的食物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而两宋时期,最名贵的茶叶还大多被进贡到皇宫之中,民间的富户只有很少的机会能够品尝到,因此他们对于这种珍贵的物品十分重视,这也是上层社会追捧茶文化的根本原因,当时苏轼的《寄周安儒茶》一诗中就对这样的现象有如下描写:

颇见纨绮中,齿牙厌粱肉。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小龙,双井等都是当时有名的茶叶。其中尤其以出产自福建建州的小龙团茶最为知名。在五代之前,福州的茶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茶经》中其也没有入品。不过到了北宋时期,这里的小龙团茶异军突起,得到了世人的狂热追捧,并成为了最重要的贡茶品种,这让人们都以饮用此茶为荣。而除了以小龙团为首的团茶外,南宋皇室的贡茶中还有草茶,而其中以产自江西宁州的双井茶为第一,这在苏轼的诗中也有明确的体现。

而对于这些名贵的茶叶,其采摘也是十分有讲究的,比如蒙山上清峰出产的茶叶,就要在雷声初动的时候进行采摘,而在采摘之后,还要对茶叶进行温火烘烤,其步骤十分细致。从制茶工人的细心和考究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当时人们对于这些茶叶的重视程度。

在两宋富家大户追捧名茶的同时,普通百姓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饮用茶叶,这和两宋时期南方地区在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以及运输业和商业的高度发达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两宋时期饮茶方式的变化

那么两宋时期的人们又是怎样饮茶的呢,虽然现在我们大多用滚水对茶叶进行冲泡,不过在两宋时期,盛行于唐代的煎茶依然是饮茶的主流方式。在宋人饮用煎茶的时候,其对于煎茶的水都特别讲究,而江西南康谷簾泉的泉水则被评为天下第一。当时元少卿送给苏轼一瓶谷簾水,两块龙团茶,这让苏轼连写两诗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并发出了"此水此茶俱第一"的感叹。

除了讲究用水和茶叶的品质之外,宋朝士大夫阶级在煎茶的时候,对于火候的控制更是十分精细。首先煎茶所用的火必须是"活火",即有跃动火苗的炭火,这样才能够激发出茶叶的清香。而对于煎茶过程中茶叶状态的变化,他们也有十分细致的研究。

比如苏轼在诗中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声"一句。指的就是在煎茶的时候,当水滚开,且气泡从蟹眼大小变为鱼眼大小时,会听到轻微的声音,这和松林间的风声颇为类似。而到了这个时候,就说明这份茶已经到了最适合饮用的时候。

而在饮用煎茶的时候,宋人已经不像唐人那样向其中放入姜盐了,这让茶更加接近于其本味,这和我们如今的煮茶更为类似了。

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种煎茶的饮用方式未免显得太过繁琐,因此在宋代民间已经出现了点茶的茶叶处理方式,其实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开水沏茶。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像煎茶一样让茶叶的香气彻底散发出来,但是却更加节省时间,而且这样做出的茶水也不会太过浓酽,更节适合日常饮用。点茶的出现和发展也是中国茶文化普及的重要标志。

三、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在制茶技术取得发展的同时,两宋时期的饮茶文化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士大夫阶级,他们习惯于通过茶会的方式以茶会友,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

茶会其实就是这些人以饮茶为名而举办的聚会,在会上他们会品鉴茶叶,并且进行一些被称为茶令的小游戏,这和酒宴上的酒令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之所以茶会在宋代取代酒的地位,可能和当时士大夫文化对于饮酒的限制有一定的关系。

而除了茶会之外,两宋的士大夫们还会举行斗茶之会,就是大家带着自己的茶叶,来一起煎茶,最后比较谁的茶叶更加优秀。这种活动在两宋时期十分风靡,而对于如何比较茶叶的优劣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其中比较泡沫溶化在茶杯上留下水痕的早晚似乎是最常见的方法,苏轼也有"水脚一线争谁先"的诗句。

而茶会和斗茶的风靡让两宋时期的茶叶有了先后排名,这让许多茶叶品种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对于茶文化的普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对于广大百姓来说,茶会和斗茶都和他们有一定的距离,他们更喜欢在茶坊中饮茶,并且和其他人一起度过一段惬意的休闲时光。宋代的茶坊在早期也是风雅之所,在其中多悬挂名人书画,并且有人在此表演器乐或是唱上两段小曲,多是富家公子消遣的地方。

不过随着饮茶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了饮茶的需求,这些高端的茶坊已经无法满足普通民众的饮茶需求,因此更为便民的茶坊也应运而生。其中的茶多为开水所沏的点茶,这让其价格变得更加亲民。

虽然这里没有提升氛围的名人书画,但是茶坊的老板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也会邀请部分民间艺人在此进行表演,盛行于两宋的变文艺术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类。而这种茶坊的发展,也让民间艺术有了发展的空间,这也是其在两宋时期取得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且茶文化的盛行让两宋时期百姓对于酒的需求量出现了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缓解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这对于政治局势的稳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中国历史悠久的饮茶文化虽然兴盛自唐代,但是那是饮茶的普及程度还并不太高,直到两宋时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贸易网络的成功构建,才让饮茶成为了一项被全国百姓接受的生活习俗。

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宋人在制茶,煎茶,品茶的过程中都做出了一定的创新。他们不但通过茶会和斗茶等方式,对不同的茶叶做出了评级,提升了优秀茶种的知名度。更是精进了茶叶在烘焙,煎制过程中的细节,提升了茶水的品质。其中点茶这种全新制作方式的出现,也让品茶走出了士大夫阶级的小圈子,成为了全部百姓都能够涉足的领域。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文化的兴起,大量的茶坊出现在全国的各大城镇。这不但对茶文化的普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更是让变文,以及早期戏剧这样的民间艺术有了发展的土壤。饮茶文化与世俗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交融,让品茶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休闲方式,这让茶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甚至逐渐取代了饮酒的位置。这不但可以为两宋政府节省大量的粮食,对于社会治安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而两宋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对于后世也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梦梁录》

【2】《苏轼诗集》

【3】《石林燕语》

推荐阅读:

宋朝百姓们有着怎样的节日习俗,对如今的我们有什么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1937年3月,两个红军干部来到一户农民家里乞讨。一开门,他们便看到三个威武的汉子站在屋里,脸上横肉...
原创 平... 平江起义,是土地革命时期,彭德怀领导的一次重要工农武装起义,发生在1928年7月22日,地点在湖南省...
龙和凤都是公的,为啥结婚时却称... 最近有小伙伴问:龙和凤明明都是公的,为啥结婚却要说"龙凤呈祥"? 这事儿其实得从汉字的老底子说起。 ...
原创 白... 在民国时期,时势往往能塑造英雄。虽然这个时代充满了动荡和困苦,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英雄人物涌...
三国杀:聚气舞剑,控水化蝶,明... 享受生活,热爱桌游,大家好,我是小扩。 今天介绍《三国杀OL》的皮肤。OL这边不够意思啊,移动版和新...
原创 血... 周恩溥与周恩寿兄弟的抗战与奉献 本文所引用内容均来源于权威资料,文末已标明文献来源及相关截图,敬请...
原创 最... 1933年3月的一个清晨,红军在四川大巴山的木门场举办了扩红招兵活动。连长站在一群人面前,慷慨激昂地...
原创 他... 我国的开国将军们,大多数人常常被认为是战场上英勇作战的英雄。然而,事实上,许多开国将领并没有亲自上过...
原创 “... 赵氏家族的“孤儿”事件让他们在一度遭受灭顶之灾后,迅速从低谷中走出,最终崛起为晋国的诸侯。那么,是什...
原创 苏... 苏联都解体30多年了,俄罗斯怎么突然说它"还没死透"?最近普京的顾问在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上抛出一颗...
原创 蒋...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便于随时查阅我们发布的优质文章,并与我们共同讨论、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鄂... 在红军的历史中,曾经有两支具有重要影响的红28军,它们分别是鄂豫皖红28军和陕北红28军。本文主要讲...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具有恢宏历史架构的作品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如诸葛亮、刘备、曹操等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角...
原创 1... 为了粉碎蒋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江西苏区迅速发动了大规模动员,广泛征集青年工人和农民参军,旨在快速扩充...
华北东部 北齐至隋代 菩萨造型... 提要: 北朝晚期的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出现了一类形体较大的立体圆雕菩萨,总体特征是面相圆润,体型修长,胸...
原创 东... 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长期以来人们的印象几乎总是集中在魏、蜀、吴三国的争霸上。然而,事实上,当时的中国...
原创 范... “绝不允许范汉杰获得特赦,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唯独他不行!” 这句话是1959年中央决定特赦战犯时,...
原创 开... 自古以来,中国的旧社会以“三教九流”文化闻名,不仅在国内传承千年,也为世界所知。 在革命战争的年代,...
原创 1... 1962年,约6万名中苏边境居民偷渡到苏联。苏联对这些外逃者“开绿灯”,而我国则选择默许不加干预。那...
张航分享:《穿越千年·梦回汉朝... 穿越千年·梦回汉朝 ——南阳市汉画馆藏汉画像石拓片精品展 洛阳古墓博物馆特展 张航分享 南阳市汉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