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北宋不败而败”这个说法,有很大的问题。
从这句话的字面来分析,先说第一个所谓的“不败”
北宋真的没有失败吗?北宋军事上连连失败,所以才使得契丹军队能够长驱直入,抵达北宋的腹地。这场战斗,宋军取得的最大胜利,无疑是击毙辽军的主帅萧挞凛。而之所以能击毙萧挞凛,倒不是因为宋军在正面战场吊打了辽国,而是因为萧挞凛自己太过于自信,没有考虑到宋军有超长射程的弩,所以,这可以算作是冷箭射死的。
而此时的宋朝君臣,大多数已经害怕的要南逃迁都了,如果这都能算“不败”,那么关于“败”的定义,应该重新讨论了。
所以,仅从正面战场而言,辽军占尽优势,绝不可说是宋朝胜利了。
而签订的这个条约,难道真的是“城下之盟”吗?
也不见得。辽军虽然在南侵时攻破不少城池,活捉或者击杀了北宋不少高级将领,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面对北宋北方边防军队的主力,而是利用辽军机动性强的优势避开宋军主力南下,意图直接攻击北宋国都汴梁。
因此,战事拖得越久,对辽军越不利,因为宋朝的北方军队还在辽军身后,一旦辽军进攻不利,那么就有可能遭到北宋南北两个方面的夹击,彼时,北宋的北方军队战斗力并不弱,且有杨延昭等名将统帅。所以,辽军看似战果累累,但是实际上是兵行险着,但凡一个失误,那么其将万劫不复,因为辽国的萧太后和皇帝辽圣宗都在军中,万一北宋合围,那么辽国的两位核心人物便很危险。
而此时,辽军由于已经深入宋朝境内,连续征战,且行军速度极快,兵锋已衰,而辽国的主将又被射杀(无论是怎么被射杀的,但结果多少有=对辽军有影响),辽军士气已然低落,进无可进,退无可退。
所以说,单纯地讲谁胜谁负,很难说清,故而所谓“不败而败”,也便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当时的辽宋双方,处于一种实力均衡的态势。宋朝自雍熙北伐之后,再也无力攻击辽国,只能在边境防守;而辽国这次南侵,也没有敢于和宋朝的主力部队硬碰硬,而是希望以快制胜,但最终发现并不可行。
所以说,宋朝签订澶渊之盟的目的在于,此时的三冗问题已经初步显现,如果辽军日后南侵,那么军费支出将变得空前地巨大,而签约则能够减少军费开支;并且此时西北的党项人李继迁已成气候,如果辽国这边摆不平,那么日后很可能两线作战,如此一来,北宋就会被拖死,所以与辽国议和,可以安心应对西北方面的边患。
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的目的在于:其一,此时辽军已经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如果继续死撑,大概率被北宋两线夹击,虽然辽军的战斗力强,但并不能保证能够无压力应对北宋的精锐;其二,战争拖得越久,辽国内部的形势月紧张。因为辽国的两位统治者都随军出征,国内无人主政,而辽军此时又陷入僵局,皇室遇到困难,辽国国内的贵族与其他部族必定会趁机夺取耶律家族的统治权。所以,辽国为了保证自己国内的安定,选择签约。
而二者共同的考虑则是,两国谁也吃不掉谁,战争必然会旷日持久打下去,这样的话很容易两败俱伤,为了各自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所以需要和平。
再说条约的内容,无非以下几点:一是两国为兄弟之国,由于宋真宗年长,辽圣宗得尊他一声“皇兄”;二是北宋每年送给辽国岁币,绢二十万,银十万;三是在边境设立榷场,两国自由贸易;再有就是停战。
看似北宋每年都在赔钱,但是通过榷场,北宋民间每年基本上可以通过贸易把送出去的钱赚回来,因为北宋手工业产品是契丹所必需的,契丹必须通过购买获得;而北宋稀缺的战马,契丹又限制出售,对于契丹的其他商品,北宋的需求量并不大,所以,整体而言,北宋在贸易中占据优势。
最后,关于澶渊之盟的利弊,也得分开看。
有利之处在于,两国停战,避免了人员的伤亡,而北宋由于取得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所以国内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由此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又一个巅峰。
而其弊端在于,使得宋辽两国缺少威胁,军事退化严重。在澶渊之盟签订三十年之内,北宋的北方防线彻底废了,由于不存在战争的可能性,士兵训练水平降低,军队战斗力断崖式下降,且防御工事破败,当新兴的女真人崛起后,宋辽两国已经彻底的由于和平而腐烂,最终,短短十三年,两个东亚的超级大国,被一个女真小部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