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朱元璋到隆庆皇帝,明朝海禁政策的发展
迪丽瓦拉
2025-07-15 07:33:54
0

不许寸板下海——朱元璋

众所周知,明朝初期朱元璋就定下了上述的祖训,后世子孙不得开放沿海。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禁政策”一度松弛,比如明朝时期的是郑和下西洋,将海洋贸易推向了一个顶峰。

明成祖朱棣之后,“海禁政策”又再度实施开来,嘉靖皇帝年间达到了一个巅峰,直至隆庆皇帝时期才有所缓解。总的来说,明朝的海禁政策是一个“松弛交替”的过程,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

这些政策有利有弊,但却都对明朝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发展史。

一、朱元璋、朱棣时期由紧到宋

明朝初期海禁政策比较严厉,但在永乐年间海禁却开始变得松弛,为何会有这样一个变化呢?历史上每一个政策的执行,都有着它特定的背景与原因,海禁政策的多变也不例外。

1.为了沿海安定而实行的海禁政策

1368年大明朝初建,但朱元璋的统治并不稳固,原本东南沿海的张士诚、方国珍,虽然被朱元璋击败了,但他们的残余势力却跑到了海上。

这些残余分子经常出没于海边,使得明朝沿海“海疆不靖”,老百姓、商人深受其害。有的人甚至还与倭寇勾结,并在海上建立多个据点,以反对大明朝的统治。

对此,《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张士诚、方国珍余党导倭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无岁不被其害。”倭寇的不断来袭,叛逆分子不断侵袭,使得大明朝“沿海之地皆患之”。

同一时期,明朝的海上力量非常薄弱,再加上元朝逃到了北方并建立了北元,割据一方、拥兵数十万与朱元璋为敌,大明朝的北部边疆也岌岌可危。

经过再三的思考后,朱元璋只能放弃沿海的利益,而重视北方边疆的问题,进而实施了“海禁政策”。那么,为何洪武皇帝不放弃北方的利益,而选择清除沿海的倭患呢?

这其中的缘由也很简单,自古以来我国的封建王朝都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也就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土地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得中原王朝形成了一个内循环,即使封闭性和保守性很严苛,机器依然能够稳定运行。

换一句话来说,即使大明朝与海外的国家断绝来往,依然不会影响它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这便是朱元璋选择“驱除鞑虏”,而放弃“平定倭患”的心思。

朱元璋曾说过:“四方诸夷,皆隔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海外的世界很看轻,“海禁政策”的出现也在情理之中。

2.明成祖时期的海洋政策

洪武皇帝时期,朱元璋实施海禁政策,有着政治上的需求,也有他自己的主观判断。不过,虽然朱元璋立下了“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但明成祖朱棣却打破了这一规定,而这也与当时特定的环境有关。

其一经济背景,明朝经过洪武之治的发展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出现,国内的纺织、陶瓷、印刷等工业技术很发达,需要一个新的市场来发展贸易。

与此同时,相比于明朝初期落后的海洋技术,永乐年间的造船技术、罗盘技术、航海经验、水手等都在快速提升,为迎接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朱棣虽然登上了大明朝的皇帝宝座,但因其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一直想要宣扬自己的威望,使四夷臣服、万国来朝。

政治、经济背景都具备,技术条件也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朱棣便开始恢复宋元时期对商业的相对重视,海洋贸易逐渐兴起,最有名的便是郑和七次下西洋。

当时,郑和的船队把丝绸、瓷器等过剩的商业产品出口,换来了南洋各国的香料、玛瑙和药材等,不仅促进了明朝的市场经济,而且还提高了大明朝的海洋关税。

回看朱棣与北方草原民族的战斗,几乎都是发生在郑和下西洋之后,这一部分贸易收入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军费开支,降低了朝廷的财政赤字。

当然,永乐年间“海禁”虽然解除了,但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简单来说,海洋贸易属于官方贸易,只能朝廷自己来经营,民间的商船依然没有出海的权力。

因此,郑和下西洋虽然是我国航海史上的创举,但开放的程度依然不够彻底,也使得后来大航海逐渐没落,海洋贸易事业逐渐没落,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

二、从宣德到嘉靖的高度海禁

永乐时期,海禁政策稍微有了一点松动,但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宣德八年,海禁政策再度实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格,及至嘉庆皇帝时期达到巅峰。

1.宣德、嘉靖的海禁政策

宣德八年,朝廷颁发有关海洋贸易的政策:“命行在都察院严私通番国之禁......”除此之外,朝廷还有明文规定,触犯政策的人会被没收一般资产,知者而不告发同罪论处。

自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朝的海禁政策都在快速地发展,并且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嘉靖皇帝执政时期,更是废除了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一带的造船厂。

这一件事情传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不仅民间不能再私自进行海洋贸易,就连朝廷主持的“官方贸易”也被彻底禁止了,这是为何呢?主要就是因为贼寇劫掠的问题。

比如嘉靖皇帝年间,东南沿海有一个贼寇名为王直,他是众多海洋走私集团的公认首领。根据历史的记载,王直“三十六岛之夷,皆听指挥,拥众数十万,称靖海王......”

这些人不仅在东南沿海为祸,还与日本的倭寇有联系,进而造成了嘉靖时期持续了近40年的战乱。为何渔民会变成贼寇,“倭寇之乱”又屡禁不止呢?原因也很简单。

2.民以食为天

《海防迁说》曾这么说过:“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寇,激裂以出......”这句话是何意思?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土地贫瘠,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便是海洋,及其海洋贸易。

小民衣食所赖,但明朝朝廷却明令禁止,使得老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进而导致这些沿海居民不断入海成为海盗,汪直、徐海、郑芝龙等知名贼寇皆是如此。

从某个角度来说,“一刀切”的海禁政策,使得民间的海洋贸易被视为非法,他们被迫走上了反对明朝统治的道路上,私人武装大量出现,海洋贸易也变成了反禁止海洋贸易斗争的行为。

所以《中国海盗史》才会说:“所谓的倭寇领导者都是中国人,船员中九成是中国人,仅仅夹杂了个别的日本人”,而出现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便是海禁。

嘉靖执政时期,倭寇之乱屡禁不止,反而越打越剧烈,其实都是根本矛盾没有解决。大明朝在平定倭患期间,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后来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三、隆庆皇帝的废弛

大明朝到了隆庆皇帝时期,海禁政策“遂稍宽禁”,东西二洋的海禁政策有所松动,朝贡贸易又开始出现,民间贸易虽有所限制,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贸易的局面逐渐打开,出海只需要官方发布的“由引”即可。不过,此事的贸易也并非全面开放,有着一定的要求。

首先,对贸易的东西有一定限制,且对贸易的对象也有要求,若与“禁止对象”进行贸易则会以通敌之罪论处。另外,通商口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可即使如此,也使得大明朝逐渐与国外的交往不断加深,西班牙、荷兰和葡萄牙等航海大国,开始不断进入中华大地,进行文化、技术上的交流。

这一时期,西方、南洋高产的农作物、先进的技术不断传入我国,为后来人口、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万历、天启、崇祯执政时期,海禁政策虽然还存在,但基本上名存实亡了。

从明朝建立到大明朝灭亡,海禁政策在“紧、松之间”徘徊了200多年,虽然有一定的政治需求,但也对我国的历史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明朝之前,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都领先于世界各国,宋元朝时期的海洋贸易经济,更是使得中原王朝占据世界经济的一半以上。明朝在海禁政策下,断绝了与海外国家的交流,更是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当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快速兴起的时候,中原王朝依然还停留在农耕时代。清朝后期,执政者更是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原王朝更加落后。

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这也为百年后“被殖民”埋下了伏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秦名将司马错:开疆拓土的战略... 东伐西讨,彰显军事谋略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在稳定巴蜀后,国力愈发强盛,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原与楚国。...
原创 1... 自14世纪起,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给整个大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尽管这一灾难沉重打击了欧洲,许多不...
原创 “... 易中天,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既是作家、学者、教育家,也是厦门大学的教授。2005年...
清朝的军事统帅是怎么分层的,让... 昨天写了一篇清朝总兵有多大的权利的文章,结果评论区都在说我写的不实,说我把总兵的权利写太大了,说总兵...
原创 南... 福清公主,这位历史上被誉为“才女”的女性,曾在明朝的政坛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凭借出色的智慧和聪慧的...
原创 打...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我们很容易便可以发现,各个时代都有着一些令人铭记与学习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以坚定...
原创 刘... 东汉末年,刘表被朝廷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担任荆州牧期间,刘表不仅成功击败了孙坚,还在与曹操、孙权...
原创 杨... 昨天,杨超越的战国袍再次引起了热议,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是谁想到战国袍这么适合杨超越的?真是绝配!”...
原创 崇... “如果忠贤还在,时局又岂会发展至此?” 面对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的崇祯皇帝,心腹太监曹化淳情不...
原创 马... 228年春,蜀军兵分两路,诸葛亮亲率主力,走祁山道,西出祁山。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偏师出箕谷...
原创 貂... 前言 大家对貂蝉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享有盛名。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
原创 售... 鸦片,作为近代中国衰败的根本因素,深刻影响了国家的命运。提到鸦片,许多中国人心中充满愤慨,因为正是英...
原创 1... 在1856年之前,沙俄一度被誉为欧洲的宪兵和救世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寒冷的气候,...
揭秘百万年人类史!《寻古中国·...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东方人类百万年》,将于5月30...
原创 齐... 鲁国,周朝时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其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鲁国最鼎盛时,其疆域...
原创 汉...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米仓山之战本来有可能成为汉中之战的转折点:只要黄忠成功焚毁曹军的粮草,刘备就...
原创 曹... 贾诩是曹操阵营中一位极为重要的谋士,在江湖上被誉为“三国第一毒士”。当时的人们普遍称赞他具备“有良、...
原创 一... 一千多年前的古画中,有一幅作品让人惊讶,仔细观察时竟然发现其中的某个物品像是现代物品,难道是“穿越”...
原创 中...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女子最幸福?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朝代更迭,女子的命运也...
原创 日... 众所周知,自近代以来,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灾难。这场战争涉及的具体数据一直以来存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