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叛将被李世民斩杀,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结果给大唐埋下祸根
迪丽瓦拉
2025-07-15 12:34:08
0

毛主席曾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在战争年代是很受用的,要么和敌人达成一致,达到阵营或者是立场上的统一,从此冰释前嫌。要么与敌人划清界限,抗争到底。如果既不能了结恩怨,而又不选择对立,那很容易为自己埋下祸根。

这和“一家不容三姓人”是一个道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狭隘,“三姓人”也不单单是指姓氏,而是指没有感情或者亲情作为基础的人。因为作为管理者,要明晰自己的立场和阵营,保证相互之间没有隔阂,上下一心。

猛将单雄信

读过《隋唐英雄传》的人都对单雄信印象深刻,这个单雄信绝非泛泛之辈。据记载,他勇猛强悍,善于用枪,不但让唐军屡战屡败,甚至打败了隋朝的正规军。

隋末,单雄信参加了瓦岗起义,与魏公李密参加了“偃师之战”,不过这一次却打输了,单雄信归顺王世充,成为其手下一员大将,成了李世民的敌人。

只可惜,单雄信一直未逢明主,单雄信于大业九年投奔瓦岗寨,当时的瓦岗寨可谓是人才济济。

然而,虽然有一副好牌却没被打好,先是带头大哥翟让被推翻,之后又被李密搅和的一团糟,最后,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居然向唐朝投降了。

在这种失落和痛苦中,单雄信再次追随王世充,而这是他最后的选择,而且他本人也被重用,成为武德三年里对抗李世民的最后一道屏障。

王世充早年虽然强盛,却被李世民打败。武德四年,王世充率全军投降,单雄信兜兜转转终于被迫成为李世民的部下。

但与坚定的徐茂公相比,单雄信在选择自己想追随的势力时,往往非常懦弱,从来没有坚定的信念,作为一名强将,他的性格缺陷不容忽视。毕竟,每个君主都想要忠诚的大臣。

原则上,李世民应该多关照单雄信,但来到李世民阵营之前,单雄信一直在变换阵营,李世民对他非常怀疑,为了保证统治的稳定,李世民决定放弃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要将他处斩。

乱世兄弟情

据记载,当时李世民下令杀单雄信等人,周围的人都不敢劝阻,然而,徐茂公却挺身而出,恳求李世民对单雄信网开一面。为了保护单雄信,徐茂公多次提及他的军事功绩,并坚决保证单雄信绝不会叛变。

不幸的是,李世民心意已决,最终杀了他,在单雄信被杀之前,徐茂公发誓要保护单雄信的家人,让这位即将身死的将军感激涕零。

很多人可能对此很好奇,徐茂公是唐代重要的开国将领,他怎么能用自己的生命保护这样一个敌将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单雄信是徐茂公曾经的战友。

徐茂公和单雄信在瓦岗寨相识时,两人关系就不一般,他们是一起投奔的瓦岗寨。可以说,两人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而且一直并肩作战。

之后,徐茂公和单雄信这一文一武的配合可谓是亲密无间,他们打不赢的仗很少,隋朝的正规军也对他们无可奈何。在两人的配合下,瓦岗寨大军首次突破1万人。

后来,瓦岗寨发生了巨变,李密成了魏公,但二人“黄金搭档”的关系没变,单雄信任左武侯,徐茂公任右武侯,一左一右一文一武显得无比对称。

后来李密集团覆灭,瓦岗寨不复存在,两兄弟终于分道扬镳,单雄信跟着王世充,徐茂公跟着李世民。也许他们有不同的阵营,但他们不认为彼此就是敌人。

在徐茂公的保护下,单雄信一家不仅没有受委屈,而且后人都被李唐所重用,比如,单道真后来成为了凉州司马,并且在徐茂公多年的照顾之下,单雄信的其他后人并未被排挤,都成为了朝廷的重要官员。从单雄信后人的发展来看,李世民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他之所以要杀单雄信,与他早年的“墙头草”行为密切相关,如果单雄信和徐茂公一样,对政局有正确的认识,他一定能够在李世民的领导下发挥应有的才能。

隐藏的祸根

但如果历史只在这里结束,我们只可以看到他们背后的兄弟情谊和徐茂公对单雄信的大恩大德。遗憾的是,最终却事与愿违,兄弟的感情可能是一种救赎,也可能是一种诅咒。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在唐王朝如此的重用之下,单雄信的后人却表现得愁眉苦脸,并没有因皇后而心存感恩,只不过在和平年代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异心。

然而,唐朝顺世未能持续下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黄巢起义爆发,整个唐朝几乎被推翻。

在这场风波中,唐代积累的历史问题全部爆发,急需生计的群众和与唐朝的敌人都站了出来,而在这其中,单雄信家族成员有很多都赫然在列。像单兴和单旺,还有单茂与单生等等,但他们并未忠于唐朝,相反,他们成了黄巢打开长安城的四把攻城利器。

基于黄巢起义的爆发,唐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唐朝的繁荣昌盛不复存在,人民生活在动乱之中。

起义虽然在唐军的坚持镇压下最终失败,但也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唐朝国力迅速衰落,无法再一次恢复繁荣。

小结:

李世民和徐茂公都犯了一个对“人性”认知上的错误。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么选择相信单雄信,对他网开一面,要么彻底放弃对他和他后人的重用。

而李世民却选择了一种极端而又矛盾的方式,既杀了单雄信,同时又重用了他的后人。这其中,李唐王朝和单雄信后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盛世之下,也许他们会选择隐忍,但一旦面对“墙倒众人推”的局面,他们一定会站在对立的阵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周平王是否迁都,无法阻止周朝的衰退,其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西周的天子们已经把国力耗尽。 1. ...
原创 同... 中国历史上有着众多英雄人物,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无论成败,他们最终都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的...
原创 这... 如果要在《三国演义》中选出一个无可争议的顶尖高手,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吕布。在《三国演义》中,吕...
原创 刘...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的消息传来,整个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大将军陈平却依然在奔波途中,...
原创 清... 清朝晚期,国力日渐衰退,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在1851年爆发了金田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从广西起...
原创 他... 朱元璋手下有一位大将胡美,他不仅是明朝开国功臣,还因为是朱元璋的岳父,拥有特殊的关系。胡美凭借着赫赫...
原创 三... 三国机密: 鲁肃的真实贡献与孙权的深情厚谊 大家好,今天小编将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位在三国时期颇具影响...
原创 关... 在三国时期,曹操最渴望得到的武将,毫无疑问,就是关羽。他对关羽的特别青睐,甚至让身边的部下感到不满和...
男主也有失算时,藏海被庄芦隐重... 文|吴清浅 电视剧《藏海传》里藏海当上平津侯府长史后,先是搬入侯府内院郁园,接着能跟庄家人一起上桌吃...
原创 清...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都涌现出众多文武百官,他们在帝王的统治下各司其职。无论是文官出谋划策...
原创 元... 朱元璋在处理蒙古女子的政策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智慧,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谓极为仁慈。元朝时期,蒙古少数...
原创 太... 太平天国,这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堪称其中的巅峰之作。它的战火曾蔓延至中国大约三分之二的省...
原创 朱...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皇宫辞世,一代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上了句号,然而,关于他的...
原创 杨... 提到李渊,大家应该都对这位唐朝的开创者相当熟悉。他出生于北周的一个显赫贵族家庭,并在年仅七岁时就继承...
原创 隋... 在《隋唐英雄》中,有许多重要人物,他们个个特点鲜明。例如,深得民心的秦琼、宁死不屈的单雄信,以及以算...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王朝,还有一些曾经建立过的朝代,他们名义上拥有正式的国号和皇帝...
原创 宋... 宋康王,或称宋王偃、宋献王,他的姓氏为子,而名字为偃,属于戴氏。他是宋剔成君的弟弟,担任战国时期宋国...
原创 韩... 韩信被杀是必然的吗? 提到刘邦处决功臣,许多人首先会想到韩信。实际上,韩信只是西汉初期被杀害的众多...
原创 汉... 在汉朝历史中,虽然汉武帝刘彻名声赫赫,但真正实力最强的皇帝却是汉宣帝刘询(即刘病已)。虽说刘彻的威名...
原创 康... 鳌拜独揽朝政,成为康熙登基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康熙帝在八岁即位,当时的他年幼无力,显然无法掌控朝政。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