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叛将被李世民斩杀,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结果给大唐埋下祸根
迪丽瓦拉
2025-07-15 12:34:08
0

毛主席曾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在战争年代是很受用的,要么和敌人达成一致,达到阵营或者是立场上的统一,从此冰释前嫌。要么与敌人划清界限,抗争到底。如果既不能了结恩怨,而又不选择对立,那很容易为自己埋下祸根。

这和“一家不容三姓人”是一个道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狭隘,“三姓人”也不单单是指姓氏,而是指没有感情或者亲情作为基础的人。因为作为管理者,要明晰自己的立场和阵营,保证相互之间没有隔阂,上下一心。

猛将单雄信

读过《隋唐英雄传》的人都对单雄信印象深刻,这个单雄信绝非泛泛之辈。据记载,他勇猛强悍,善于用枪,不但让唐军屡战屡败,甚至打败了隋朝的正规军。

隋末,单雄信参加了瓦岗起义,与魏公李密参加了“偃师之战”,不过这一次却打输了,单雄信归顺王世充,成为其手下一员大将,成了李世民的敌人。

只可惜,单雄信一直未逢明主,单雄信于大业九年投奔瓦岗寨,当时的瓦岗寨可谓是人才济济。

然而,虽然有一副好牌却没被打好,先是带头大哥翟让被推翻,之后又被李密搅和的一团糟,最后,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居然向唐朝投降了。

在这种失落和痛苦中,单雄信再次追随王世充,而这是他最后的选择,而且他本人也被重用,成为武德三年里对抗李世民的最后一道屏障。

王世充早年虽然强盛,却被李世民打败。武德四年,王世充率全军投降,单雄信兜兜转转终于被迫成为李世民的部下。

但与坚定的徐茂公相比,单雄信在选择自己想追随的势力时,往往非常懦弱,从来没有坚定的信念,作为一名强将,他的性格缺陷不容忽视。毕竟,每个君主都想要忠诚的大臣。

原则上,李世民应该多关照单雄信,但来到李世民阵营之前,单雄信一直在变换阵营,李世民对他非常怀疑,为了保证统治的稳定,李世民决定放弃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要将他处斩。

乱世兄弟情

据记载,当时李世民下令杀单雄信等人,周围的人都不敢劝阻,然而,徐茂公却挺身而出,恳求李世民对单雄信网开一面。为了保护单雄信,徐茂公多次提及他的军事功绩,并坚决保证单雄信绝不会叛变。

不幸的是,李世民心意已决,最终杀了他,在单雄信被杀之前,徐茂公发誓要保护单雄信的家人,让这位即将身死的将军感激涕零。

很多人可能对此很好奇,徐茂公是唐代重要的开国将领,他怎么能用自己的生命保护这样一个敌将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单雄信是徐茂公曾经的战友。

徐茂公和单雄信在瓦岗寨相识时,两人关系就不一般,他们是一起投奔的瓦岗寨。可以说,两人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而且一直并肩作战。

之后,徐茂公和单雄信这一文一武的配合可谓是亲密无间,他们打不赢的仗很少,隋朝的正规军也对他们无可奈何。在两人的配合下,瓦岗寨大军首次突破1万人。

后来,瓦岗寨发生了巨变,李密成了魏公,但二人“黄金搭档”的关系没变,单雄信任左武侯,徐茂公任右武侯,一左一右一文一武显得无比对称。

后来李密集团覆灭,瓦岗寨不复存在,两兄弟终于分道扬镳,单雄信跟着王世充,徐茂公跟着李世民。也许他们有不同的阵营,但他们不认为彼此就是敌人。

在徐茂公的保护下,单雄信一家不仅没有受委屈,而且后人都被李唐所重用,比如,单道真后来成为了凉州司马,并且在徐茂公多年的照顾之下,单雄信的其他后人并未被排挤,都成为了朝廷的重要官员。从单雄信后人的发展来看,李世民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他之所以要杀单雄信,与他早年的“墙头草”行为密切相关,如果单雄信和徐茂公一样,对政局有正确的认识,他一定能够在李世民的领导下发挥应有的才能。

隐藏的祸根

但如果历史只在这里结束,我们只可以看到他们背后的兄弟情谊和徐茂公对单雄信的大恩大德。遗憾的是,最终却事与愿违,兄弟的感情可能是一种救赎,也可能是一种诅咒。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在唐王朝如此的重用之下,单雄信的后人却表现得愁眉苦脸,并没有因皇后而心存感恩,只不过在和平年代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异心。

然而,唐朝顺世未能持续下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黄巢起义爆发,整个唐朝几乎被推翻。

在这场风波中,唐代积累的历史问题全部爆发,急需生计的群众和与唐朝的敌人都站了出来,而在这其中,单雄信家族成员有很多都赫然在列。像单兴和单旺,还有单茂与单生等等,但他们并未忠于唐朝,相反,他们成了黄巢打开长安城的四把攻城利器。

基于黄巢起义的爆发,唐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唐朝的繁荣昌盛不复存在,人民生活在动乱之中。

起义虽然在唐军的坚持镇压下最终失败,但也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唐朝国力迅速衰落,无法再一次恢复繁荣。

小结:

李世民和徐茂公都犯了一个对“人性”认知上的错误。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么选择相信单雄信,对他网开一面,要么彻底放弃对他和他后人的重用。

而李世民却选择了一种极端而又矛盾的方式,既杀了单雄信,同时又重用了他的后人。这其中,李唐王朝和单雄信后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盛世之下,也许他们会选择隐忍,但一旦面对“墙倒众人推”的局面,他们一定会站在对立的阵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自古以来,旧朝的破灭与新朝的建立总避免不了激烈的战争,而每当乱世结束,总有一些传奇名将的事迹会被永久...
原创 1... 资料来源:《毛泽东与一位普通铁匠四十年的兄弟情谊》——世纪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爱戴,...
原创 原...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从建立到结束一共存在了276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康熙、雍...
原创 原... 导读:潘安本名叫潘岳,是河南中牟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帅哥。他不仅“帅呆了”,而且文采甚佳,还玩得一手...
原创 原... 一说起雍正大家可能想到的是他那严肃的面庞,上位者的感觉油然而发。九子夺嫡的故事相比大家每个人都知道,...
原创 原... 宋朝文化空前繁荣,有宋词,有程朱理学,唐宋八大家占了六家;宋朝是文人士大夫的天下,从宋朝开国到灭亡未...
原创 深... 文 尼尔医生笔记 编辑 尼尔医生笔记 前言 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所制定的《教育敕语》,不但...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在他的作品《古风十九首》之中曾这般说道。...
原创 湘... 写了1篇开玩笑的文章,可惜平台读者均未得其意,这次不开玩笑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赤壁之战...
原创 原... 说到三国,人们很容易想到魏蜀吴这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都是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侯争霸的格局中逐渐形...
原创 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的任命,一般都是由上级官员或者是皇帝直接决定,舆论在其中所能起到了作用实在有限...
原创 隋... 隋朝故事:漫言五子属同胞,偏爱偏憎已混淆 一到长安,宇文述即往访杨约,彼此相别有年,欢然道故,自在...
原创 我... 姓氏,乃祖宗所赐之徽记;名字,为父母所取之标识,皆为不可轻易更易之存在。无论从何种维度审视,姓名对于...
原创 抗... 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可以说是存在感最弱的军种,一批清朝遗留下的军舰难堪重任,连空军的知名度都比不上。 ...
原创 殖... 这是一场寻常的大国的兴衰,也是一次不寻常的和平的霸权交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从英国手中,接过...
原创 我... 我国古代留下四个逆天工程,其中一个放到现代可能都无法完成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曾经建造出很...
原创 杨... 香港海防博物馆将于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正式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文化体育...
原创 永... 永登民国时期的那些事儿系列之十一:永登乡绅张光宗的传奇故事 作者:苗汀周厚澎 永登著名地方文化研究...
原创 原... 无论是在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小说中,还是在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伍次友这个人物形...
原创 用... 现在很多视频APP上,都有外国人发布有关中国的视频,向全世界介绍我国的风土人情。这种行为很时髦,却并...